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搁手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搁手架,包括:所述搁手架本体为直角梯形块,所述直角梯形块的上表面设有变截面凹槽,所述凹槽的变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凹槽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外形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抬高了患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护理。
【专利说明】一种上肢搁手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搁手架,特别是涉及一种上肢搁手架。
【背景技术】
[0002]手外伤患者术后患肢按放的位置十分重要,患肢过度抬高,会影响再植或移植组织的血循环;患肢放置过低,则影响静脉回流,增加组织肿胀。
[0003]多年来,抬高患肢的方法是用枕头、棉垫等垫高肢体,但是这类物品不易固定,有时达不到抬高患肢的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肢搁手架,外形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抬高了患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护理。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肢搁手架,包括:所述搁手架本体为直角梯形块,所述直角梯形块的上表面设有变截面凹槽,所述凹槽的变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凹槽倾斜设置。
[0006]优选的是,所述凹槽的的最高端的高度不低于14cm。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搁手架,外形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抬高了患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护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搁手架一较佳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A结构剖视图;
[0010]图3是图1的立体图。
[001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直角梯形块;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4]一种上肢搁手架,包括:所述搁手架本体为直角梯形块1,所述直角梯形块I的上表面设有变截面凹槽2,所述凹槽2的变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凹槽2倾斜设置,所述凹槽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所述凹槽2的最高端的高度不低于14cm。
[0015]术后患肢不宜抬太高或太低,会达不到抬高患肢的预期效果,患肢抬起的有效高度在10-20cm,本实施例的搁手架长30 cm, 一端高20cm,另一端高11cm,凹槽2最高端的高度为14cm。
[0016]患者术后一般取平卧位将患肢按放在搁手架的凹槽2内,将搁手架置于身体一侦牝使患肢略高于心脏,同时,可以防止再植或移植组织的血管受压、牵拉或扭曲。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搁手架,外形简单,使用方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的抬高了患肢,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方便了医护人员的观察及护理。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上肢搁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搁手架本体为直角梯形块,所述直角梯形块的上表面设有变截面凹槽,所述凹槽的变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凹槽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搁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的最高端的高度不低于 14cm。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3988797SQ20142036197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蒯英英 申请人: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790233 】
技术研发人员:蒯英英
技术所有人: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蒯英英
技术所有人:苏州瑞华医院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