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拖拉机底盘磨合的供油节流装置的制造方法
[0031]以下参照附图1和附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拖拉机底盘1磨合的供油节流装置的视液装置20进行详细说明。视液装置20包括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和连接至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并且与拖拉机底盘1的油腔流体连通的液位观察管道24。通过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能够将从第一排油口 122排出的磨合油引导到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的中心孔内,并且确保磨合油不会泄漏。有利地,可以在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与第一排油口 122的接合位置处设置密封圈等密封部件,由此防止磨合油在两者的缝隙之间泄漏。
[0032]进一步地,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包括延伸到第一排油口 122的内部并且与第一排油口 122密封地配合的第一定位凸台222以及围绕第一定位凸台222设置的至少两个吸附磁体224。第一定位凸台222的外径与第一排油口 122的内径基本相等,从而使得第一定位凸台222能够将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完好地接合到第一排油口 122上,从而将变速箱12内的磨合油引入到液位观察管道24内。另外,为了使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排油口 122上,在第一定位凸台222的周围设置有吸附磁体224,通过吸附磁体224能够使第一定位凸台222居中地定位在第一排油口 122内,并且能够通过吸附磁体224吸附在第一排油口 122的周围。
[0033]如图2所示,在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的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226,该轴向通孔226的一端与变速箱12的磨合油腔连通,轴向通孔226的另一端连接至液位观察管道24,从而将磨合油引入到液位观察管道24内。进一步地,围绕轴向通孔226设置有至少两个周缘通孔228,在每一个周缘通孔228内设置有吸附磁体224。有利地,当围绕轴向通孔226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吸附磁体224时,两个或更多个吸附磁体224关于轴向通孔226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多个吸附磁体224对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施加均匀的吸附力。
[0034]如图2所示,液位观察管道24包括连接至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的连通管道242和设置在连通管道242的与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相反的端部的透明管道244。变速箱12内的磨合油通过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22中的轴向通孔226以及连通管道242流向透明管道244,并使得在透明管道244中保持与变速箱12内相同的液位,由此能够非常直观地观察变速箱12内的液位。当然,也可以将液位观察管道24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比如可以将液位观察管道24设置成完全透明的管道,或者将液位观察管道24的底部设置成不透明管道,需要观察液位的位置设置成透明管道,只要能够确保准确地观察其中的液位即可。
[0035]以下参照附图1以及附图3-附图6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拖拉机底盘1磨合的供油节流装置的排油控制装置40的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油节流装置的排油控制装置40包括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和油量调节组件44。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用于将后桥14中的磨合油引出,油量调节组件44用于调节从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排出的磨合油的排出速度。
[0036]进一步地,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包括延伸到第二排油口 142的内部并且与第二排油口 142密封地配合的第二定位凸台422以及围绕第二定位凸台422设置的至少两个吸附磁体424。第二定位凸台422的外径与第二排油口 142的内径基本相等,从而使得第二定位凸台422能够将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完好地接合到第二排油口 142上,从而将后桥14内的磨合油引入到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中心孔内。另外,为了使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第二排油口 142上,在第二定位凸台422的周围设置有吸附磁体424,通过吸附磁体424能够使第二定位凸台422居中地定位在第二排油口 142内,并且能够通过吸附磁体424吸附在第二排油口 142的周围。
[0037]如图3和图4所示,在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426,该轴向通孔426的一端与后桥14的磨合油腔连通,轴向通孔426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排油管道(未示出)或直接朝向磨合油储器开口。进一步地,围绕轴向通孔426设置有至少两个周缘通孔428,在每一个周缘通孔428内设置有吸附磁体424。有利地,当围绕轴向通孔426设置两个或更多个吸附磁体424时,两个或更多个吸附磁体424关于轴向通孔426的轴线中心对称地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多个吸附磁体424对第一排油口接合部件42施加均匀的吸附力。
[0038]进一步地,油量调节组件44包括设置在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与第二排油口142连通的轴向通孔426内的调节叶片442以及与调节叶片442固定地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包括固定地设置在调节叶片442的一侧的第一连杆444和固定地设置在调节叶片442的另一侧的与第一连杆444相对的第二连杆446。如图5和图6所不,不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拖拉机底盘1磨合的供油节流装置的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剖视图和俯视图。在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中心设置有轴向通孔426,轴向通孔426与后桥14底部的第二排油口 142同轴地设置。此外,在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侧壁中设置有径向通孔430,其中,径向通孔430横穿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侧壁,并且径向通孔430的轴线垂直于轴向通孔426的轴线。
[0039]调节叶片442可旋转地设置在轴向通孔426内,通过调节叶片442的旋转能够调节流过轴向通孔426的磨合油的流量,第一连杆444设置成穿过径向通孔430的一部分,并且第一连杆444的一端固定地连接至调节叶片442,第一连杆444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固定螺母448,即在第一连杆444的与调节叶片442相反的端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母448。第一连杆444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母447固定至调节叶片442。第一连杆444设置成能够在径向通孔430内转动。进一步地,在固定螺母448与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阻尼部件450,阻尼部件450围绕第一连杆444设置。通过阻尼部件450能够实现对第一连杆444的旋转的限制,从而防止第一连杆444自身的任意旋转。有利地,可以在阻尼部件45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垫圈452,由此对阻尼部件450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阻尼部件450与固定螺母448和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外壁直接接触。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拖拉机底盘1磨合的供油节流装置的调节杆的第二连杆446穿过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侧壁设置,即第二连杆446穿过径向通孔430的一部分,并且第二连杆446的一端固定地连接至调节叶片442,第二连杆446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固定螺母454,即在第二连杆446的与调节叶片442相反的端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母454。第二连杆446的一端可以通过螺母447固定至调节叶片442。可以在固定螺母454与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垫圈456,由此避免固定螺母454与第二排油口接合部件42直接
文档序号 :
【 10168468 】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伟,李卫东
技术所有人:河南瑞创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伟,李卫东
技术所有人:河南瑞创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