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储能脚。
背景技术:
对于肢体残缺者而言,有ー款能够恢复肢体部分功能并能从事简单生产劳动功能的假肢,是他们的期望,也是他们回归社会的信心。对于下肢载肢患者来说,通常是利用假脚来代替正常人体的踝关节和足部机能。但是,目前国内的假脚大都是采用一体成型的木材脚芯,配以橡胶或者聚氨酯外包裹足型体结构。这种结构,患者在行进过程中,来自地面的冲击カ直接传递到患者残肢,使使用者不舒适,易疲劳且体力消耗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储能脚,解决现有假脚对使用者冲击カ大、行走费カ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储能脚,包含前脚板、承接座和后脚板,所述前脚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脚板之间,并通过螺丝将三者固定为一体,所述后脚板设置有减震块。进ー步的,所述后脚板为两个L形结构叠加形成,所述减震块位于两个L形结构之间。进ー步的,所述前脚板侧面呈弧形结构。进ー步的,所述前脚板的前端沿纵向方向设有分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后脚板设置减震块,增强储能脚的缓冲作用,从而減少使用者行走时受到地面的冲击カ,节省体力,提高舒适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假脚,由于其缓冲有限,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地面的冲击力,导致使用者感觉不舒服、费体力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一种解决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ー种储能脚,包含前脚板、承接座和后脚板,所述前脚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脚板之间,并通过螺丝将三者固定为一体,所述后脚板设置有减震块。所述储能脚能够很好的缓冲来自于地面的冲击力,有效节约了使用者的体力,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如图I所示,一种储能脚,包含前脚板I、承接座4和后脚板2,所述前脚板I位于所述承接座4和所述后脚板2之间,并通过螺丝5将三者固定为一体,所述后脚板2设置有减震块3。所述后脚板2为两个L形结构21、22叠加形成,所述减震块3位于两个L形结构21和22之间。所述L形结构21和2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置于下部的L形结构21比置于上部的L形结构22略大,二者立起部分相互贴合,并通过螺丝5与前脚板I的未分叉端紧密连接。所述L形结构21和22的水平部分则夹设减震块3。所述减震块3可以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并可根据实际使用者的体重、运动能力来设置厚度及选择材料,即用较软的或较硬的材料,或较高的或较低的厚度。由于所述减震块3只是夹设在两个L形结构21和22之间,因此更换方便。所述减震块3可以将由前脚板I和承接座4传递过来的冲击力缓冲掉,从而减小使用者受到的反弹力。所述前脚板I侧面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使前脚板I具有弹性功能。 所述前脚板I的前端沿纵向方向设有分叉。所述前脚板I的后端则为一体、不分叉结构,并与承接座4和后脚板2紧密连接。所述前脚板I和后脚板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储能脚,通过在所述后脚板设置减震块,增强储能脚对冲击力的缓冲,使得使用者行走省力、舒适。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储能脚,其特征在于,包含前脚板、承接座和后脚板,所述前脚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脚板之间,并通过螺丝将三者固定为一体,所述后脚板设置有减震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能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板为两个L形结构叠加形成,所述减震块位于两个L形结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能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板侧面呈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能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板的前端沿纵向方向设有分叉。
专利摘要一种储能脚,包含前脚板、承接座和后脚板,所述前脚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脚板之间,并通过螺丝将三者固定为一体,所述后脚板设置有减震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脚能够有效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力,使得使用者行走省力、舒适。
文档编号A61F2/66GK202568540SQ2012201672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陈永豪 申请人:厦门富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932539 】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豪
技术所有人:厦门富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豪
技术所有人:厦门富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纳威(厦门)康复器具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