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及制备方法

2025-08-25 14:00:13 527次浏览
,加7倍量的清水浸泡1. 0小时,然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大火加热至沸,转小 火慢煎两次,每次各煎煮18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 干膏粉,备用; (5) 将步骤(2)和(4)处理后的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1)中,边搅拌边加入0. 15倍量 的蔗糖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剂,即得。
[0038]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_15g,温水冲服,3天一个疗 程。
[0039] 典型病例:李XX,女,5岁,患儿于2012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出现厌食、食 欲不振有两个月,在幼儿园时老师反映患儿没有食欲,不爱吃饭,饭菜就吃一点,老师劝说 及喂食均没有效果,平时没有爱吃零食的习惯,渐渐身体变得消瘦,精神倦怠。期间曾服用 双歧杆菌、健胃消食片无明显效果。家长焦急万分,经人介绍后来我院就诊。检查:患儿形 体消瘦,面色萎黄少华、精神倦怠乏力,大便干,舌质微黄。尿检、胸透、胃透、肝功能五项、微 量元素五项检查正常,B超、肝胆脾胰无异常。确诊为厌食症。
[0040]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颗粒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 每次l〇-15g,温水冲服,3天一个疗程。服用两个疗程后,患儿食欲增加,主动觅食,精神可, 服用三个疗程后,患儿食欲恢复正常,食欲增加,面色红润,其它症状消失,患儿痊愈。停药 三个月后回访,无复发。
[0041] 实施例2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45g/份):薏苡仁13份;米仔兰12份;吹火筒13份;豆瓣七12份;山楂10份;鸡蛋参13 份;麦门冬14份;打米花11份;使君子8份;莲蓬草13份;破布叶12份;郁李仁10份;紫 葳根9份;青刺尖9份;筠酱叶14份;铁线莲12份。
[0042]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粉剂的制备方法是: (1) 薏苡仁、郁李仁和使君子混合,置于炒药锅内,小火炒至略有焦斑,淋入0. 11倍原 料药量的香油,炒干为度,取出,研细末,备用; (2) 鸡蛋参、麦门冬、紫葳根和铁线莲混合,置于甘草水中浸泡35分钟,取出,置于瓦片 上,文火焙干,取出,备用; (3)山楂去核、切薄片,与剩余原料药一同置于热风循环烘箱中于75°C干燥4. 5小时, 取出,备用; (4 )将步骤(2 )和(3 )处理后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加入到步骤(1)所得细末中,混匀, 过70目筛,灭菌封装,即得。
[0043] 本发明所得粉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两次,每次4_8g,温水送服,3天一个疗程。
[0044] 实施例3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60g/份):薏苡仁10份;米仔兰8份;吹火筒9. 5份;豆瓣七7份;山楂8份;鸡蛋参8份; 麦门冬10份;打米花7份;使君子4份;莲蓬草9份;破布叶10份;郁李仁7份;紫葳根6 份;青刺尖4. 5份;筠酱叶8份;铁线莲9份。
[0045]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 薏苡仁、郁李仁和使君子混合,置于炒药锅内,小火炒至略有焦斑,淋入0. 08倍原 料药量的香油,炒干为度,取出,研细末,备用; (2) 山楂去核、切薄片,置于热风循环烘箱中于75°C干燥4. 5小时,取出,研细粉,备用; (3) 将除步骤(1)和(2)以外的原料药一同粉碎成细粉,置于渗漉筒内,以浓度为60% 的乙醇为溶剂,按照渗漉法进行渗漉,搜集渗漉液,过滤,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70°C相对密 度为1. 23-1. 25的稠霄,真空干燥,得干霄粉,备用; (4) 将步骤(1)和(2)处理后的原料药与步骤(3)所得干膏粉混合,机械搅拌,同时加 入质量分数为1. 3%的硬脂酸镁和质量分数为10%的果味调味剂,拌匀,过120目筛,置于压 片机中压成片剂,即得。
[0046] 本发明所得片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2片,温水送服,3天一个疗程。
[0047] 实施例4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50g/份):薏苡仁12份;米仔兰10份;吹火筒11. 5份;豆瓣七10份;山楂9份;鸡蛋参11 份;麦门冬12份;打米花9份;使君子7份;莲蓬草11份;破布叶11份;郁李仁9份;紫葳 根8份;青刺尖7. 5份;茜酱叶12份;铁线莲11份。
[0048]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是: (1) 鸡蛋参、打米花、吹火筒、莲蓬草、铁线莲和紫葳根混合,置于煎锅内,加清水没过药 面,文火加热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28分钟,第二次煎煮22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 备用; (2) 将薏苡仁、麦门冬、郁李仁、使君子、米仔兰、破布叶和筠酱叶一同粉碎成粗粉,置于 中药提取器中,以浓度为55%的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两次,每次各提取35分钟,合并两次 醇提液,过滤,回收乙醇,与步骤(1)所得滤液混合,得药液,备用; (3) 将山楂(去核、切薄片)、豆瓣七和青刺尖混合,加入0. 27倍量稀释后的炼蜜,拌匀, 转炒药锅内,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干燥,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 (4) 将步骤(3)所得细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药液中,文火加热14分钟,经三层棉纱布 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3,备用; (5) 向步骤(4)所得滤液中加入0. 45倍量的蔗糖细粉和0. 05倍量的山梨酸,混合溶 解,过滤,添加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
[0049]本发明所得糖浆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_15mL,口服即可。
[0050] 典型病例:周XX,男,6岁,患儿于2013年11月2日来我院就诊。其母代述:患儿 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症状已持续近三个月,每餐进食量少,餐间不喜吃点心。为了提高患儿 食欲,经常换着花样做出卡通状点心,但患儿也只是吃很少一点就不愿吃了。为此曾带患儿 到当地某医院检查。诊断为厌食症。服药治疗近一个月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来经同事介 绍来我院检查治疗。检查:患儿神志清楚、形体消瘦,轻度贫血,舌质淡、苔薄;心肺正常、肝 功正常。确诊为小儿厌食症。 服用本实施例所得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糖浆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 10-15mL,口服即可。服用两个疗程后,患儿食欲增加,主动觅食,精神可,服用三个疗程后, 患儿食欲恢复正常,食欲增加,面色红润,其它症状消失,患儿痊愈。停药三个月后回访,无 复发。
[0051] 实施例5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 (55g/份):薏苡仁11份;米仔兰9份;吹火筒10. 5份;豆瓣七8. 5份;山楂8. 5份;鸡蛋参 9. 5份;麦门冬11份;打米花8份;使君子5. 5份;莲蓬草10份;破布叶10. 5份;郁李仁8 份;紫葳根7份;青刺尖6份;筠酱叶10份;铁线莲10份。
[0052] 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的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 (1) 山楂去核,切成小块,置于药锅内,加清水没过山楂即可,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熬20 分钟,至山楂软烂,倒入搅拌机中绞碎成糊状,取出,备用; (2) 薏苡仁、郁李仁和使君子混合,置于炒药锅内,小火炒至略有焦斑,淋入0. 11倍原 料药量的香油,炒干为度,取出,研末,备用; (3) 破布叶、青刺尖、筠酱叶和米仔兰混合,加30%原料药量的姜汁拌匀,闷16分钟,置 炒药锅内,文火炒至姜汁被吸尽,取出,备用; (4) 将吹火筒、豆瓣七、鸡蛋参、麦门冬、打米花、莲蓬草、紫葳根和铁线莲一同置于煎锅 内,加9倍量的清水浸泡1. 4小时,然后加入步骤(3)处理后的原料药,大火加热至沸,转小 火慢煎两次,每次各煎煮24分钟,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成稠膏,喷雾干燥,得 干霄粉,备用; (5) 将步骤(2)和(4)处理后的的原料药加入到步骤(1)中,边搅拌边加入0.2倍量的 蔗糖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剂,即得。
[0053] 本发明所得颗粒剂的服用方法是:每天三次,每次10_15g,温水冲服,3天一个疗 程。
[0054] 试验例1 本发明所得治疗小儿厌食的健脾养胃方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筛选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厌食症小儿共266例,其中男性患儿共 124例,女性患儿共142例,年龄在4-12岁,病程在2个月以上。排除因各种疾病原因导致 厌食症的患儿以及近期服用过其他治疗厌食症药物的患儿。
[0055] 1. 2诊断标准 (1)长期食欲不振。
[0056] (2)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无腹膨。
[0057] (3)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量生冷、甘甜、厚味、零食及偏食等。
[0058] (4)生长发育:身高、体重均低于同年龄正常平均水平(除外遗传因素);厌食期间 身高、体重未增加。
[0059] (5)味觉敏锐度降低,舌菌状乳头肥大或萎缩。
[0060]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服用本发明所得健脾养胃方剂,服用方法:每天三次,每次l〇_15g,温水冲 服,3天一个疗程。共观察治疗三个疗程。
[0061]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显著增强,食量明显恢复到正常水平,体重增加lkg。以 上。
[0062] 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原有水平的3/4,体重增加不足1kg。
文档序号 : 【 9637673 】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技术所有人:张翠华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不公告发明人张翠华
一种制备治疗湿疹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一种调节免疫系统接骨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