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2025-09-30 13:20:07 284次浏览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属于化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反应材料加入反应器混合均匀;加热反应体系进行恒温回流;反应结束后冷却并进行洗涤后静置分层取上层有机相;向有机相加入还原剂进行脱色处理;加入阻聚剂采用减压蒸馏及分子蒸馏脱去有机相中的溶剂,加入稀释剂混合并加压过滤得到产物。本发明不产生有害气体,避免空气污染;通过洗涤除去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丙烯酸和其他杂质;通过减压蒸馏将溶剂与反应体系分离,加压过滤将残余固体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产物;通过使用抗氧剂、通入保护气体、脱色处理提高产物的收率,降低产物的色度;加入稀释剂,提高产品化学稳定性,改善产品应用性能,使产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专利说明】-种季戊四醇丙婦酸醒混合物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是一种粘度为500 + 200CPS,折射率为1. 4603 + 0. 01, 2(TC时密度为1. 17-1. 18,分子量为352,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 合物具有高交联密度、快速固化、耐划、柔初性好、挥发度低、耐化学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 用于涂料、油墨、电子、光聚合物及复合材料等多种领域,主要作为稀释剂及粘合剂使用。
[0003] 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使反应材料进行反应、中和反应过程中剩余的酸、加入娃酸 镇吸附反应过程生成的盐、脱水、脱溶、过滤娃酸镇及其吸附的盐、加入碱性巧基膨润±和 氧化巧进行脱色、过滤碱性巧基膨润±和氧化巧、检测等步骤得到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 物。
[0004]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W下问题:
[0005] 现有技术中,制备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方法步骤较多,制备过程繁琐,反应 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多,且副产物不易从生成物中分离出来导致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帰 酸醋混合物杂质较多、纯度较低;同时通过现有技术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还 有收率较小、色度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杂质较多、纯度较低、收率较小、色度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 包括:
[0008] 步骤1 ;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帰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 齐U,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得到反应体系;
[0009] 步骤2 ;对所述反应器加热使所述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60?iicrc,并使所述反应 体系恒温回流,向所述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保持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0. 1?lOmV h,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反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 四醋,跟踪所述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的比例,当所述比 例达到1 ;2?1 ;10范围内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 ;2?1 ;10范围内,则反 应继续进行;
[0010] 步骤3 ;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所述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 4(TC,用浓度为5?10%的氯化轴溶液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水洗,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 置分层,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 10%,且浓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 用浓度为5?10%的氯化轴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 述碱洗的次数总和为3?6次;
[0011] 步骤4 ;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 机相进行脱色处理;
[0012] 步骤5 ;脱色处理后,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二阻聚剂,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 依次进行减压蒸觸和分子蒸觸,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的溶剂;
[0013] 步骤6 ;在40?7(TC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 并混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 进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成品。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加入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帰酸的摩尔比为1 ;3. 5? 1 ;5,且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帰酸的质量比为1 ;1. 85?1 ;2. 65。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用量为所述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所述催化剂用量为 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帰酸总质量的1. 0?4. 0%,所述第一阻聚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 所述丙帰酸总质量的0. 005?2%,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帰酸总质量 的0. 005?2%,所述第二阻聚剂的用量为所述步骤4中,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 质量的100?lOOOppm。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层有机相在进行减压蒸觸时的真空度低 于-0. 09MPa,温度为 40 ?80°C。
[0017] 更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环己焼、甲苯、苯、二甲苯、己酸己醋中的至少一种。
[0018] 更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賴酸、甲基賴酸、浓硫酸、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 一种。
[0019]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均为对轻基苯甲離、对苯二酷、五 水合硫酸铜、己酸铜、氯化亚铜、碳酸氨轴、硫酸氨轴中的至少一种。
[0020] 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四[目-(3,5-二叔下基-4-轻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 醋、双(2,4-二叔下基苯酷)季戊四醇二亚磯酸醋、2,6-二叔下基对甲酷、1,3,5- H甲基-2, 4,6- H (3, 5-二叔下基-4-轻基予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0021] 更进一步地,所述还原剂为测氨化钟、硫代硫酸轴、亚硫酸轴中的至少一种。
[0022]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气体为工艺空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002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4] 本发明提供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较少,制备过程简单;同 时本发明通过将季戊四醇、丙帰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混合得到反应体系, 并对反应体系进行加热、冷却、洗涂、脱色、蒸觸和加压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 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洗涂可W将反应体系中残留的丙帰酸W及其他杂质除去;通过减压蒸觸 将溶剂与反应体系分离,通过加压过滤将残余的少量固体杂质除去,使制备出的季戊四醇 丙帰酸醋混合物杂质较少,纯度较高;通过使用抗氧剂、向反应体系中通入工艺空气和氮 气、脱色处理可W有效提高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收率,降低了制备成本,同时大大降 低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色度,使产品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根据该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 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所述 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制备方法包括:
[0030] 步骤1 ;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帰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 齐U,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反应体系,其中反应器为装有温度计、分水器、蛇形冷凝管、 揽拌奖和通气管的四口烧瓶;
[0031] 步骤2 ;打开加热装置,对反应器进行加热,使反应体系的温度保持在60?iicrc, 并使所述反应体系恒温回流,同时向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所述保护气体采用工艺空 气和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保持混合气体的流量为0. 1?l〇〇〇m3/h,通过通入工艺空气和 氮气二者的混合气体可W有效的提高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收率,在加热过程中,反 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会生成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跟踪反应体系中 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的比例,当所述比例达到1 ;2?1 ;10范围内 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 ;2?1 ; 10范围内,则反应继续进行;
[003引 其中:
[0033]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6(TC,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的比例 可W为1 ;2?1 ;10 ;
[0034]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11(TC,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的比 例可W为1 ;2?1 ;10 ;
[0035]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60?110。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 的比例可W为1:2;
[0036]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60?110。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 的比例可W为1:5;
[0037]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60?75 C,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 的比例可W为1 ;2?1 ;5 ;
[0038]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75?9(TC,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 的比例可W为1 ;5?1 ;8 ;
[0039] 反应体系的温度可W为90?110。季戊四醇丙帰酸H醋和季戊四醇丙帰酸四醋 的比例可W为1 ;8?1 ;10 ;
[0040] 步骤2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进行时,得到的物质经后续加工后,均可W得到杂质 少、纯度高、收率高、色度低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达到本发明 的有益效果。
[0041] 步骤3 ;对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4(TC时,用 浓度为5?10%的氯化轴溶液对反应体系进行水洗,通过水洗可W将反应体系中生成的杂 物除去,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置分层,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 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10%,且浓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通过碱洗可 W将反应体系中反应完成后剩余的丙帰酸中和,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 相,用浓度为5?10%的氯化轴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通过再次水洗可W将反应体系中 和后残余的杂质除去,最后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述碱洗的次数总和为3?6 次;
[004引其中:
[0043] 所述碱性溶液可W为氨氧化轴溶液、碳酸轴溶液等呈碱性的溶液;
[0044]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T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性溶液 的浓度可W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 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45]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4(T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性溶液 的浓度可W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 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46]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T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碱性溶液 的浓度可W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 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47]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碱性溶 液的浓度可W为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 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48]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5%,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 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49]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2 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50]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次,第 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51]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 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52]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2 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53]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2 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6次;
[0054]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2 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次;
[0055]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40。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10%,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1?2 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6次;
[0056]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0?33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5?7%,碱性 溶液的浓度可W为5?7%,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为 1?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3?4次;
[0057]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3?36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7?8. 5%,碱 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7?8. 5%,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可W 为1?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4?5次;
[0058] 反应体系冷却后的温度可W为36?4(TC,氯化轴溶液的浓度可W为8. 5?10%, 碱性溶液的浓度可W为8. 5?10%,第一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第二步碱洗的次数 可W为1?2次,第H步水洗的次数可W为1?2次,洗涂次数总和可W为5?6次;
[0059] 步骤3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进行时,均可W将上述步骤2得到的物质中反应生成 的杂质、剩余的反应物、W及固体杂质清除干净。
[0060] 步骤4 ;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 机相进行脱色处理,通过脱色处理,可W大大提高制备出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色 度,从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色度对使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影响,使 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006。 其中;还原剂的水溶液的浓度可W为5%,可W为5?7%,可W为7?8. 5%,可W为 8. 5 ?10%,可 W为 100/0 ;
[0062] 步骤4中还原剂浓度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均可W对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物质 进行脱色处理,从而降低最终产物的色度。
[0063] 步骤5 ;脱色处理后,由于反应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会消耗一部分的第一阻聚剂阻 聚剂,并且在洗涂过程中会大量的消耗第一阻聚剂,所W需要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 二阻聚剂,W防止在进行下一步工作时反应体系中的双键由于加热而产生固化交联的现 象,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减压蒸觸,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大部分的溶剂,然后对所述 上层有机相进行分子蒸觸,将所述上层有机相中残留的小部分溶剂脱去,通空气吹扫至溶 剂含量< 0. 1% ;
[0064] 步骤6 ;在40?7(TC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 并混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 进行加压过滤将固体杂质与产物分离,得到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成品;
[0065] 其中加压过滤的温度可W为4(TC,可W为40?5(TC,可W为50?6(TC,可W为 60 ?70°C,可 W为 7〇°C ;
[0066] 其中活性稀释剂可W为H轻甲基丙焼丙帰酸醋、1,6-己二醇丙帰酸醋等;
[0067] 步骤6中加压过滤的温度在上述各数值范围内时,对步骤5中得到的物质进行加 压过滤,均可w将固体杂质与产物分离,得到纯净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
[0068] 本发明提供的季戊四醇丙帰酸醋混合物混合物制备反应式为:
[0069]

【权利要求】
1. 一种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 物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季戊四醇、丙烯酸、溶剂、催化剂、第一阻聚剂和抗氧剂, 并将上述材料混合得到反应体系; 步骤2 :对所述反应器加热使所述反应体系温度保持在60?1KTC,并使所述反应体 系恒温回流,向所述反应体系中通入保护气体,保持所述保护气体的流量为0. 1?l〇m3/h, 在加热过程中,所述反应体系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 酯,跟踪所述反应体系中季戊四醇丙烯酸三酯和季戊四醇丙烯酸四酯的比例,当所述比例 达到1 :2?1 :10范围内时,则执行步骤3,若所述比例未达到1 :2?1 :10范围内,则反应 继续进行; 步骤3 :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降温冷却,当所述反应体系温度降温冷却至30?40°C,用 浓度为5?10%的氯化钠溶液对所述反应体系进行水洗,水洗后使所述反应体系静置分层, 并测定所述反应体系上层有机相的酸值,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比所述酸值过量10%,且浓 度为5?10%的碱性溶液进行碱洗,并静置分层,取所述反应体系中上层有机相,用浓度为 5?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水洗并静置分层,再次提取上层有机相,所述水洗及所述碱洗的 次数总和为3?6次; 步骤4 :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浓度为5?10%的还原剂水溶液,对所述上层有机相 进行脱色处理; 步骤5 :脱色处理后,向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第二阻聚剂,并对所述上层有机相依次 进行减压蒸馏和分子蒸馏,脱去所述上层有机相中的溶剂; 步骤6 :在40?70°C向经步骤5处理后得到的所述上层有机相中加入活性稀释剂并混 合均匀,所述活性稀释剂的质量为所述上层有机相和所述稀释剂总质量的10?30%,加压 过滤,得到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中,加入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 :3. 5?1 :5,且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 酸的质量比为1 :1. 85?1 :2. 6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 用量为所述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80%,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 质量的1. 0?4. 0%,所述第一阻聚剂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 005? 2%,所述抗氧剂的用量为所述季戊四醇与所述丙烯酸总质量的0. 005?2%,所述第二阻聚 剂的用量为所述步骤4中,所述上层有机相进行脱色处理后总质量的100?lOOOppm。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所述上层有机相在进行减压蒸馏时的真空度低于-0. 09MPa,温度为40? 80。。。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为环己烷、甲苯、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甲基磺酸、浓硫酸、固体超强酸中的至少一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阻聚剂和所述第二阻聚剂均为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五水合硫酸铜、乙酸铜、 氯化亚铜、碳酸氢钠、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剂为四[0- (3,5_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双(2,4_二叔丁 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1,3, 5-三甲基-2,4,6-三(3, 5-二叔 丁基-4-羟基苄基)苯中的至少一种。
9.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剂为硼氢化钾、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季戊四醇丙烯酸酯混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气体为工艺空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
【文档编号】C07C67/08GK104513161SQ201310461760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程为中, 谭鹏, 池萍, 邱晓生 申请人:安庆飞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3485419 】

技术研发人员:程为中,谭鹏,池萍,邱晓生
技术所有人:安庆飞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程为中谭鹏池萍邱晓生安庆飞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从山竹皮中提取α-倒捻子素的方法 一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