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2025-07-19 10:20:02 789次浏览
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冬春季 节或气候突变之际,影响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风寒感冒的症状为恶寒,无汗,流清涕,打 喷嚏,关节酸痛,咳嗽,咳稀白痰等。若不及时治疗或误治,一部分患者可转变为支气管炎、 肺炎甚至心肌病等,或诱发本身的慢性病,并使之加重。因此,早期正确的治疗十分重要。
[0003] 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著《伤寒论》就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 寒。""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把风寒感冒中出现率在90%以上的主脉(浮数)、主症(恶寒、头痛、发热、无汗) 作了反复强调。目前对风寒感冒的研宄较少,且多局限于自拟方、古方。黄国庆按四时季节 变化论治感冒,体现"三因制宜",论述全面精当。贾晓玲认为,冬季感冒主要为风寒外袭,卫 阳被郁,肺气失宣;谢强等用"升阳祛霾"法,针刺迎香、风池等穴与艾灸热敏化腧血结合,激 发全身阳气,增强抗病力,能祛风散寒、温肺通窍,治风寒感冒较佳。
[0004] 申请公布号CN 102274276A(申请号201110232573. 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 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2-18、防风 12-18、细辛2-4、苍术12-18、白芷12-18、川穹8-12、甘草3-9、党参12-18、黄芪28-32、白术 12-18。申请公布号CN 102631450A(申请号201210102967. 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 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汤剂,由下述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茯苓15-30、木槿皮9-15、黄柏 9-15、双花9-15、蛇床子6-9、蒲公英6-9、黄零9-15、板蓝根9-15、栀子9-15、川桂枝6-9、当 归9-12、桔梗9-15、远志9-15、厚朴15-20、僵蚕6-9、甘草6-9。申请公布号CN 103040940 A(申请号201210546399. 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下 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羌活10-15份,细辛8-10份,川芎10-15份,甘草8-12份, 麻黄6-10份,桂枝6-10份,防风10-15份。
[0005] 治疗风寒感冒中西药皆可。西药治疗效果好,但是副作用比较大,同时药品价格比 较高,普通民众难以接受。中药的疗效稳定副作用小。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疗效佳的一 种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及制备方法。该药剂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板蓝根 8-16 ;母猪藤根5-12 ; 了哥王10-15 ;长前胡8-15 ;甘草6-10 ;胜红蓟8-16 ;穿心莲8-15 ; 地皮消8-16 ;莨菪叶4-9 ;白前10-15 ;葛根15-20 ;栀子9-15。
[0008] 优选的方案中,板蓝根10-14 ;母猪藤根7-10 ; 了哥王11-14 ;长前胡10-13 ;甘草 7-9 ;胜红蓟10-14 ;穿心莲10-13 ;地皮消10-14 ;莨菪叶5-8 ;白前11-14 ;葛根16-19 ;栀 子 11-13。
[0009] 更加优选的,板蓝根12 ;母猪藤根8. 5 ; 了哥王12. 5 ;长前胡11. 5 ;甘草8 ;胜红蓟 12 ;穿心莲11.5 ;地皮消12 ;莨菪叶6.5 ;白前12. 5 ;葛根17. 5 ;栀子12。
[0010] 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药剂,所述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 (1) 白前洗净,置于炒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微焦,取出放凉,研末;了哥王置 于药罐中,加0. 6-1. 2倍量的纯净水(优选加入0. 9倍量的纯净水),浸泡30-50小时(优选 浸泡40小时),取出,切薄片,置于90°C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0-60分钟(优选置于90°C恒温 干燥箱中干燥50分钟),冷却,研碎备用; (2) 栀子洗净,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喷水少许,再炒干,取出,放凉,研末备 用;穿心莲和莨菪叶洗净,75°C干燥1. 5-2. 5小时(优选75°C干燥2小时),取出晾凉,捣碎 成粉备用; (3) 将板蓝根、母猪藤根、长前胡、甘草、胜红蓟、地皮消和葛根置于药锅中,加6-10倍 量清水将上述药物浸泡2-3小时(优选加8倍量清水将上述药物浸泡2. 5小时),武火煮沸后 改文火煎煮90-120分钟(优选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110分钟);第二遍加清水没过药材, 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40-60分钟(优选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50分钟),过滤,合并两次 滤液; (4) 步骤(3)所得药渣用乙醇为溶剂,浸渍20-30小时(优选浸渍25小时),然后以每分 钟5mL的速度缓缓渗源,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渗漉液与步骤(3)所得滤液合并,继续浓缩 至80°C相对密度为1. 28-1. 30的清膏,喷雾干燥,制得干膏; (5) 向上述干膏中加入步骤(1)- (2)所得细粉,加入乳糖和玉米淀粉,置于制粒机中 搅拌,制粒,25 °C干燥,分装(20g/袋),即得。
[0011] 上述风寒感冒清热泻火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所加乙醇的 质量浓度为60%-100% (优选的所加乙醇的质量浓度为70%-90%,更加优选的所加乙醇的质 量浓度为80%)。
[0012] 上述风寒感冒清热泻火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5)中干膏粉与乳 糖和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10:2. 8:2。
[0013] 所述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 白前洗净,切段,取炼蜜用开水稀释,加入白前段拌匀,闷润后置锅内,用文火加 热,炒至表面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了哥王置于药罐中,加0. 8倍量的纯净水浸泡 35-40小时(优选加0. 8倍量的纯净水浸泡38小时),取出,切成薄片,于90°C干燥45-60分 钟(优选于90°C干燥52分钟),冷却,研碎备用; (2) 取栀子碎块,加姜汁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干,取出,放凉,研末备 用;穿心莲和莨菪叶洗净,75°C干燥1. 5-2. 5小时(优选75°C干燥2小时),取出晾凉,捣碎 成粉备用; (3) 板蓝根、母猪藤根、长前胡、甘草、胜红蓟、地皮消和葛根置于药锅中,加9倍量清水 将上述药物浸泡1. 5-2. 5小时(优选加9倍量清水将上述药物浸泡2小时),然后加入步骤 (1)处理过的白前,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两次,煎煮过程中保持清水没过药面,第一次煎煮 1. 5-2小时(优选第一次煎煮1. 8小时),第二次煎煮30-50分钟(优选第二次煎煮40分钟), 过滤,合并两次煎液,煎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状; (4)向上述稠膏中加入步骤(1)- (2)所得药材细粉,搅拌均匀,加入聚维酮、乳糖粉和 淀粉,制粒,过40-60目筛,填充,即得胶囊剂。
[0014] 上述风寒感冒清热泻火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4)中药粉与聚维 酮、乳糖粉和淀粉的质量比为7:1. 2:1:0. 8。
[0015] 所述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 栀子研碎,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须存性,取出放凉,研粉;板蓝根捣碎,置热锅 内,不断翻动,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加姜汁喷洒均匀,灭净火星,取出晾凉,研末备用; (2) 取葛根片用米汤拌匀,以吸润为度;连药和米汤一同入锅内炒干,待颜色转深黄褐 色,取出,晾凉,研磨成粉;穿心莲、了哥王和莨菪叶洗净,70°C干燥1-2小时(优选70°C干燥 1. 5小时),取出晾凉,捣碎成粉备用; (3) 将甘草、白前、母猪藤根、长前胡、胜红蓟和地皮消置于95°C干燥100-200分钟(优 选于95°C干燥150分钟),取出,晾凉,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细粉; (4) 将步骤(1)- (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以40%的乙醇为润湿剂,加入羟丙甲纤维素、 羟丙基淀粉和糖粉,搅拌均匀,雾化制粒,压片,包装,即得。
[0016] 所述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将研碎的栀子与黄酒拌匀,焖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为度,取出, 放凉,研末;板蓝根
文档序号 : 【 8211201 】

技术研发人员:马思东
技术所有人:马思东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马思东马思东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感冒发烧疏风散寒药剂及制备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