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及其货物运输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服务飞行器(1)、密封型货舱(2)、非密封型货舱(4)三个独立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服务飞行器包括功能舱(101)、机械臂(102)、第一对接停靠机构(103)、推进舱(104)、太阳翼(105)、第二对接停靠机构(106);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舱(101)为中心承力筒结合箱板式构型,内设密封型中心承力筒;推进舱为内外双承力筒构型,内设密封型内承力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服务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舱的密封型中心承力筒与推进舱内的密封型承力筒的密封端面上各设有一个倒t形密封槽,槽内安装有蕾形密封件,两者对接之后通过螺接固连,蕾形密封件受压变形,形成双道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服务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舱的密封型中心承力筒和推进舱的密封型内承力筒内部直径不小于0.8米,以保证能够通过一名航天员。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服务航天器构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舱(2)上还设有推进剂补加装置(203),用于对被服务航天器提供在轨推进剂补给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型货舱(2)包括密封型货舱主体结构、第一对接停靠机构被动端(201)、第一抓捕适配器(202)以及第一星箭对接框(203);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密封型货舱(4)包括非密封型货舱主体结构、第二对接停靠机构被动端(401)、第二抓捕适配器(402)、货包(403)、货包连接机构(404)、第二星箭对接框(405);第二对接停靠机构被动端(401)、第二星箭对接框(405)分别位于非密封型货舱主体结构两端端部;其中:
9.基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的货物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的货物运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服务飞行器与已在货舱交接轨道的密封型货舱或非密封型货舱实施交会对接的具体过程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及其货物运输方法。该飞行器系统包括多功能服务飞行器、密封型货舱、非密封型货舱三个独立模块。其中,多功能服务飞行器长期在轨,根据需求进行轨道机动,提供包括货物运输、轨道维持、维修维护、推进剂补给等服务;密封型货舱和非密封型货舱通过运载火箭发射至地球低轨道,由多功能服务飞行器捕获并转移接管,最终运输至服务对象处将货物卸载。密封型货舱提供增压环境下货物,非密封型货舱提供暴露环境下货物,货物可包括空间试验装置、推进剂、维修备件及设备等。该轨道服务飞行器系统服务的对象可以是载人空间站等轨道站或其它大型航天器。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原潇,严晨,柴煜,王震,欧阳文,肖余之,吴建桔,靳宗向,靳永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杰,原潇,严晨,柴煜,王震,欧阳文,肖余之,吴建桔,靳宗向,靳永强
技术所有人: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