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失眠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8-09 16:20:05 368次浏览
失眠治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失眠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长期失眠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疲乏无力,甚至头痛,多梦,记忆力减退,更严重的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心脏病等病症,睡眠不足或失眠会给人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另外颈椎病已是影响现代人们健康的常见病,趋向年轻化,据报道,小学生也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伤科学认为,临床表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会使大脑供血不足,缺氧,营养不良,导致眩晕、头疼、势力减退、耳鸣、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健忘、脑动脉硬化,脊髓型颈椎病会使手脚麻木无力,甚至瘫痪,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会使五脏功能失调,颈型颈椎病会使颈项、肩背部僵硬酸疼;神经根型颈椎病会使手臂掌指部麻木疼痛,颈项部肌肉韧带、颈椎间盘、颈椎关节长时间处在牵拉挤压状态,导致静态损伤,使颈项部肌肉韧带受伤、颈椎间盘髓核突出或变性、颈椎关节错缝所致,颈椎患者入睡难,失眠多多少少都患有颈椎,两者经常是衍生出现的,需要同时进行康复治疗,现有的中药治疗失眠还是颈椎,往往会出现了治好了颈椎,容易失眠,治好了颈椎,容易失眠。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失眠治疗装置,该失眠治疗装置通过在枕头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的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和可移动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通过体表电极将稳定的刺激电流有效地加载到风池穴处,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减轻颈椎患者的痛疼,脉冲电流通过体表电极I施加到失眠患者的小脑顶核,唤起小脑顶核对睡眠中枢的调节作用,前者提高颈椎治疗效果,后者患者睡眠的质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失眠治疗装置,包括枕体,所述枕体顶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中部对应于头部和颈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头枕区和颈枕区,所述头枕区与颈枕区之间过渡部分为圆滑过渡,所述头枕区对应于头部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所述体表电极包括固定在枕体顶面上的电极片和与电极片连接的电线,所述电极片设置为圆凸结构,所述枕体上还设置有外露式电线I和与电线I连接用于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
[0005]进一步,所述枕体内竖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电线套装在安装孔内。
[0006]进一步,所述安装孔内套装有塑料套管,所述电线套装在塑料套管内,所述塑料套管内设置有套装在电线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
[0007]进一步,所述电极片的高度设置为3?5mm,所述电极片的直径设置为6?8mm。
[0008]进一步,所述枕体对应圆弧面位置的最高点高度为8cm?10cm,所述圆弧面对应的圆弧半径为20cm?40cm。
[0009]进一步,所述枕体内设置有竹炭。
[0010]进一步,所述枕体与圆弧面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线夹,所述电线I和体表电极I挂接在线夹上。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失眠治疗装置通过在枕头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的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和可移动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通过体表电极将稳定的刺激电流有效地加载到风池穴处,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减轻颈椎患者的痛疼,脉冲电流通过体表电极I施加到失眠患者的小脑顶核,唤起小脑顶核对睡眠中枢的调节作用,前者提高颈椎治疗效果,后者患者睡眠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失眠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失眠治疗装置上的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1-枕体;2_头枕区;3_颈枕区;4_体表电极;5_安装孔;6_电线;7_电极片;8-塑料套管;9-弹簧;10-体表电极I ;11-电线I ; 12-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15]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失眠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失眠治疗装置上的剖视图,本发明一种失眠治疗装置,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顶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中部对应于头部和颈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头枕区2和颈枕区3,所述头枕区2与颈枕区3之间过渡部分为圆滑过渡,所述头枕区2对应于头部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4,所述体表电极4包括固定在枕体1顶面上的电极片7和电极片7连接的电线6,所述电极片7设置为圆凸结构,所述枕体1上还设置有外露式电线I 11和连接在电线I 11上的用于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 10。
[0016]本实施例通过在枕头上对应于人体头部的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4和可移动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 10,通过体表电极4将稳定的刺激电流有效地加载到风池穴处,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减轻颈椎患者的痛疼,脉冲电流通过体表电极I施加到失眠患者的小脑顶核,唤起小脑顶核对睡眠中枢的调节作用,前者提高颈椎治疗效果,后者患者睡眠的质量。
[001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枕体1内竖直设置有安装孔5,所述电线6套装在安装孔5内,该结构有利于安装固定体表电极4,方便电线6连接电极片7,便于操作。
[0018]进一步,所述安装孔5内套装有塑料套管8,所述电线6套装在塑料套管8内,所述塑料套管8内设置有套装在电线6外部的弹簧9,所述弹簧9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5内,该结构不仅有利于体表电极4与人体风池穴进行接触,特别是在枕头变形后,体表电极4依旧能够方便与头部风池穴部位接触,而且可以固定电线,避免电线缠绕、拉扯,提高体表电极输出的稳定性。
[0019]进一步,优选的额所述电极片7的高度设置为3?5mm,所述电极片7的直径设置为6?8_,该结构有利于体表电极4与人体风池穴进行接触。
[00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枕体1对应圆弧面位置的最高点高度为8cm?10cm,所述圆弧面对应的圆弧半径为20cm?40cm,该结构有利于提高针头的舒适度,通过大人和儿童,提供不同的尺寸,使人躺卧舒适,枕体根据人体颈椎生理曲线设计而成,适合颈椎部位肌肉放松,缓解颈椎部位劳损。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枕体1内设置有竹炭,该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枕头的承托力,而且可以提高睡眠质量,竹炭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00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枕体1与圆弧面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线夹12,所述电线I 11和体表电极I 10挂接在线夹上,该结构有利于固定电线I 11和体表电极I 10,避免体表电极I 10压坏以及电线I 11缠线。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失眠治疗装置,包括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顶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中部对应于头部和颈部位置分别设置有头枕区和颈枕区,所述头枕区与颈枕区之间过渡部分为圆滑过渡,所述头枕区对应于头部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所述体表电极包括固定在枕体顶面上的电极片和与电极片连接的电线,所述电极片设置为圆凸结构,所述枕体上还设置有外露式电线I和与电线I连接用于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内竖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电线套装在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内套装有塑料套管,所述电线套装在塑料套管内,所述塑料套管内设置有套装在电线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的高度设置为3?5mm,所述电极片的直径设置为6?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对应圆弧面位置的最高点高度为8cm?10cm,所述圆弧面对应的圆弧半径为20cm?4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内设置有竹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失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与圆弧面相对设置的侧壁上设置有线夹,所述电线I和体表电极I挂接在线夹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失眠治疗装置,包括枕体,枕体顶面设置有头枕区和颈枕区,头枕区与颈枕区之间过渡部分为圆滑过渡,头枕区设置有体表电极,体表电极包括固定在枕体顶面上的电极片和与电极片连接的电线,电极片设置为圆凸结构,枕体上还设置有外露式电线Ⅰ和与电线Ⅰ连接用于连接在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Ⅰ;本发明通过在枕头上人体头部的风池穴部位设置有体表电极和人体耳后乳突部位的体表电极Ⅰ,通过体表电极将稳定的刺激电流有效地加载到风池穴处,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减轻颈椎患者的痛疼,脉冲电流通过体表电极Ⅰ施加到失眠患者的小脑顶核,唤起小脑顶核对睡眠中枢的调节作用,前者提高颈椎治疗效果,后者患者睡眠的质量。
【IPC分类】A61N1/36, A47G9/10
【公开号】CN105249745
【申请号】CN201510653267
【发明人】陈南西
【申请人】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2日
文档序号 : 【 9495766 】

技术研发人员:陈南西
技术所有人: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陈南西重庆海坤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枕头和智能装置的制造方法 可调枕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