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2025-09-12 13:20:09 301次浏览
/空白组扭体均数X 100%,结果以 ;±SD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0051] 表1本发明中药口服液对0.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作用d ±SD,n=20)
注:与空白组比较*P < 0. 05, #P < 0. 01,< 0. 001 ;卡马西平组相比较aP < 0. 05, aaP < 0. 01〇
[0052] 由表1结果可见,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潜伏 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能显 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颗 粒剂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疼痛抑制率结果看:本发明中药制剂颗粒剂三个剂量组均显著 优于卡马西平组。
[0053] 2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1)实验动物动物模型的建立 成年雄性SD大鼠,210_240g/只。测定术前疼痛阈值(作为基础痛阈)后,进行左侧眶 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ION)环扎术。2周后观察动物是否出现痛觉超敏现象,出现者 当选,共50只。
[0054] 按照丁丽华(丁丽华,于生元.实验性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动物模型建立.中 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 :15-18)所提供的方法制成单侧(左侧)ION - CCI三叉神经痛模 型。具体如下:实验动物以10%水合氯醛(〇.4ml/100g)腹腔内注射,麻醉满意后,仰卧固 定,于鼠口腔内,沿左侧龈颊边缘,平第一磨牙水平,向口鼻方向纵向切开约Icm长切口,暴 露I0N,分离周围组织,用两根4. 0铬线疏松结扎,两线相距2mm,结扎松紧度要求仅减少神 经直径(肉眼或显微镜下)以延迟神经传导,但不能完全阻滞其传导且血液循环必须通 畅;术后4. 0丝线缝合切口。所有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术前术后无需应用抗生素。
[0055] (2)分组及给药 将建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五组(n=10只)进行实验,各组分别给予下述治疗药物: 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卡马西平组:灌胃给予卡马西平0. 02g/kg ; 本发明中药制剂高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按优选配比2制备的颗粒剂(规格 为:0? 84g生药/g颗粒剂)16. 8g生药/kg ;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按优选配比2制备的颗粒剂8. 4g 生药/kg ; 本发明中药制剂低剂量组:灌胃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按优选配比2制备的颗粒剂4. 2g 生药/kg ; 各组连续给药14天,记录给药后大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
[0056] (3)观察项目 行为学观察用机械阈值测试器刺激大鼠左侧须垫部,记录术前基础痛阈、术后2周大 鼠的行为反应及疼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以及用药后P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机械 刺激强度需由小至大,当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行为学变化时,记录所使用的强度,该强度即 为其疼痛阈值(根据Juhana等制定的标准,以下行为在Vos的行为反应积分系统中为最高 得分,代表最大伤害行为)。
[0057] a、退缩反应,动物表现为头部迅速的后缩; b、 逃跑或攻击行为,表现为逃离、蜷缩、掩藏头部或咬、抓刺激物; c、 非对称性搔脸行为,即对刺激部位不问断至少3次以上的洗脸或搔脸发作; d、 如果刺激强度为26g时,大鼠未出现以上任何一种反应,疼痛阈值定为26g。如果 刺激强度为n时大鼠所表现的行为反应不恒定,而刺激强度为n+1时恒定,则疼痛阈值为 2n+l/2。
[0058] (4)实验结果与分析 两组动物机械刺激后所测疼痛阈值用平均值[土SD标准差表示,应用统计软件的重复 测量方差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 < 0. 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59] 表2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与模型组相比*P < 〇. 05, #P < 0. 01 ;与卡马西平组相比sP < 0. 05, ##P < 0. 01。
[0060] 由表2所示的实验结果可知,卡马西平组和各中药组合物治疗组中的不同时间段 的痛阈相对于模型组均有不同显著程度的升高,体现出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并且本 发明中药制剂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 < 0.0 l),与常用三叉神经痛治 疗药物卡马西平组相比,低剂量组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 < 0. 05),中、高剂量组有极显著的 差异(P < 0. 01 )。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 系,本发明中药制剂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治疗效果也表现得更优异。
[0061] 实施例4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 本次临床试验共征集到受试者162人,年龄34-62岁,其中男52人,女110人,所有受 试者已被医院确诊患有三叉神经痛。所有受试者均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中按优选配比2制 备的颗粒剂(规格为:〇. 84g生药/g颗粒剂),每日2次,每次15g,间隔至少8个小时;一周 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0062] 治疗结束后,统计的治疗结果为:治愈97例,占59. 9% ;有效54例,占33. 3% ;无效 11 例,占 6. 8%。
[0063] 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制剂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十分显著,在该 技术领域获得了极为突出的技术成果和科学进步,其创造性不应被忽视。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荆芥6-22 份、白芥子8-20份、防风11-27份、白芍10-36份、香附7-17份、蒺藜9-25份、僵蚕6-16份、 郁李仁7-19份、全蝎2-10份、天麻6-18份、蜈蚣2-9份、决明子11-26份、生地7-23份、川 芎12-38份、地龙9-25份、女贞子7-17份、丹参10-30份、知母8-20份、甘草6-14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制得:荆芥14份、白芥子14份、防风19份、白芍23份、香附12份、蒺藜17份、僵蚕11份、 郁李仁13份、全蝎6份、天麻12份、蜈蚣6份、决明子19份、生地15份、川考25份、地龙17 份、女贞子12份、丹参20份、知母14份、甘草10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制得:荆芥16份、白芥子16份、防风18份、白芍25份、香附13份、蒺藜15份、僵蚕13份、 郁李仁14份、全蝎5份、天麻11份、蜈蚣5份、决明子21份、生地16份、川考23份、地龙18 份、女贞子11份、丹参21份、知母12份、甘草11份。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制得:荆芥15份、白芥子16份、防风22份、白芍24份、香附14份、蒺藜18份、僵蚕10份、 郁李仁12份、全蝎7份、天麻14份、蜈蚣7份、决明子17份、生地16份、川考27份、地龙18 份、女贞子13份、丹参18份、知母13份、甘草12份。5. -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以下步骤: (1) 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荆芥、白芥子、防风、白芍、香附、蒺藜、僵蚕、郁李仁、全蝎、天 麻、蜈蚣、决明子、生地、川芎、地龙、女贞子、丹参、知母、甘草各味药材,分别粉碎,备用; (2) 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4-16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6-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 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3-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4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 滤液,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备用; (3) 将步骤(2)的滤渣加5-15倍重量的浓度55-8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6 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23-1. 26的浓缩液 备用; (4) 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 33-1. 38的中 药浸膏,备用; (5) 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需要的成 品剂型。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可以制成片剂、丸剂、胶囊剂、散剂、酊剂、口服液、糖浆剂和颗粒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是由荆芥、白芥子、防风、白芍、香附、蒺藜、僵蚕、郁李仁、全蝎、天麻、蜈蚣、决明子、生地、川芎、地龙、女贞子、丹参、知母、甘草中药材,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精心加工而成的。该中药制剂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具有止痛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无任何毒副作用等明显的技术优势;此外,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效稳定、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
【IPC分类】A61K36/8988, A61K35/648, A61K35/62, A61K35/646, A61P25/02, A61K35/64
【公开号】CN104971236
【申请号】CN201510449325
【发明人】宫健
【申请人】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文档序号 : 【 9254384 】

技术研发人员:宫健
技术所有人: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宫健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人体表面肌电信号单通道盲源分离法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