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驾车状态智能调整装置和方法

2025-08-27 14:01:13 298次浏览
前识别的用户身份数据是否已经存储过对应的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值,如果没有存储过,则将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与当前最近识别的用户身份数据绑定为用户I座椅位置数据;如果存储过,则更新座椅位置数据为当前最新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只更新有变化的那部分数据)。(因为用户I为新用户,数据库中没有用户I的身份及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所以数据库新建保存为用户I的身份及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
[0057]9、用户2/3/4/5……每次第一次进入车辆,并调整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重复步骤1-8。
[0058]10、用户第2/3/4/5……次进入汽车,在启动汽车后,调整模块3自动启动开始工作;其启动后立即向摄像头5发送拍摄指令,摄像头5拍摄用户面部图像,传送给操作系统的人像识别模块;操作系统的人像识别模块对图像进行识别,若识别用户身份为数据成功,则进入步骤11 ;若识别不成功,则执行步骤6直到识别成功。
[0059]11、身份识别模块成功识别用户身份后,其将该识别的身份数据发送给调整模块3,调整模块3将该数据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身份数据进行比对,对比结果为该身份数据符合用户I的身份数据,则调整模块3与用户I身份数据对应的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数据值通过网关发送给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控制座椅调整为该数据所代表的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即上次保存的座椅数据)。
[0060]12、若用户I在第2/3/4/5进入车辆座椅,启动车辆,完成了步骤11,已经智能的为用户I调整了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但用户I由于各种原因再次调整座椅、后视镜、方向盘位置,则重复步骤1-8.则系统数据库中用户一的座椅位置数据被更新,用户I下一次进入车辆时系统将按照新的座椅位置数据为用户作调整。
[0061]当这个用户的面部被识别以后,一.操作系统的皮肤会自动更改为跟这个用户的之前设置是一致的;二.空调温度调节为他经常习惯的温度。并且允许提供更多的接口,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增加一些觉得需要记住的习惯,比如音量大小,甚至收音机的频率等。
[0062]本发明的系统采取了座椅调整模块(即这个座椅调整系统程序)为中心连接其他摄像头、人像识别、数据库等模块,摄像头、人像识别、数据库等模块不直接相互连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性。
[0063]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当前驾驶员的用户身份数据; 步骤2:将获取的用户身份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对比,以核对存储系统中是否有与该用户身份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2.1 ;若否,则执行步骤3 ; 步骤2.1:获取当前驾车状态数据,并判断驾车状态数据有无变化,若有变化,则执行步骤2.2 ;若无变化,则执行步骤4 ; 步骤2.2:将当前驾车状态数据中经过变化后的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对比,以核对变化后的数据与当前驾驶员的驾车状态数据中相应的数据是否一致,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执行步骤2.3; 步骤2.3:将驾车状态数据中的相应的不一致的数据更新为变化后的数据,并存储,执行步骤4 ; 步骤3:获取当前驾车状态数据,并连同当前驾驶员的用户身份数据绑定为一个新用户,并存储; 步骤4:根据该用户身份数据对应的驾车状态数据调整相关的驾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监测驾车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如是,则获取经过变化后的数据,并将该变化后的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对比,在所述步骤2中,还要核对所述变化后的驾车状态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一致,当存储系统存在与该用户身份数据相对应的数据且所述变化后的驾车状态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时,则执行步骤2.1,否则执行步骤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获得用户身份数据时,还判断获得的用户身份数据是否具备能够识别的足够的数据信息,如否,则进一步获取用户身份数据,至到满足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过程中实时监测驾车状态数据的数据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后若监测到驾车状态数据的数据有变化,则执行所述步骤I。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后若监测到驾车状态数据的数据有变化,则: 步骤5.1:获取变化后的驾车状态数据; 步骤5.2:并将变化前后的驾车状态数据相比较,判断是否相近;若是,则更新当前驾车状态数据;若否,则执行步骤5.3 ; 步骤5.3:将变化后的驾车状态数据与用户识别前初始状态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相比较,判断存储系统中是否存在相近的数据;若否,则执行步骤5.4 ;若是,则执行步骤5.5 ; 步骤5.4:恢复旧的当前驾驶员的驾车状态数据,并将变化后的驾车状态数据连同当前用户身份数据绑定为一个新用户; 步骤5.5:恢复旧的当前驾驶员的驾车状态数据,并将相近数据的用户作为新的当前驾驶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用户身份数据至少包括下列数据之一:面部数据、指纹数据、语音数据、虹膜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驾车状态数据至少包括下列数据之一:座椅位置数据、后视镜位置数据、方向盘位置数据、操作系统皮肤数据、空调温度数据、音量大小数据、收音机频率数据、导航设定数据。
9.一种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识别驾驶员;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驾驶员的用户身份数据和驾车状态数据; 调整模块,用于监测并获取驾驶员的驾车状态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读取用户身份识别模块的用户身份数据,并根据所述用户身份识别模块识别出驾驶员,确定与所述驾驶员相对应的驾车状态数据;读取所述调整模块中的驾车状态数据;读取所述存储模块中的用户身份数据和驾车状态数据,并可以向存储模块存储用户身份数据和驾车状态数据;根据所述驾车状态数据发送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判断驾车状态数据有无变化,并将变化前后的驾车状态数据相对比。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车状态的智能调整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存储模块、调整模块和控制模块。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当前驾驶员的用户身份数据;步骤2:将获取的用户身份数据与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对比,以核对存储系统中是否有与该用户身份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若否,则执行步骤3;若是,则执行步骤4;步骤3:获取当前驾车状态数据,并连同当前驾驶员的用户身份数据绑定为一个新用户,并存储;步骤4:根据该用户身份数据对应的驾车状态数据调整相关的驾车状态。本发明不需要繁琐的操作,提高了用户体验。
【IPC分类】B60R16-037
【公开号】CN104816694
【申请号】CN201510170597
【发明人】黄修源, 马超
【申请人】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文档序号 : 【 8494942 】

技术研发人员:黄修源,马超
技术所有人: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黄修源马超上海修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机技术选择驾车线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残疾人手脚两用驾车装置的制造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