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2025-09-12 16:20:03 357次浏览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目前对该病采取的西医治疗主要手段是打封闭治疗,这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之法,就是将无水酒精或其他药物注射到三叉神经的分支或半月神经节内,致使发生凝固性坏死,进而阻断神经对痛的传导功能,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起效比较快,但是容易发生复发。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它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痉、散寒止痛的功效。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当归9-15份、石菖蒲
6-12份、蔓荆子9-15份、川芎12-18份、白芷9_15份、北沙参12-18份、全蝎1_3份、细辛
2-8份、僵蚕9-15份、地龙12-18份、葛根17-23份、丹参17-23份、路路通12-18份、甘草
3-9份、血竭37-43份。
[0005]优选的,各原料重量份是:当归12份、石菖蒲9份、蔓荆子12份、川芎15份、白芷12份、北沙参15份、全蝎2份、细辛5份、僵蚕12份、地龙15份、葛根20份、丹参20份、路路通15份、甘草6份、血竭40份。
[0006]药理作用:
当归:性味与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0007]石菖蒲: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0008]蔓荆子:性味与归经: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功能与主治: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0009]川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10]白芷: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与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0011]北沙参: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0012]全蝎:性味与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0013]细辛:性味与归经:辛,温;归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0014]僵蚕:性味与归经: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与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颂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0015]地龙:性味与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0016]葛根:性味与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0017]丹参: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18]路路通: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0019]甘草: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0]血竭: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0021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002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当归、石菖蒲、川芎、白芷、北沙参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2)取原料全蝎、僵蚕、地龙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3)取原料蔓荆子、细辛、葛根、丹参、路路通、甘草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4)取原料血竭清洗后加入原料重量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再加入原料重量6-8倍的水煎煮1.5-2.5小时,放出药液;合并两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5 )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当归、石菖蒲、川;、白JE、北沙参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8-13倍的水,煎煮1-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3冲粉碎后的蔓荆子、细辛、葛根、丹参、路路通、甘草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全蝎、僵蚕、地龙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再将三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水煎煮1.5-2.5小时,放出药液;合并四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滤液和步骤(4)中所得滤液混合充分混合后加入滤液重量1.5-2倍的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24h,沉淀,回收乙醇,再通过离心过滤器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8-2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7 )将步骤(6 )中所得滤液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6-0.8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8)将步骤(7)中所得滤液送入中药浓缩机,在浓缩机中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
文档序号 : 【 9442124 】

技术研发人员:尹柱良
技术所有人:尹柱良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尹柱良尹柱良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