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储能桶的制作方法

2025-07-26 17:00:02 76次浏览
能桶实现蓄冷或蓄热,该储能桶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E截面(图9上标示)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A-A截面俯视图(图1上标不);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盘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E-E截面(图9上标示)结构示意图(但是为了图示清晰,本图中按没灌装相变蓄能材料来图示);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4中标注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热层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桶内其中分水管、进水管以及竖管和导热层板的结合示意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桶外观主视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桶外观俯视图;
[00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桶一侧视图。
[0028]图中,桶体1、导热层板2、换热盘管3、相变蓄能材料4、电热元件5、冷凝管6、分水管7、集水管8、温度传感器9、接口 1、外壳体11、内胆12、保温层13、槽体14、盖体15、排气嘴16、温控器17、通孔20、间隔物21、竖管22、凹槽23、导热卡条24、卡口 25、第一端口 30、第二端口 31、进水口 70、管堵71、分水口 72、出水口 80、管封堵81、回水口 82、开口 2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储能桶,包括桶体I以及设置在桶体I内的导热层板2、换热盘管3、相变蓄能材料4、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分水管7、集水管8、温度传感器9,分水管7 —端为进水口 70,另一端设置有管堵71,分水管7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分水口 72 ;集水管8的一端为出水口 80,另一端设置有管封堵81,集水管8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和分水口 72 —样间距分布的若干回水口 82 ;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的端口、温度传感器9的端口、进水口 70以及出水口 80分别和接口 10适配;导热层板2在桶体I内呈水平分层设置且相邻的上下块导热层板2之间保持合适的间距,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设置在导热层板2上,然后再在其上设置换热盘管3 ;如图5所示,桶体I由外壳体11、内胆12以及设置在外壳体11和内胆12之间的保温层13。
[0031]如图2和图3所示,每组换热盘管3设置有第一端口 30和第二端口 31,第一端口30连接到分水口 72,相应的,第二端口 31连接到回水口 82,每组换热盘管3都等长设置。
[0032]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桶体I上设置有若干接口 10;桶体I由桶体I下部的槽体14和上部的盖体15组成,盖体15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嘴16,排气嘴16和槽体14内部贯通;桶体I上设置有一温控器17,温度传感器9、电热元件5和温控器17连接(隐蔽连接,图上没标示出温度传感器9和电热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由桶体(I)下部的槽体(14)和上部的盖体(15)组成。
[0033]如图6和图7所示,导热层板2整体呈平板状,其周边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0,通过通孔20使得若干块导热层板2都套装在分水管7和集水管8上,且上下相邻的两块导热层板2之间通过一个间隔物21把若干导热层板2等间距区隔开,至少还在另一通孔20中设置有一竖管22,竖管2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开口 220,竖管22的一端和接口 10适配;导热层板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23,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设置在凹槽23内(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集水管8整体呈“U”型管状,其中一个管口为出水口 80,另一管口则设置有管封堵81,若干回水口 82等间距分布在设置有管封堵81的直管上,使得进水口 70和出水口80同处在桶体I的上端部。
[0034]如图1、图2、图5所示,导热层板2上还设置有若干导热卡条24,导热卡条24以导热层板2中心点呈辐射状固定在导热层板2的上表面,导热卡条24上设置有若干卡口 25,卡口 25和换热盘管3的管截面大小适配。
[0035]本实施例中,导热层板2由铝合金板材冲压而成,换热盘管3则由不锈钢波纹管盘制而成,其管壁呈螺旋波纹状或环形波纹状。
[0036]本实施例中,相变蓄能材料4通过竖管22灌注到储能桶的槽体14内,其灌注量不超过槽体14的总内部体积的90%。
[003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8]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桶体、导热层板、换热盘管、相变蓄能材料、电热元件、冷凝管、分水管、集水管、温度传感器、接口、外壳体、内胆、保温层、槽体、盖体、排气嘴、温控器、通孔、间隔物、竖管、凹槽、导热卡条、卡口、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进水口、管堵、分水口、出水口、管封堵、回水口、开口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储能桶,包括桶体(I)以及设置在桶体(I)内的导热层板(2)、换热盘管(3)、相变蓄能材料(4)、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分水管(7)、集水管(8)、温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上设置有若干接口(10);所述的分水管(7) —端为进水口(70),另一端设置有管堵(71),分水管(7)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分水口(72);所述的集水管(8)的一端为出水口(80),另一端设置有管封堵(81),集水管(8)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和所述的分水口(72) —样间距分布的若干回水口(82);所述的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的端口、温度传感器(9)的端口、进水口(70)以及出水口(80)分别和所述的接口(10)适配;所述的导热层板(2)在桶体(I)内呈水平分层设置且相邻的上下块导热层板(2)之间保持合适的间距,所述的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设置在所述的导热层板(2)上,然后再在其上设置换热盘管(3),每组所述的换热盘管(3)设置有第一端口(30)和第二端口(31),第一端口(30)连接到所述的分水口(72),相应的,第二端口(31)连接到所述的回水口(82),每组换热盘管(3)都等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由外壳体(11)、内胆(12)以及设置在外壳体(11)和内胆(12)之间的保温层(13) 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由桶体(I)下部的槽体(14)和上部的盖体(15)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板(2)整体呈平板状,其周边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0),通过所述的通孔(20)使得若干块导热层板(2)都套装在所述的分水管(7)和集水管⑶上,且上下相邻的两块导热层板⑵之间通过一个间隔物(21)把若干导热层板(2)等间距区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板(2)整体呈平板状,其周边上设置有若干通孔(20),在通孔(20)中还设置有一竖管(22),所述的竖管(2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开口(220),竖管(22)的一端和所述的接口(10)适配;所述的导热层板(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23),所述的电热元件(5)或冷凝管(6)设置在所述的凹槽(23)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管(8)整体呈“U”型管状,其中一个管口为出水口(80),另一管口则设置有管封堵(81),所述的若干回水口(82)等间距分布在设置有管封堵(81)的直管上,使得进水口(70)和出水口(80)同处在桶体⑴的上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板(2)上还设置有若干导热卡条(24),所述的导热卡条(24)以导热层板(2)中心点呈辐射状固定在导热层板(2)的上表面,所述的导热卡条(24)上设置有若干卡口(25),所述的卡口(25)和所述的换热盘管(3)的管截面大小适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层板(2)由铝合金板材制作而成,所述的换热盘管(3)由不锈钢波纹管盘制而成,其管壁呈螺旋波纹状或环形波纹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嘴(16),所述的排气嘴(16)和所述的桶体⑴内部贯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I)上设置有一温控 器(1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9)、电热元件(5)和所述的温控器(17)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储能桶包括桶体以及设置在桶体内的导热层板、换热盘管、相变蓄能材料、电热元件或冷凝管、分水管、集水管、温度传感器,桶体上设置有若干接口;分水管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管堵,分水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分水口;集水管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设置有管封堵,集水管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回水口;电热元件或冷凝管的端口、温度传感器的端口、进水口以及出水口分别和接口适配;导热层板在桶体内呈水平分层设置且相邻的上下块导热层板之间保持合适的间距,电热元件或冷凝管设置在导热层板上,然后再在其上设置换热盘管,每组换热盘管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且分别连接到分水口和回水口,每组换热盘管都等长设置。
【IPC分类】F28D20/00
【公开号】CN204806947
【申请号】CN201520021530
【发明人】李渊
【申请人】李渊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文档序号 : 【 9138068 】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
技术所有人:李渊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渊李渊
一种储能设备的制造方法 一种储能地板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