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烯脱除机,特别地,涉及一种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
背景技术:
果蔬气调保鲜库是确保果蔬新鲜的设备,果蔬气调保鲜库中对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等气体的百分比含量以及温度都有严格的控制。特别是乙烯,具有催熟果蔬的功效,如果乙烯含量过高,则会导致果蔬过早成熟甚至有产生腐烂的威胁。所以气调保鲜库对乙烯含量的控制非常重要。当乙烯含量过高时,必须脱除乙烯。现有技术中对乙烯过高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气调库中的气体抽取处理之后然后再输入至气调库中。这样一方面需要加大工作量,另一方面频繁的抽取和输送气体对气调库内的气体的稳定性造成破坏。同时也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将气体从库内排出便可以去除乙烯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包括第一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和气调库的出气口连通;高温反应室,其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连通,且所述高温反应室的第二进气口还通过管道连通有氧气源;冷却室,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高温反应室的出气口连通;第二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冷却室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气调库的进气口连通。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所述高温反应室的温度不低于 200 0C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涡旋风机。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所述高温反应室采用电热器加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乙烯脱除机不需要将气体从库内抽取出来,便可以达到去除乙烯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乙烯脱除机节省了脱除乙烯的工序, 使得脱除乙烯的工作可以自动完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包括通过管道连接件和气调库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一风机。这样,库中的含有过量乙烯的气体便通过第一风机抽送至通过管道连接件和第一风机的出气口连接的高温反应室内。由于高温反应室还连接有氧气源, 因此,在当高温反应室内的温度达到200摄氏度以上时,含有乙烯的库内气体便和氧气在高温反应室内反应。反应之后生成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高温反应室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连接有 冷却室,因此去除掉乙烯的库内气体便进入冷却室内冷却,冷却室的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从而通过和冷却室的出气口连接的第二风机将去除掉乙烯并经过冷却的气体重新输送至库内。从而完成整个脱除乙烯的过程。现实操作中,可能会因为无法控制而输送过量的氧气至高温反应室内,从而这些氧气连同被脱除过乙烯的库内气体一同被输送至库内,但一方面库内的氧气也需要不断补充。因而这些过量的氧气有可能作为库内氧气的重新补给而提供。另一方面,即使这些过量的氧气确实过量,也可以通过气调库连接的氧气测试仪测知,从而可以通过氧气脱除设备或制氮设备脱除过量的氧气。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权利要求1.一种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和气调库的出气口连通;高温反应室,其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连通,且所述高温反应室的第二进气口还通过管道连通有氧气源;冷却室,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高温反应室的出气口连通;第二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冷却室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气调库的进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室的温度不低于200 °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均为涡旋风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反应室采用电热器加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调库用乙烯脱除机,包括第一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和气调库的出气口连通;高温反应室,其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接件连通,且所述高温反应室的第二进气口还通过管道连通有氧气源;冷却室,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高温反应室的出气口连通;第二风机,其进气口通过管道和所述冷却室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和气调库的进气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乙烯脱除机不需要将气体从库内抽取出来,便可以达到去除乙烯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乙烯脱除机节省了脱除乙烯的工序,使得脱除乙烯的工作可以自动完成。
文档编号A23B7/152GK202014542SQ2011201048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郭晓光 申请人:郭晓光
文档序号 :
【 402720 】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光
技术所有人:郭晓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光
技术所有人:郭晓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