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用于对多处粉尘的收集与输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多点气体除尘输送系统,一般采用在各个产生粉尘处安装捕吸罩,各捕吸罩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接,抽风机将各处抽吸而来的粉尘送入一个或多个除尘器中,粉尘在除尘器中从空气中被过滤出来,从而起到除尘作用,但是这种分散抽吸的方式不适合长距离的粉尘输送,粉尘在管道中移动时容易累积在管道弯头的内壁上,使管道需要经常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能够提高粉尘的输送距离。
所述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包括各粉尘产生处设置的除尘器,各除尘器的一侧分别相邻设有一仓泵,各除尘器的出料口与相邻的仓泵的入料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各仓泵的气体入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仓泵的出料口通过阀及管路与储灰罐的入口密封连通。
储灰罐内设有除尘装置,储灰罐上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气源的出口密封连通。
位于气源的出口与各仓泵的出料口之间的管路上还并联设有至少一个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罗茨鼓风机的出口端与各仓泵的出料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气源的出口与储灰罐的气体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气体冷却器,气体冷却器的入口与储灰罐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气体冷却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至少一个气体过滤器,气体过滤器的入口与气体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气体过滤器的出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管路密封连通。
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与气源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串联设有一个储气瓶,储气瓶的入口与气源的出口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接,储气瓶的出口与罗茨鼓风机的入口端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接。
各除尘器的出料口与相邻仓泵的入料口之间的阀是气控阀,该气控阀的进气口与一侧相邻的储气罐的出口端通过阀及管路密封连通。
仓泵的出料口与储灰罐的入口之间的阀是电动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仓泵通过管路来实现各除尘器中收集的粉尘统一输送至储灰罐,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力或车辆来搬运清灰,能够防止粉尘在搬运过程中四处飘扬,相比现有技术中通过风机抽吸来进行粉尘的管路输送,仓泵输送能够使管路输送的距离更长,适用于大型的粉尘生成场所的粉尘收集与输送。
(2)储灰罐内设置除尘装置,储灰罐上的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气源的出口密封连通,可以使经过储灰罐除尘分离之后的气体与气源产生的气体共同进入各仓泵进行工作,使气体能够循环再利用,减少气体的消耗量。
(3)罗茨鼓风机能够对粉尘流经的管路进行清理,防止管路出现堵塞。
(4)气体冷却器能够在需要时对流经的气体进行冷却,使气体在冷却后能再次被用于仓泵输送粉尘,适用于对高温粉尘输送后的气体进行冷却。
(5)气体过滤器能够在需要时对流经的气体进行过滤,除去气体中混入的粉尘或颗粒物。
(6)储气瓶能够在罗茨鼓风机工作之前预先从气源储存足量的气体,使罗茨鼓风机启动之后能直接抽取储气瓶中的气体,使罗茨鼓风机更迅速地在其后方的管路中产生设定的压力。
(7)气控阀相比一般的阀具有更高的开启和封闭压力,使阀门具有更高的耐压性,有利于保持仓泵与相邻的除尘器之间的密封性,电动阀具有灵活控制的便利性,有利于以更高的频率控制阀的开启与关闭。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原理及其相比于现有产品的技术优势,下面借助于附图通过应用所述原理的非限制性实例说明可能的实施例。在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包括:气源1,备用气源2,储气瓶3,罗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气体冷却器8,储灰罐9,控制阀11,冷却水入口12,冷却水出口13,气控阀14,储气罐15,除尘器16,仓泵17,支管路一18,支管路二19,支管路三20,联合支管21,主管道22,旁通管23,电动阀24。
气源1及备用气源2是提供氮气的气源,气源1及备用气源2的出口分别通过管路、多个控制阀11与储气瓶3的入口密封连接,储气瓶3的出口分别通过控制阀11及管路与罗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的入口端密封连接,罗茨鼓风机一4及罗茨鼓风机二5的出口端分别通过支管路三20、控制阀11与气源1的出口密封连接,在各个粉尘产生处分别设有一仓泵17,罗茨鼓风机一4及罗茨鼓风机二5的出口端分别通过控制阀11、管路与各仓泵17的气体入口端密封连接,各仓泵17的上方分别设有一除尘器16,除尘器16能够从入口处吸收各粉尘产生处的粉尘并将粉尘收集于除尘器16的出灰口,除尘器16的出灰口与相邻的仓泵17的入料口通过管路及气控阀14密封连接,各仓泵17的出料口通过电动阀24及管路汇集到一条主管道22中并且通过主管道22与储灰罐9的入口密封连接,储灰罐9内设有布袋除尘器,储灰罐9的粉尘出口位于其底端,储灰罐9的气体出口位于其顶部,该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气体冷却器8的入口密封连接,气体冷却器8上设有冷却水入口12及冷却水出口13,冷却水在相应的循环泵驱动下、流经气体冷却器8内的水道时,与流经气体冷却器8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气体冷却器8的出口分别通过控制阀11、管路与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的入口端密封连接,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的出口端分别通过控制阀11、管路与储气瓶3的入口密封连接。在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的出、入口之间还并联有一旁通管23,旁通管23上设有控制阀11。
所述主管道22与各仓泵17的气体入口通过管路及控制阀11密封连通。
所述气控阀14的控制气入口通过管路、控制阀11与一侧的储气罐15的出口密封连接,储气罐15的入口与另一气源通过管道密封连接,在该管道上设有气压表。
所述气体冷却器8的入口还与一联合支管21的入口端密封连接,联合支管21的出口端分别与支管路一18及支管路二19的入口密封连接,支管路一18的出口与罗茨鼓风机一4的出口密封连接,支管路二19的出口与罗茨鼓风机二5的出口密封连接。
各控制阀11、驱动冷却水流动的各循环泵及各电动阀24与中央计算机电连接并受中央计算机的统一控制。
该中央除尘设备多点气体输送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各个粉尘产生处产生的粉尘被各个除尘器16吸收,当除尘器16内的粉尘量达到设定值时,气控阀14与储气罐15之间的管路上的各控制阀11开启,储气罐15内的气压传导至各气控阀14的进气口,除尘器16下方的气控阀14在来自于储气罐15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受控开启,各除尘器16内的粉尘落入相邻的仓泵17内,当各仓泵17内的粉尘量达到设定值时,气控阀14与储气罐15之间的控制阀11被关闭,气控阀14关闭,各仓泵17与气源1的出口连接管路上的相应控制阀11开启,气源1产生的氮气经过支管路三20及其余管路到达各仓泵17的气体入口端,氮气进入相应的仓泵17内,仓泵17内的压力迅速升高并达到设定值,此时仓泵17外侧相邻的与气源1连接的控制阀11关闭,计算机依次控制内部压力达到设定值的各仓泵17处的电动阀24开启,从而保证当任一仓泵17的电动阀24开启时、其余仓泵17的电动阀24处于关闭状态,当各仓泵17的电动阀24开启后,仓泵17内的粉尘与积聚的高压气体混合为一体后排入主管道22内,并沿主管道22进入储灰罐9内,粉尘与气体的混合物在储灰罐9内被其中的布袋除尘器过滤,粉尘落入储灰罐9的下端,储灰罐9内的粉尘积累到设定量时从储灰罐9底端的粉尘出口排出,上述混合物中的气体则由储灰罐9的气体出口流出,并经气体冷却器8进行冷却,若因布袋除尘器损坏而未能将粉尘从气体中分离干净,则由气体冷却器8出来的气体经由气体过滤器一6、气体过滤器二7进行过滤,否则由气体冷却器8出来的气体直接经过旁通管23到达气源1的出口处,与气源1产生氮气汇合一处进入下一次循环流动。
在上述过程中,若由储灰罐9出来的气体温度小于60摄氏度并且无需再次过滤粉尘,则由储灰罐9的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经过联合支管一21、支管路一18及支管路二19到达罗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的入口端,然后由该入口端经过管路到达各仓泵17的气体入口并进入下一次循环。
如果粉尘经过的管路中出现了堵塞,则罗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开始工作,将气源1送入储气瓶3内的气体泵出,使气体经过的管路内的气压升高,同时主管道22与各仓泵17的气体入口之间的控制阀11开启,由茨鼓风机一4、罗茨鼓风机二5产生的压力更高的气体不经过仓泵而直接进入仓泵17的出料口后方的管路及主管道22内,从而清除相应管路内的粉尘堵塞,使整个系统能继续正常工作。
所述气源1的作用是为整个系统内的气体进行补充,维持管路内的正常压力,当气源1出现故障时、备用气源2的出口与储气瓶3的入口、气源1的出口相连通的管路上的控制阀11开启,从而使备用气源2代替气源1起供气的作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栋
技术所有人:李国栋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