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
[0003]【【背景技术】】
[0004]制鞋工业中,压底过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序,受到我国现阶段制鞋行业生产水平的限制,大部分的制鞋厂的压底工序均使用半自动化的压底机,现有压底机的操作过程是普通传送带将人工或者自动鞋底贴合机贴好鞋底的鞋子运送到压底机旁,再通过人工将鞋子放置到压底机上,启动开关,压底机将鞋底压紧,压紧后再通过人工将压好的鞋子放到下一个传送带上,整个压底过程效率较低,在现在人工和物料成本持续上身的时代,制鞋行业迫切需要出一种能够自动送鞋,自动压底的压底机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
[0007]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所述压底机的侧方设有自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传送装置至少包括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呈平行安装在压底机前下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可沿Z轴方向滑动的夹具安装杆,所述夹具安装杆的端部设有可以360°旋转的夹具。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呈平行设置。
[0009]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移动杆与夹具安装杆呈垂直设置。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通过自动传送装置,制鞋行业压底工序变成自动化过程,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1]【【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所述压底机I的侧方设有自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传送装置由固定杆2、移动杆3、夹具安装杆4及夹具5构成。
[0018]其中,所述固定杆2安装在压底机I前下方,固定杆2数量可以根据移动杆3的大小而设置,固定杆2可采用两根、三根或四根以上呈平行设置,移动杆3沿X轴方向移动设置在固定杆2上,夹具安装杆4沿Z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移动杆3上,夹具安装杆4的端部设有可沿Y轴方向滑动的夹具5,夹具还能360度旋转,满足不同角度送鞋,通过自动传送装置,制鞋行业压底工序变成自动化过程,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根据鞋子位置夹具进行Y轴方向和夹具安装杆进Z轴方向滑动夹住鞋子,然后在由移动杆进行X轴方向滑动至压底机鞋子放入压底机中,压底后鞋子,最后由另一侧的夹具取出送鞋。
[0020]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底机的侧方设有自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传送装置至少包括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呈平行安装在压底机前下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可沿Z轴方向滑动的夹具安装杆,所述夹具安装杆的端部设有可以360°旋转的夹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呈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与夹具安装杆呈垂直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鞋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所述压底机的侧方设有自动传送装置,所述自动传送装置至少包括两根固定杆,两根固定杆呈平行安装在压底机前下方,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可沿X轴方向滑动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设有可沿Z轴方向滑动的夹具安装杆,所述夹具安装杆的端部设有可以360°旋转的夹具,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底机的自动传送装置,通过自动传送装置,制鞋行业压底工序变成自动化过程,节省劳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A43D111/00, A43D25/06
【公开号】CN205250545
【申请号】CN201520974182
【发明人】丁永生
【申请人】福建新源晶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文档序号 :
【 10339067 】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生
技术所有人:福建新源晶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生
技术所有人:福建新源晶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