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制造方法

2025-07-11 09:40:07 432次浏览
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
【背景技术】
[0002]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是一种颅神经功能性疾病。发病时,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抽动,该疾病形成原因在于,在病人颅内存在压迫面部神经的血管,多位于小脑前下动脉或者小脑后下动脉的分支。
[0003]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0004]针对上述两种病情,目前医疗上主要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为患者治疗,其中:
[0005]现阶段采用面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时,在病人病侧耳后做一小切口,颅骨钻一小孔进入颅内,在面神经根部找到压迫面神经的血管。之后,将其慢慢推离面神经根部,并在期间置入垫片,如Teflon(特氟龙)垫片,将血管和面神经彻底分开,使血管不再压迫面神经,手术即告结束。
[0006]“微血管减压术”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方法。其优点在于,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的同时,保留三叉神经感觉传导的完好,也不会出现面部感觉的丧失。微血管减压术是1967年由Jannatta教授首次提出,以后Haines等对三叉神经与微血管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存在桥脑旁微小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病例中92.5%出现三叉神经痛的症状。
[0007]这种手术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效果明显,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有效率达到95%_97%以上,复发率很低,副作用也很小,是目前治疗该种疾病最好的办法。
[0008]目前,在将垫片置入血管和面神经之间时,医务人员的操作方式是,先用吸收器将脑脊液吸引干净,然后,一手用剥离子分离动脉和神经,另一首用镊子将垫片垫入。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神经和动脉的移动,时刻有脑脊液渗出,造成视野不清晰,使得手术无法进行。需要医务人员暂时停止镊子垫入垫片的操作,而使用吸引器吸收脑脊液,频繁更换手术器械,必将延长创伤开口时间,增加病人痛苦。
[0009]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同时实现神经血管的剥离与垫片的置入的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不仅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而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001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包括中空的外壳体,
[0012]所述外壳体的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设有神经剥离子,其内部设有推杆机构;
[0013]所述推杆机构包括卷盘、链条、滚轮以及推杆;
[0014]所述滚轮为设有一周齿槽的齿轮,其设于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
[0015]所述链条为沿横向设有与所述齿槽配合使用的凹凸槽的链条,其一端卷在所述卷盘上,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杆;
[0016]所述滚轮的上部凸出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下端与所述链条咬合在一起;
[0017]所述卷盘设于所述手柄内部;
[0018]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设有垫片置入口;
[0019]所述外壳体的长度在25-30cm;所述垫片置入口距所述外壳体的右端部的距离为lcm;所述神经剥离子的长度为1-1.5cm。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中,所使用的减压垫片的长为5mm,宽为 3mm,高为 1 _2mm。
[0021]如上所述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中,所述神经剥离子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呈0_30°的夹角。
[0022]如上所述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中,所述手柄为圆柱状,其长度为5cm;所述手柄的外侧壁套设环形橡胶垫圈。
[0023]如上所述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中,所述链条采用钨钢制成;所述外壳体采用医用钢制成。
[0024]如上所述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中,所述外壳体呈笔型。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26]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将该装置用于面部痉挛或三叉神经痛的微血管减压术中,仅需手动拨动滚轮即可实现将垫片置入手术中所需的位置;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其单手即可完成神经的剥离以及减压垫片的置入;
[0027]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减少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
[0028]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适于推广至医疗行业中。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3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微血管减压垫片置入器的俯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外壳体2、手柄3、神经剥离子
[0034]41、卷盘42、链条43、滚轮
[0035]44、推杆5、齿槽6、凹凸槽
[0036]7、垫片置入口8、环形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阐述。
[003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文档序号 : 【 10179313 】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王樑,刘备,夏宜,孟强,王为文,孙杨
技术所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王超王樑刘备夏宜孟强王为文孙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可调头枕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