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2025-07-01 17:00:02 436次浏览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该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0-15、红花15-20、羌活22-26、鹿衔草18-24、木瓜16-22、威灵仙15-20、樟脑10-15、白毛藤5-10、姜黄20-25、防风12-18、透骨草15-20、细辛26-32、全蝎12-18、凤仙花10-15、麻黄15-20、海桐皮24-28、磁石8-12、凌霄根10-15、鸡血藤16-22、辛夷花5-10、蚕沙12-18、露蜂房10-15。本发明诸药配伍,集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芳香开窍功能于一体,用于治疗劲椎病效果明显,药效作用迅速,迅速疗程短,2-4个中药袋即可治愈劲椎病,且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无损伤,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深受颈椎病患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颈椎病一种常见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及附近软组织的急性或慢性损伤,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颈骨髓、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所出现的综合症状。颈椎病属中医“痹症” “头痛”、“眩晕”、“项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多因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法、牵引法和手术法。但是上述三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之处,药物治疗疗效慢,治疗周期长,副作用大,牵引法疗效不理想,手术法危险高,痛苦大,并发症和禁忌症较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无风险、使用方便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治疗原理:根据颈椎病的发病原因,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集热治疗,药疗,理疗为一体,在热的作用下,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药的作用,在热的作用下,校正颈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药疗能消除颈椎骨刺,理疗能校正颈椎位置,使变形的颈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颈椎病得到根治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0-15、红花15-20、羌活22-26、鹿衔草18-24、木瓜16-22、威灵仙15-20、樟脑10-15、白毛藤5-10、姜黄20-25、防风12-18、透骨草15-20、细辛26-32、全蝎12-18、凤仙花10-15、麻黄15-20、海桐皮24-28、磁石8-12、凌霄根10-15、鸡血藤16-22、辛夷花5-10、蚕沙12-18、露蜂房10-15。
[0006]优选地,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5、红花15、羌活25、鹿衔草22、木瓜18、威灵仙16、樟脑12、白毛藤8、姜黄20、防风16、透骨草15、细辛28、全蝎16、凤仙花12、麻黄18、海桐皮26、磁石10、凌霄根12、鸡血藤18、辛夷花8、蚕沙16、露蜂房10。
[0007]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配比称取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100-150目筛后装入药袋即可。
[0008]本发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中药袋兑上少许白酒,使袋内药粉渐湿备用;
(2)取一个250ml的糖盐水玻璃空瓶,兑入70-80°C的热水,塞进瓶塞,用毛巾包住,平放于床头;
(3)把兑入白酒的中药袋放在玻璃瓶外的毛巾上,枕于颈部,使颈椎治疗袋紧贴颈部皮肤,用衣物调整高度,以感到颈椎治疗袋对颈部稍有压力又舒服为准,治疗在夜晚睡觉时进行,一次热敷1-2个小时,每天一次,一个中药袋可连续使用7次。
[0009]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诸药配伍,集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化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芳香开窍功能于一体,用于治疗劲椎病效果明显,药效作用迅速,迅速疗程短,2-4个中药袋即可治愈劲椎病,且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无损伤,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深受颈椎病患者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组成:当归15、红花15、羌活25、鹿衔草22、木瓜18、威灵仙16、樟脑12、白毛藤8、姜黄20、防风16、透骨草15、细辛28、全蝎16、凤仙花12、麻黄18、海桐皮26、磁石10、凌霄根12、鸡血藤18、辛夷花8、蚕沙16、露蜂房10。
[0011]制备方法:按配方配比称取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100-150目筛后装入药袋即可。
[0012]使用方法:
(1)取中药袋兑上少许白酒,使袋内药粉渐湿备用;
(2)取一个250ml的糖盐 水玻璃空瓶,兑入80°C的热水,塞进瓶塞,用毛巾包住,平放于床头;
(3)把兑入白酒的中药袋放在玻璃瓶外的毛巾上,枕于颈部,使颈椎治疗袋紧贴颈部皮肤,用衣物调整高度,以感到颈椎治疗袋对颈部稍有压力又舒服为准,治疗在夜晚睡觉时进行,一次热敷2个小时,每天一次,一个中药袋可连续使用7次。
[0013]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女,56岁。2012年7月23日初诊。患者因“颈项反复疼痛数年,加重伴间断性头晕2月”就诊。其既往长期伏案工作疏于锻炼而出现项背部酸强疼痛,运动后可缓解,因症状反复且轻微未引起重视。2月前因受凉而出现颈项疼痛加重,伴间断性头晕,经多家医院诊治无效。症见颈项胀痛,伴间断性头晕,尤其以颈项前屈位时项痛、头晕明显,左右旋转及后仰颈项无碍,饮食可,睡眠较差,易醒,小便调,大便微结,舌淡红,苔白,脉紧涩。查:面色晦暗,唇色暗红。项肌较紧张,C4~C6、T2~T4棘突旁压痛(++),低头位可引出眩晕感,椎间孔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_)。CR:颈椎生理弧度变直且稍反向,颈椎退行性改变。西医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病。此乃寒凝血瘀、太阳经输不利。治当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给用本发明中药袋,使用I个中药袋后,颈项疼痛及眩晕感明显缓解,,继续使用2个中药袋后,颈项疼痛、眩晕消除,久坐及运动均无复发。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0014]病例2:
谭某,男,48岁。2012年9月11日初诊。患者因“颈项不适伴右肩胛部疼痛及右上臂酸胀I周”就诊。患者于I周前因吹空调受凉后出现颈项不适,并伴见右侧肩胛部酸胀疼痛,当时由于症状较轻而未予以重视,此后逐渐出现右上臂酸胀、冷痛不适,右上肢活动稍感不便,曾到私人诊所行针灸、推拿及外贴膏药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查体:颈项部及右侧肩胛部肌肉较紧张,颈项转动可,颈2-7椎体棘突两侧缘轻微压痛,颈7椎体棘突旁压痛,未引起明显放射痛,右侧肩胛骨内上角处压痛明显,右肩胛骨内侧缘压痛,右侧肩胛岗上、下窝压痛,右上肢无明显压痛,叩顶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椎间孔挤压试验(±)。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骨科医院颈椎CR检查示:颈椎生理曲度略变直,顺列关系规则,各椎体大小等,C3-7椎均有不同程度增生唇样变。中医辨病为“项痹病”,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证属筋脉凝滞,风寒痹阻,不通则痛,治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给用本发明中药袋,使用2个中药袋后患者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0015]病例 3:
高某,男,52岁。2013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因”左侧上肢疼痛2个月,加重2天”就诊。患者缘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左侧肩胛内侧及上肢疼痛,呈放射性。颈部活动时明显加重,偶伴麻木。在本村诊所针灸拔罐及口服抗炎镇痛药物(名、量不祥),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近几天左侧肩胛及上肢疼痛加重,夜晚入睡困难来我处求治。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欠佳,精神欠佳,无咳痰、咳血,偶伴心悸、气短,大小便正常。嗜好抽烟,无其它特殊嗜好。查体:左侧肩胛内侧及C5、6椎体左侧双侧风池穴明显压痛,上肢牵拉实验左侧㈩右㈠;压顶实验㈩;颈椎X线正、侧、斜位片示:颈椎椎体正常排列,生理曲度变直。C5、6椎体后缘可见骨赘形成。经颅多普勒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CT检查示:1、C2-3、C3-4、C4-5、C5-6椎间盘突出;C5_S1椎管狭窄;颈椎骨质增生。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病。证属筋脉凝滞,不通则痛,治以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给用本发明中药袋,使用I个中药袋后患者左侧上肢疼痛明显减轻,继续使用2个中药袋后患者诸症消失。随访至今 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0-15、红花15-20、羌活22-26、鹿衔草18-24、木瓜16-22、威灵仙15-20、樟脑10-15、白毛藤5-10,姜黄20-25、防风12-18、透骨草15-20、细辛26-32、全蝎12-18、凤仙花10-15、麻黄15-20、海桐皮24-28、磁石8-12、凌霄根10-15、鸡血藤16-22、辛夷花5-10、蚕沙12-18、露蜂房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5、红花15、羌活25、鹿衔草22、木瓜18、威灵仙16、樟脑12、白毛藤8、姜黄20、防风16、透骨草15、细辛28、全蝎16、凤仙花12、麻黄18、海桐皮26、磁石10、凌霄根12、鸡血藤18、辛夷花8、蚕沙16、露蜂房10。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配比称取上述原料,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过100-150目筛后装入药袋即可。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颈椎病的中药袋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中药袋兑上少许白酒,使袋内药粉渐湿备用; (2)取一个250ml的糖盐水玻璃空瓶,兑入70-80°C的热水,塞进瓶塞,用毛巾包住,平放于床头; (3)把兑入白酒的中药袋放在玻璃瓶外的毛巾上,枕于颈部,使颈椎治疗袋紧贴颈部皮肤,用衣物调整高度,以感到颈椎治疗袋对颈部稍有压力又舒服为准,治疗在夜晚睡觉时进行,一次热敷1- 2个小时,每天一次,一个中药袋可连续使用7次。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816481SQ20141006850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梁灿中 申请人:梁灿中
文档序号 : 【 1298980 】

技术研发人员:梁灿中
技术所有人:梁灿中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梁灿中梁灿中
动物病毒性疾病继发混合感染的联抗注射液的制作方法 一种心电导联工作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