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的制造及其制品加工制作,储藏技术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2025-09-13 17:20:08 287次浏览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其减肥专用茶油是由昆布、海藻、柴胡、荷叶经干燥粉碎后,用茶油来振荡提取,经过滤和低温过滤,得到产品;本发明的减肥专用茶油中具有有效的中药减肥成分,纯天然、无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能消肿、利尿、降低血脂、便于人体吸收;同时该产品具备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全面,不会造成因减肥而带来营养失调的风险。
【专利说明】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的现象,并不是人们视为的"健康"标志。肥胖不 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生活带来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对 肺功能有不良影响,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等病症。
[0003] 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14个省(区)的山区和丘陵, 目前全国有油茶林约为400万公顷,年产茶油超过60万吨。油茶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含有 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单不饱 和脂肪酸能提高血液抗氧化能力,降低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降低诸如胰 岛素拮抗性糠尿病之类因代谢失调而引起的疾病的出现几率,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不聚脂的 特性,不仅自身不在内脏及皮下沉积,而且能够阻止脂肪沉淀,可以避免发胖,在医学上,茶 油用于辅助治疗肥胖症,是一种"吃油不拍胖"的健康食用油。目前,在市面上销售的茶油产 品虽然较多,如山茶油、精炼茶油、冷榨茶油等以及添加有其他各种食用植物油的调和油等 等,这些油脂在加工过程中,大多采用常规方法,因而其减肥功效有限,并不能作为减肥专 用油脂。
[0004] 现在市场上的减肥方法有很多,但很多时候会对减肥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中 药减肥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安全、可靠、效果好。中医指出,在中药材中很多都具有减肥的 效果。昆布,性味咸寒,入肝、胃、肾经,有软坚散结、消痰利尿作用,也能使人消瘦。现代研究 证明,昆布含昆布素,为多糖类,其低浓度的硫酸化合物与肝素相似,有消除血脂作用;柴 胡,味苦,性微寒,入肝肾二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柴胡中独特的皂苷成分 具有降脂作用。海藻,性味苦咸寒,入肝、胃、肾经,尤善消痰软坚、利水,并有降血脂作用。因 海藻所含的藻胶酸与等分子的苯丙胺制成的合剂是一种食欲抑制剂,能减轻肥胖而不引起 失眠;荷叶,性味甘涩平,入脾经,是很好的清暑药物。有人曾验证,用干荷叶每日煎汤代茶 饮或煮粥喝,连服3个月后,体重降低,并有显着的降血脂作用。而用中药药物进行减肥主要 存在以下问题:1、中药材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高;2、中药材的煲制时间长、利 用率低、有效成分和天然香味容易流失或被破坏,保健功效不佳;3、直接使用中药材熬制容 易产生副作用。
[0005] 因此将中药中具有减肥效果的药物和茶油有效的结合起来,制备成减肥专用油 月旨,是目前减肥专用油脂领域研究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全面,有利于肥胖人群食用的减肥专用茶油,并提 供制备方法。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0008]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昆布10-16份、海藻3-7份、柴 胡8-15份、荷叶2-6份,茶油56-77份。
[0009] 优选的,所述减肥专用茶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昆布11-15份、海藻4-6 份、柴胡10-14份、荷叶3-5份,茶油60-72份。
[0010]更优选的,所述减肥专用茶油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昆布13份、海藻5份、 柴胡10份、荷叶3份,茶油69份。
[0011] 本发明所提供的减肥专用茶油,兼具有昆布、柴胡、海藻、荷叶和茶油的有效成分 和天然香味,不含任何化学合成物质,纯天然、无任何副作用;该减肥专用茶油具有消肿、利 尿、降低血脂、便于人体吸收、能达到减肥效果的特点;同时具备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 饱和脂肪酸、维生素 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全面,不会造 成因减肥而带来营养失调的风险。
[0012]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办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0013] -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昆布、海藻、柴胡、荷叶烘干 后,粉碎过筛,消菌消毒,加入茶油,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6-10天,过滤,滤液冷 却,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茶油。
[0014] 其中,所述的昆布重量份为10-16份、海藻重量份为3-7份、柴胡重量份为8-15份、 荷叶重量份为2-6份,茶油重量份为56-77份。
[0015] 其中,所述的昆布重量份为11-15份、海藻重量份为4-6份、柴胡重量份为10-14份、 荷叶重量份为3_5份,茶油重量份为60-72份。
[0016] 其中,所述的昆布重量份为13份、海藻重量份为5份、柴胡重量份为10份、荷叶重量 份为3份,茶油重量份为69份。
[0017] 其中,所述昆布、柴胡、海藻和荷叶烘干至水分低于4%以下。
[0018]其中,所述昆布、柴胡、海藻和荷叶的目数为150-200目。
[0019] 其中,在振荡提取仪中提取温度为20-30°C,转速为100r/min。
[0020] 其中,滤液冷却至至0-5°C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 于所述。
[0022] 实施例1
[0023]将原料中的昆布13g、柴胡10g、海藻3g和荷叶3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9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8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24] 实施例2
[0025]将原料中的昆布10g、柴胡8g、海藻3g和荷叶2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5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77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6.5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 °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 用茶油。
[0026] 实施例3
[0027] 将原料中的昆布16g、柴胡15g、海藻7g和荷叶6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20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56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10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 °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28] 实施例4
[0029]将原料中的昆布12g、柴胡12g、海藻5g和荷叶3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5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8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7.5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 °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 用茶油。
[0030] 实施例5
[0031] 将原料中的昆布14g、柴胡13g、海藻5g和荷叶4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4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9.5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 °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 用茶油。
[0032] 实施例6
[0033] 将原料中的昆布13g、柴胡12g、海藻6g和荷叶4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5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8.5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 °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 用茶油。
[0034] 实施例7
[0035]将原料中的昆布llg、柴胡15g、海藻7g和荷叶3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4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6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36] 实施例8
[0037]将原料中的昆布16g、柴胡8g、海藻3g和荷叶2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71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7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38] 实施例9
[0039] 将原料中的昆布13g、柴胡10g、海藻6g和荷叶4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7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8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40] 实施例10
[00411 将原料中的昆布12g、柴胡12g、海藻5g和荷叶5g,烘干至水分低于4%。粉碎,过180 目筛子,消菌消毒,加入茶油66g,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条件为温度20-30°C,转速 为lOOr/min,提取9天;提取毕过滤,滤液冷却至0-5°C,再次过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 茶油。
[0042] 对实施例1-实施例9所得茶油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检测,数据结果如下:表1本发明 的有效成分检测表(l〇〇g的含量)
[0043]
[0044]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减肥专用茶油具备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 和脂肪酸、维生素 E、角鲨烯、茶多酚等生物活性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全面。
[0045] 对照试验:
[0046] 1)、试验人员的一般资料
[0047] 试验人员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0048] ①、年龄在30-50岁之间;
[0049] ②、生活方式和家庭条件相近;
[0050] ③、工作性质相近 [0051 ]④、体重指数相近
[0052] 体重指数按照BMI法计算,即:体重指数=体重(Kg)除身高(m2)的平方(Kg/m2);
[0053] 正常体重:体重指数= 18-25;
[0054] 超重:体重指数= 25-30;
[0055]轻度肥胖:体重指数>30;
[0056]中度肥胖:体重指数>35;
[0057]重度肥胖:体重指数>40;
[0058]按照上述原则,选择体重指数在35-40之间、属于中度肥胖的男、女试验人员各60 人,按照试验人员与对照人员2:1的比例,随机分为男、女试验组和男、女对照组。
[0059] 2)、减肥方法
[0060]①、试验组:在试验期间,所吃的饭菜种类和数量全部按照正常时候一样,其不同 之处在于全部采用本发明的减肥专用茶油烹调。
[0061]②、对照组:在试验对照期间,所吃的饭菜种类和数量全部按照正常时候一样。 [0062] 3)减肥结果
[0063]经过六个月的试验,统计数据,形成以下表格:
[0064]
[0065] 由上述统计数据显示,男试验组的减肥有效率达80%,女试验组的减肥有效率达 85%,因此,本发明的减肥专用茶油,对于肥胖人员的减肥有较好的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昆布10-16份、海藻3-7 份、柴胡8-15份、荷叶2-6份、茶油56-77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肥专用茶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昆布 11-15份、海藻4-6份、柴胡10-14份、荷叶3-5份、茶油60-72份。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肥专用茶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昆布 13份、海藻5份、柴胡10份、荷叶3份、茶油69份。4. 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昆布、海藻、柴胡、荷叶烘干后,粉碎 过筛,消菌消毒,加入茶油,在振荡提取仪中搅拌提取,提取6-10天,过滤,滤液冷却,再次过 滤,收率滤液,得到减肥专用茶油。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布重量份 为10-16份、海藻重量份为3-7份、柴胡重量份为8-15份、荷叶重量份为2-6份、茶油重量份为 56-77份。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布重量份 为11-15份、海藻重量份为4-6份、柴胡重量份为10-14份、荷叶重量份为3-5份、茶油重量份 为60-72份。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布重量份 为13份、海藻重量份为5份、柴胡重量份为10份、荷叶重量份为3份、茶油重量份为69份。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昆布、柴胡、海 藻和荷叶烘干至水分低于4%以下。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昆布、柴胡、海藻和 荷叶的目数为150-200目。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振荡提取仪中 提取温度为20-30 °C,转速为100r/min。11.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减肥专用茶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滤液冷却至0-5 Γ。
【文档编号】A23D9/04GK106070737SQ201610687566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8日 公开号201610687566.5, CN 106070737 A, CN 106070737A, CN 201610687566, CN-A-106070737, CN106070737 A, CN106070737A, CN201610687566, CN201610687566.5
【发明人】李官强
【申请人】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701053 】

技术研发人员:李官强
技术所有人: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官强贵州石阡佛顶山野生油茶油业有限公司
一种鲨鱼肝油胶丸及其生产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