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2025-11-13 11:20:07 482次浏览
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 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痢疾杆菌经口 入胃,如未被胃酸杀灭,入肠后又未被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肠粘膜的分泌性抗体IgA 所消灭,则在小肠产生肠毒素可致水样腹泻,以后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基膜入固 有层不断增殖,释出内毒素,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肠壁发炎、上皮坏死,造成粘膜水肿、充 血及腺体分泌亢进,假膜及溃疡形成,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症状。
[0003] 本病的病位在于肠道。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滞肠中,使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 司。气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血瘀化脓则便脓血。急性痢疾多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表现为 湿热证候。中毒性痢疾乃疫毒内壅,热邪灼盛,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所致,甚者邪盛正虚,出 现内闭外脱之危候。如果湿热疫毒之邪上攻于胃,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慢性痢疾,迀 延日久,正虚邪留,或时发时愈,形成休息痢。或湿热伤阴,遂成阴虚痢。或脾肾两虚,导致 虚寒痢。有的也因饮食不当或受寒凉之邪,而致反复发作,则可见寒热夹杂证候。
[0004]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汝兰【别名】金不换、山乌龟、吊金龟、金线吊乌龟。【来源】为防己科植物汝兰的根。 六月采根,切块,晒干。【性味】苦辛,凉。【归经】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 瘀止痛。。主感冒,咽痛,腹泻,痢疾,痛疽肿毒,胃痛,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用法用 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孕妇禁服。【摘录】《中华本草》。
[0005] 乳花【别名】石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钟乳液滴石上散溅如花者。采收和储 藏:石灰岩山洞中采集,除去杂石,洗净。【性味】甘;温;无毒。【归经】归肾经。【功能主治】 温肾;壮骨;助阳。主筋骨痿软;腰脚冷痛;阳痿早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 录】《中华本草》。
[0006] 赛葵【别名】黄花棉、山黄麻、火叶黄花猛、山桃仔、苦麻赛葵、苦麻、黄花如意、山 索血、山茶心、黄花草、黄花虱麻头。【来源】锦葵科赛葵属植物赛葵以全草入药。秋季采 挖,洗净,分别切碎晒干。【性味】甘、淡,凉。【归经】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黄疸;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痔疮;痈肿疮毒;跌打损伤;前裂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摘录】《中华本草》。
[0007] 三筒管【别名】白金古榄、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山总管。【来源】药 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长叶马兜铃的块根。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 味】苦凍。【归经】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疮疖 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0008] 三丫苦叶【别名】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叶。随时可采。【来源】为芸香科植 物三丫苦的叶。随时可采。【性味】苦微辛,凉,无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疟疾,黄疸型肝炎,风湿骨痛,湿疹,皮炎,疮疡。【用法用量】内 月艮:煎汤,25~50g。【摘录】《中华本草》。
[0009] 山萩【别名】珠光香青、大火草、毛女儿草、牛舌草、九头艾、大叶白头翁、避风草。【 来源】菊科青香属植物珠光香青以全草或根入药。春夏植株生长旺盛花苞初放时采收,除 去泥沙晒干。【性味】微苦、甘,平。【归经】归肝肺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通络,驱 虫。用于感冒,牙痛,痢疾,风湿关节痛,蛔虫病;外用治刀伤,跌打损伤,颈淋巴结结核。【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4~8g。【摘录】《中华本草》。
[0010] 墓头回【别名】地花菜、墓头灰、箭头风、九头鸟、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 摆子草、木头回、自脚跟。【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及糙叶败酱(山败酱),以 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根,去净泥土,晒干。【性味】苦、微酸、涩,凉。【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血,止带,截疟。用于子宫糜烂,早期宫颈癌,白带,崩漏,疟疾。【用 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摘录】《中华本草》。
[0011] 繁缕【别名】蔹、蘩蒌、滋草、鹅肠菜、、五爪龙、狗蚤菜、鹅馄饨、鹅儿肠、鸡肠菜、合 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来源】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以全草入药。采收和储藏:春、 夏、秋季花开时采集,去尽泥土,晒干。【性味】甘、酸,凉。【归经】肝;大肠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 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 到安全有效治愈细菌性痢疾的目的。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 而成:汝兰15份、乳花10份、赛葵12份、三筒管15份、三丫苦叶25份、山萩8份、墓头回9 份、繁缕25份。
[0014]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细菌性痢疾患者79例,随机 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29~60岁;对照组男21例, 女18例,年龄26~59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0015]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细菌性痢疾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文档序号 : 【 9312314 】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生,周秀玲
技术所有人:周秀玲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周国生周秀玲周秀玲
一种用于仔猪细菌性痢疾的药物制剂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