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粉料出粉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粉料出粉嘴,包括本体,本体分为两部分,进粉部分和出粉部分,进粉部分的内腔为入口方向大、出口方向小的倒锥形,出粉部分外径小于所对应使用锌锰干电池锌筒的内径,出粉部分的内腔为直圆柱形,进粉部分的内腔与出粉部分的内腔形成漏斗状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粉嘴配合打芯机使用可以自动实现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而且该种结构的出粉嘴有利于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时的压力传递,通过呈漏斗状的通孔工作腔的物理形式变化,使外作用力更好的对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实行挤压,能效提高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的成型密度和质量。
【专利说明】
电池粉料出粉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的技术,尤其是一种电池粉料出粉嘴。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锌锰干电池生产过程中,在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生产环节,广泛使用圆柱体工作腔的电池正极粉料成型模具(粉模、粉嘴等),在进行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时,由于其圆柱体工作腔受力面积由始至终没有产生变化,所以电池正极粉料受挤压过程的外力作用产生的成型压力会逐渐受阻力而快速衰减,直接降低电池正极粉料成型的密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生产的质量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外作用力实现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的电池粉料出粉嘴。
[000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粉料出粉嘴,包括本体,本体分为两部分,进粉部分和出粉部分,进粉部分的内腔为入口方向大、出口方向小的倒锥形,出粉部分外径小于所对应使用锌锰干电池锌筒的内径,出粉部分的内腔为直圆柱形,进粉部分的内腔与出粉部分的内腔形成漏斗状的通孔。
[0005]优选的是,所述进粉部分和出粉部分是一个整体的形式。
[0006]优选的是,所述进粉部分和出粉部分是通过机械连接方式拆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组合使用。
[0007]优选的是,所述进料部分的倒锥形,其锥形是圆锥体形式。
[0008]优选的是,所述进料部分的倒锥形,其锥形为棱锥。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可配合打芯机使用,实现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出粉嘴的工作腔为漏斗状的锥体结构,上述这种结构有利于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时的压力传递,通过呈漏斗状的通孔工作腔的物理形式变化,使外作用力更好的对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实行挤压,能效提高锌锰干电池正极粉料的成型密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1]图中:I本体,11进粉部分,12出粉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粉料出粉嘴,包括本体I,本体I分为两部分,进粉部分11和出粉部分12,进粉部分11的内腔为入口方向大、出口方向小的倒锥形,出粉部分12外径小于所对应使用锌锰干电池锌筒的内径,出粉部分12的内腔为直圆柱形,进粉部分11的内腔与出粉部分12的内腔相对应;在进粉部分11。在本实施例中进粉部分11内腔的锥度为
40。。
[0013]上述进粉部分11和出粉部分12可是一个整体的形式,也可以通过机械连接方式拆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组合使用。
[0014]上述进粉部分11的内腔为入口方向大、出口方向小的倒锥形,其锥形可以是圆锥体形式,也可能设计为棱锥等其它形状的锥体。
[0015]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出粉嘴安装在电池打芯机的粉料盘的下面,利用打芯冲头压力对电池正极粉料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这种自动化挤压成型和填充灌装不仅效率高,而且能使电池正极粉料成型的密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0016]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池粉料出粉嘴,包括本体(I),其特征在于:本体(I)分为两部分,进粉部分(11)和出粉部分(12),进粉部分(11)的内腔为入口方向大、出口方向小的倒锥形,出粉部分(12)外径小于所对应使用锌锰干电池锌筒的内径,出粉部分(12)的内腔为直圆柱形,进粉部分(11)的内腔与出粉部分(12)的内腔形成漏斗状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粉料出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粉部分(11)和出粉部分(12)是一个整体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粉料出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粉部分(11)和出粉部分(12)是通过机械连接方式拆分为独立的两个部分组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粉料出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分(I)的倒锥形,其锥形是圆锥体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粉料出粉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部分(I)的倒锥形,其锥形为棱锥。
【文档编号】H01M6/00GK205645988SQ201620424872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发明人】严家森, 严应欢, 谢海云
【申请人】郁南县万兴机器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956480 】
技术研发人员:严家森,严应欢,谢海云
技术所有人:郁南县万兴机器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严家森,严应欢,谢海云
技术所有人:郁南县万兴机器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