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
[0028]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具有五个档位,分别是P档、R档、N档、D档和E档,即停车档-倒车档-空档-行驶档-经济档。参考附图的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优选地,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包括一上壳体400、一下壳体100和一电子旋钮500,其中所述上壳体400和所述下壳体100螺钉和卡扣连接,所述上壳体400向下弯曲形成一上壳体半封闭容纳腔4000,所述下壳体100向上弯曲形成一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所述上壳体400具有一上壳体贯通孔401,所述电子旋钮500的上端部分别贯通所述上壳体贯通孔401和所述上壳体半封闭容纳腔4000,所述电子旋钮500的下端部被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内,所述电子旋钮500可被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包括一设置控制组件300,所述电子旋钮500固定于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被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内。藉由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所述电子旋钮500带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同步转动。换而言之,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可被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
[0029]优选地,所述电子旋钮500包括一档位柱支架504,其还具有一手旋部501和一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同轴地一体延伸至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上方,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参考附图的图1,所述手旋部501和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呈圆柱状,且所述手旋部50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固定连接于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换而言之,藉由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带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同步转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被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所述电子旋钮500进一步包括一旋钮配重环503,用于增加所述电子旋钮500的自重,进而提升用户操纵体验。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内径略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外径,以便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紧密地贴合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的底部内侧进一步具有一手旋部凹槽5011,以便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顶部内嵌于所述手旋部501的所述手旋部凹槽5011。所述手旋部501的顶面和侧面进一步具有一磨砂涂层或防滑涂层,便于使用者握持所述电子旋钮500。
[003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换而言之,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和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形成较小的一环形间隙。根据实际测试,若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的所述环形间隙过大,则使用者感受到的晃动感过强,无法精确转动所需角度。若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的所述环形间隙过小,甚至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完全填充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同样不利于使用者转动所述电子旋钮500。藉由提升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手感,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环形间隙设置为0.1毫米。藉由进一步提升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手感,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电子旋钮500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润滑油润滑填充。
[0031]具体地,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2,图2是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的局部透视图。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一设置控制面板200和一旋钮轨道301。其中,所述旋转轨道301固定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外设于所述档位柱支架504,所述档位柱支架504贯通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带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步转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和所述旋钮轨道301相耦合。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呈圆台状,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具有一第一支架端部5041和一第二支架端部5042。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端部504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端部5042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一硅胶垫203,所述硅胶垫203包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硅胶垫203贴合于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的外表面,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上的电子元件与外部环境相隔绝,增强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0032]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协助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匹配档位,旋钮轨道301 —体地竖直延伸形成一挡片303。其中,当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旋钮轨道301相互耦合时,且所述电子旋钮500带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步转动时,竖直延伸的所述挡片303与所述旋钮轨道301同步转动。换而言之,所述挡片303可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转动。为了将所述挡片303的可转动范围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所述旋钮轨道301进一步向外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柱3011和一第二限位柱3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夹角等于或略大于120°。藉由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将所述挡片303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转动范围限制在120 °。
[0033]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200进一步包括五个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 —一对应于一档位,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并接收光电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分别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是否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根据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是否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以判断是否切换档位,若需切换档位则切换至哪一种相应档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五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依次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夹角对应的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范围内。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夹角均为30°。换而言之,自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位置起至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位置止,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圆心的夹角均为30°,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处,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夹角为120°。若无障碍物遮挡,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的光电信号被其自身反射并接收。若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并接收光电信号,则该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发送第一特征信号,如高电平。若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未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换而言之该光电传感器被障碍物遮挡,则该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发送第二特征信号,如低电平,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实时接收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特征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特征信号和所述第二特征信号。
[0034]进一步地,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呈L形,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形成一光电传感器凹槽30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挡片303被所述电子旋钮500同步带动下,所述挡片303以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为旋转中心而转动。当所述
文档序号 :
【 10168474 】
技术研发人员:钱康荣
技术所有人: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钱康荣
技术所有人:上海荣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