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0058] 实施例8粉剂 取四方藤35g、鸡血藤70g、九龙藤50g、红花7g、苏木12g、蜈蚣5g、川芎18g、当归20g、 地龙5g、丝瓜络8g,药材净选、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本发明粉剂。
[0059] 功效评价及临床试验总结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09月-2014年09月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卒中后病人80例,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入组年龄(64±7. 64),平均病程:3±0.92年。
[0060] 2诊断标准 2. 1西医分类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诊断标 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梗塞或脑出血,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0061] 2. 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试行)中风-中医 诊断标准 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0062] 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枪,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0063]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0064]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 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0065] 2.3纳入标准:①凡同时符合上述西医分类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患者;②年龄 40-78岁者;③愿意接受3周治疗者;④生命体征平稳,可耐受康复治疗。⑤进入临床研宄 知情同意书者。
[0066] 2. 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分类标准和纳入标准;②已接受其它有关治疗,可 能影响本研宄效应指标观察者;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 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年龄在45岁以下或78岁以上患者;⑤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⑥ 不能接受3周治疗者;⑦局部皮肤破溃、渗液、有脓疡和有皮肤传染病患者。
[0067] 2. 5脱落病例:主动中止治疗(应记录下原因,以便后期统计不良反应)者。
[0068] 3观察指标 3. 1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标准》进行评定。积分方法:根据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上肢肩关节肌力、手肌力、 下肢肌力及步行能力等8方面进行评分,最高45分,最低0分。采用治疗前后百分数折算 法:(治疗期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基本痊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91 %? 100 %,病残程度0级.可恢复工作和操持家务;显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46 %?90%,病残 程度1-3级,部分生活自理;有效:神经功能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 少18%以下;恶化:神经功能评分增加18%以上或死亡。由康复专业人员进行神经功能缺 损评分,每位患者由一位评定人员负责,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评定1次。
[0069] 3. 2相关评定量表: (1)患侧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定;上肢运动评定为66分总分,下肢总 分为34分。
[0070] (2)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采用ADLBarthel指数法.,包括进食、洗澡、大小便控制、 穿衣等10个内容。总分为100分,0-25分为极重能力缺陷,25-40为重度,40-75分为中度, 75-95为轻度,95-100为正常。
[0071] 3. 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予以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 事件(烫伤等)发生率。
[0072] 4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常规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 块、改善脑代谢、降糖、降压治疗,颅压高的可使用脱水剂。综合康复治疗,每次20分钟,每 日1次,连续3周。康复方法:包括肢体的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被动运动期可配 合推拿康复法,根据具体病情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
[0073] 治疗组:基础治疗+综合康复治疗+本发明实施例7外洗。外洗时取本发明实施 例7外洗剂,在温度为35-40°C时外洗泡浴患肢,每次20min,每天1次。连续3周。
[0074] 5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性别、年龄、病程、疗效比较用x2检 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 05作为显著性 差异的标准。
[0075] 6结果 6.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见表1。
[0076]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n,%)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由如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备而成的: 四方藤30-80份、鸡血藤30-80份、九龙藤30-80份、红花3-20份、苏木10-30份、蜈蚣 2- 10份、川芎10-30份、当归10-30份、地龙3-20份、丝瓜络3-2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包 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四方藤40-60份、鸡血藤40-60份、九龙藤40-60份、红花5-15份、苏木15-25份、蜈蚣 3- 8份、川芎15-25份、当归15-25份、地龙5-15份、丝瓜络5-15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 活性成分是采用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制备而成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 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 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 - 80°C时相对 密度为1. 10-1. 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 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 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C时相对密 度为1. 05-1. 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 70-80°C时相对密度为1. 10-1. 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 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 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70-80°C时相 对密度为1. 10-1. 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 性成分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取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 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原料总重量的 2 一 3倍,即得。
8. -种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中风后 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备而成。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是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四方藤、鸡血藤、九龙藤、红花、苏木、蜈蚣、川芎、当归、地龙、丝瓜络。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安全有效,具有疏风散寒、活血散瘀,温经通脉、祛风止痛、调和营卫之功,对跌打血瘀,经络阻滞、风寒湿痹、各种关节病症和一些痛症均有较好治疗效果,效果优于现有技术。
【IPC分类】A61K35-648, A61K35-62, A61P25-02, A61P9-10, A61K36-87
【公开号】CN104524025
【申请号】CN201410809287
【发明人】周哲屹, 斯韬, 卢昌均, 郭冬丽, 黄春英, 张艳, 韦艳丽
【申请人】柳州市中医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文档序号 :
【 8211200 】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屹,斯韬,卢昌均,郭冬丽,黄春英,张艳,韦艳丽
技术所有人:柳州市中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周哲屹,斯韬,卢昌均,郭冬丽,黄春英,张艳,韦艳丽
技术所有人:柳州市中医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