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暑热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0020] 其中,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擦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将所述原料药材粉碎成粗粉,再进一步粉碎,过100目筛,使能通过100目筛 的细粉量至少达到40%,收集通过100目筛的细粉得细粉a ; 步骤二:将不能通过100目筛的粗粉投入多功能提取罐提取两次,第一次加重量份 8-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第二次加重量份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 得滤液;将所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80°C烘干后,室温冷却,研磨成细粉b ; 步骤三:将细粉a与细粉b混合后调入甘油制成擦剂。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暑,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暑伤肺胃型小 暑热症,利用传统中医理论,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 效确切、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口感适宜,病人易于接受等优势。
[00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暑伤肺胃型小儿暑热症的药物,本发明治疗小儿暑热症,以 清热解暑,养阴生津为治疗原则,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四季青、肉桂、生地黄、鳖甲、青 蒿、山药、车螯、射干、枳实、瓜馥木、甘松、瑞苓草、九香虫、匍伏堇、刀豆、篦梳剑、佩兰、柴 胡、薏苡仁、骨牌蕨、木槿皮、灯芯草、菝葜、刺五加、搬倒甑、补骨脂、酸角、益智仁、菟丝子、 平贝母、连翘、蓬莱葛、毛麝香、玉竹和鹅骨梢。
[0024]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四季青:苦,涩,凉。《本草图经》:"烧灰,面膏涂之、治皲瘃殊效、兼灭瘢疵。"四季青治 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热淋,泻痢。本品苦寒,善于清泻肺火而解热毒。用于肺火上壅,咳嗽、 咽痛以及风热感冒;或热毒下侵,小便淋浙涩痛,泄泻痢疾者,单用本品即效。四季青治感冒 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小便淋浙涩痛及痢疾、腹泻病症。
[0025] 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 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 生新、止痛、调经、凉血、止血活血。
[0026]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功用:清透虚热,凉血除蒸,除蒸,截疟。 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该品苦寒清热,辛香透 散,善使阴分伏热透达外散,为阴虚发热要药,此外有解暑,截虐之功。
[0027]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 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 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 肤赤肿、肥胖等证。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0028] 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本草纲目》:"枳乃木名,实乃其子,故日枳实。
[0029] 甘松:味辛,甘,性温;归脾,胃经。《本草纲目》:"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 药中,甚醒脾气"。《日华子本草》:"治心腹胀,下气。"甘松具有芳香行散,温中散寒,理气止 痛,醒脾开胃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胀满,不思饮食,胸痛,牙痛,跌仆伤痛,脚气浮肿,霍乱 转筋。
[0030] 九香虫:性温,味咸;归肝、脾、肾经。《本草新编》:"九香虫,虫中之至佳者、入丸散 中,以扶衰弱最宜。
[0031] 刀豆:性温,性平,味甘,无毒。《药物材手册》:"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 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
[0032]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神农本草经》:"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久服益 气,轻身不老,通神明。"《药物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 口中甜腻,口臭。"解暑化湿,辟秽和中。用于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 呕吐,口中甜腻,消洵,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0033]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富含淀粉、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 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 薏米可入药,用来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 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 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0034] 灯芯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本草经疏》:"灯心草,其质轻通,其 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肠热气,下行从小便出,小肠为心之腑,故亦除心经热也。"功用利 水通淋,清心降火。
[0035] 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入脾、肾、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 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 气、阴下湿痒等证。刺五加甘A为胡萝卜素,人蔘中也含这类成分。在人体内能促进胆固醇 的排泄,可防治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症。刺五加甘B为紫丁香素 (Syringin ),是刺五加 的主要强壮成分,有促性腺、抗辐射、抗疲劳等作用,具有与人蔘皂素相似的生理活性。刺五 加含超氧化歧化酵素 SOD (Superoxide dimutase)复合物,SO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可 以增强人体免疫以及抵抗自由基攻击的效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老 化及促进健康。
[0036] 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肾、脾经。《药性论》:"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 顽,止小便利,腹中冷。"《开宝本草》:"主五劳七伤,风虚冷,骨髓伤败,肾冷精流及妇人血气 堕胎。"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冷痛,肾虚 遗精,遗尿,尿频,脾肾阳虚引起的五更泄泻。肾不纳气之虚寒喘咳。
[0037] 益智仁:味辛,性温;入心,脾,肾经。温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痰,主治脾胃虚 寒;呕吐;泄泻;腹中冷育;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尿频;遗精;白池,多唾液等症。
[0038] 菟丝子:气味辛,甘,平,无毒。《别录》:〃养肌强阴,坚筋骨,主茎中寒,精自出,溺 有余浙,口苦燥渴,寒血为积。〃《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治泄精,尿血,润心肺。〃补 肾益精,养肝明目。
[0039]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药性论》:"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去虚劳客热,头 痛不安,加而用之良。"《日华子本草》:"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天行热狂。"《本草纲目》:"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 切虚损。"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是一味养阴生津的良药。
[0040] 车螯:别名:蜃、昌娥。来源:药材基源:为砗磲科动物砗蚝的壳或全体。
[0041]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pus hippopus (Linnaeus)。性味:味甘;咸;性寒。归 经:脾;肺经。主治:清热解毒;消积解酒。主发背痈疽;疮疖肿毒,酒积癖块。
[0042] 平贝母:性味:苦、甘,微寒。归经:归肺、心经。主治: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 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0043] 蓬莱葛:主治:祛风活血。主治关节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0044] 毛麝香:性味:辛、苦,温。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消肿,解毒止痒。用于小儿麻痹初 期,受凉腹痛,风湿骨痛。外用跌打损伤,肿痛,痈疖肿毒,黄蜂螫伤,湿疹,荨麻疹。
[0045] 菝葜:性味:甘、酸,平。主治: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 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0046] 篦梳剑:性味:甘、辛、微苦,寒。主治:全草:清热凉血,利尿。主治肺结核咯血,血 尿,肺脓疡,小儿久热不退,痢疾,小便不利或尿闭。
[0047] 匍伏堇:性味:苦、微辛,寒。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 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疖,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0048] 瑞苓草:性味:苦、辛,凉。主治:活血调经,清热明目。主治月经不调,虚痨骨蒸, 目疾。
[0049] 瓜馥木:性味:微辛,温。主治:祛风活血,镇痛。主治坐骨神经痛,关节炎,跌打损 伤。
[0050] 鹅骨梢:性味:淡,寒。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湿。治乳腺炎初起。外用治湿疹, 疮市。
[0051] 骨牌蕨:性味:微苦、甘,平。无毒。主治:清热利水,除烦,清肺气。主治淋浙癃闭, 热咳,心烦。
[0052] 木槿皮:性味:甘,微温。主治: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白带;外用治阴囊 湿疹体癣,脚癣。
[0053] 马鬃参:性味:味甘;苦;性温。主治:健脾附温;舒筋活络。主脾虚乏力;小儿泄 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0054] 柴胡:性味:苦,微寒。归经:归肝、胆经。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 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酸角酸角: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文档序号 :
【 8349353 】
技术研发人员:孔春妍,朱靖
技术所有人:孔春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孔春妍,朱靖
技术所有人:孔春妍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