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2025-05-14 11:20:02 283次浏览
,避免前路金属轴向融合器取出所造成的损伤。
[0023]4、与金属轴向融合器相比,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组织相容性好,弹性模量相同,可以最终被爬行替代,故能促进椎间融合。
[0024]5、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的中空部分填塞手术中的自体松质骨及添加BMP,可促进椎间融合。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螺纹杆与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为螺纹杆,2为融合器,3为连接杆,4为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螺纹杆1、融合器2及连接杆3,螺纹杆1设置有若干个,螺纹杆1的外侧开设有连续的螺纹。相邻两个螺纹杆1之间通过连接杆3连接,且相邻两个螺纹杆1之间留有间隔,融合器2套设在相邻两个螺纹杆1之间的连接管外侧,融合器2的侧壁上设有不同孔径的孔洞4,螺纹杆1与融合器2组装成整体锥形结构。其中,螺纹杆1设有至少两个,最上端的螺纹杆1为锥形结构,其余的螺纹杆1为圆锥台结构,融合器2为中空圆锥台结构,螺纹杆1与融合器2组装后,任意一个融合器2上表面的外径与连接在该融合器2上面的螺纹杆1下表面外径相等,任意一个融合器2下表面的外径与连接在该融合器2下面的螺纹杆1上表面外径相等。对于螺纹杆多于3个的情况,最上端的螺纹杆1的底部开设有插接孔,最下端的螺纹杆1的顶部设有连接杆3,位于中间部位的螺纹杆1底部开设有插接孔,位于中间部位的螺纹杆1顶部设有连接杆3,相邻两个螺纹杆1连接时,下方螺纹杆1上的连接杆3插接到上方螺纹杆1的插接孔内,并且连接杆3与插接孔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以加强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0031]其中,螺纹杆1与连接杆3均为钛合金材质。融合器2为异体皮质骨材质。使用时,螺纹杆的尺寸与个数可根据不同病人的椎体高度进行精准定制。
[0032]本实施例的融合器为由三个螺纹杆1与两个融合器2组成的双节段轴向融合器。
[0033]异体皮质骨的形态、几何形状、生物学性能与自体骨相似,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经过脱细胞、脱蛋白等处理,异体骨抗原性进一步降低,且异体骨富含基质材料所需要的氨基酸序列,是天然的多孔结构,微孔大小合适,为细胞因子的附着及新骨的长入提供良好的环境。所以为了克服AxiaLIF金属融合器在融合失败后翻修困难的缺点,本发明将轴向融合器改进设计成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本实施例的融合器使用时,将异体皮质骨的融合器放置于腰骶段,且其融合效果能达到自体髂骨等同的效果。
[0034]对本实施例的融合器进行X射线测量及骨密度测定,并进行生物学测定,再进统计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融合器稳定性良好,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0035]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杆、融合器及连接杆,所述的螺纹杆设置有若干个,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的融合器套设在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间隔处,所述的螺纹杆与融合器组装成整体锥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设有至少两个,最上端的螺纹杆为锥形结构,其余的螺纹杆为圆锥台结构,所述的融合器为中空圆锥台结构,所述的螺纹杆与融合器组装后,任意一个融合器上表面的外径与连接在该融合器上面的螺纹杆下表面外径相等,任意一个融合器下表面的外径与连接在该融合器下面的螺纹杆上表面外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通过插接连接杆而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螺纹杆设置3个以上时,最上端的螺纹杆的底部开设有插接孔,最下端的螺纹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杆,位于中间部位的螺纹杆底部开设有插接孔,位于中间部位的螺纹杆顶部设有连接杆,相邻两个螺纹杆连接时,下方螺纹杆上的连接杆插接到上方螺纹杆的插接孔内;所述的连接杆与插接孔之间采用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套设在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的连接管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的外侧开设有连续的螺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的侧壁上设有不同孔径的孔洞。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与连接杆均为钛合金材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为异体皮质骨材质。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为由三个螺纹杆与两个融合器组成的双节段轴向融合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组装异体皮质骨轴向融合器,包括螺纹杆、融合器及连接杆,所述的螺纹杆设置有若干个,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且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的融合器套设在相邻两个螺纹杆之间间隔处,所述的螺纹杆与融合器组装成整体锥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融合器由钛合金材料的螺纹杆与连接杆作为力学支撑,并且螺纹杆作为钻进骨体内结构,而异体皮质骨材质的融合器作为生物相容性材料,使用时融合器位于相邻骨体之间缝隙,使得生物相容性更高,即本发明融合两种材料的优点,利用钛合金材质提供融合器的力学性能,提高融合器的稳定性,利用异体皮质骨提供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
【IPC分类】A61F2/44
【公开号】CN105266929
【申请号】CN201510744773
【发明人】范国鑫, 张海龙, 贺石生
【申请人】同济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5日
文档序号 : 【 9512310 】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鑫,张海龙,贺石生
技术所有人:同济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范国鑫张海龙贺石生同济大学
颈椎间盘假体、植入器械、颈椎间盘假体与植入器械组合装置及颈椎植入物植入颈椎的方法 一种易组装磁悬浮人工椎间盘复合体及安装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