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贫血属中医"血虚"范畴。血虚,是血液量不足或血的营养、滋润功能减退所导致的病 理变化,属于一种症候,是中医对头晕、精神不振、容易疲劳、手脚无力或冰凉等症状的总 概括。
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所表现的全身虚弱性的证候。形成血虚证的原因 很多,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生化乏源;或各种急性出血;或久病不愈, 伤气耗血;或思虑过度,暗耗阴血;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或肠道寄生虫等等。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 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经期错后或闭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中医认为本证以面部、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虚弱为特征。人体脏腑组织皆依赖于 血的儒养,血盛则机体得其儒养故肌肤红润,身体强壮,血虚则肌肤失养,故见面、唇、爪 甲、舌皆呈淡白色。血虚则脑髓、目睛失养,故头晕目眩,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 而失眠,经脉、肌肉失其儒养则手足发麻,脉道失充则脉细无力。女子以血为用,血液不足, 经血乏源,故经量少,经色淡,经期错后甚至闭经不行。
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4.6%的成年男性、32.7%的成年女性患有贫血。巨大的 工作压力、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营养结构的不科学,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血虚患者 数量及患病比率均在不断增加。
因此,预防和治疗血虚,不但可提高生活质量、工作效率,还可有效预防上述亚健康给人 们带来的健康隐患,且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推迟机体衰老步伐,对维护人类健康,特别 是现代职业女性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经济利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 由下列原料制成的(份为重量单位) 1、处方
灸香附100 — 300份 炒枳壳100—300份 清半夏100 — 300份熟地黄100 — 300份 灸甘草100 — 200份 黄芪100—200份 肉灰蓉100 —200份
当归100—300份 炒白术100—200份 干姜100—200份 五味子100—200份
川芎100—300份 党参100_200份 肉桂100 — 200份
进一步,在上述药物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具有养血益气、活血调经的中药组合物 的有效药物成分的重量配比特别可以采用为-
炒枳壳250份 当归200份 炒白术150份 干姜100份 五味子150份
清半夏200份 川芎200份 党参150份 肉桂150份
川芎、灸甘草、炒白术、黄芪、干姜、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
灸香附250份 熟地黄250份 灸甘草150份 黄度200份 肉苁蓉150份 2.制备工艺
(1) 取党参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将灸香附、炒枳壳、清半夏、熟地黄、当归、 肉桂、肉苁蓉、五味子加8倍量水煎煮2次, 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向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V/V),冷藏12小时,滤 过,滤过液减压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浓縮液在在60的温度下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 12 — 1.20的清膏;
(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干粉,与药物可以接 受的常规辅料成分混合,可以得到相应的不同具体剂型。
采用上述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特有的药物活性成分,全方具有养血益气、活血 调经的功能,主治血虚血亏兼有血瘀气虚所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乏力、头昏头痛、心悸神 疲、肌肉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l: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处方
灸香附250份 炒枳壳250份
熟地黄250份 当归200份 灸甘草150份 炒白术150份 黄芪200份 干姜100份 肉苁蓉150份 五味子150份
清半夏200份 川芎200份 党参150份 肉桂150份2.制备工艺
(1) 取党参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将灸香附、炒枳壳、清半夏、熟地黄、当归、川芎、灸甘草、炒白术、黄芪、干姜、 肉桂、肉灰蓉、五味子加8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向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V/V),冷藏12小时,滤 过,滤过液减压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浓縮液在在60的温度下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 12 — 1.20的清膏;
(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干粉,加入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制粒,即得。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方法 1.处方
炒枳壳250份 当归200份 炒白术150份 干姜100份 五味子150份
清半夏200份 川芎200份 党参150份 肉桂150份
川芎、灸甘草、炒白术、黄芪、干姜、 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
灸香附250份 熟地黄250份 灸甘草150份 黄芪200份 肉灰蓉150份 2.制备工艺
(1) 取党参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将灸香附、炒枳壳、清半夏、熟地黄、当归、 肉桂、肉苁蓉、五味子加8倍量水煎煮2次, 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向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 (V/V),冷藏12小时,滤 过,滤过液减压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浓縮液在在70的温度下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12 — 1.20的清膏;
(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干粉,加入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混匀,压片,即得。
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1.处方
灸香附250份 炒枳壳250份
熟地黄250份 当归200份 灸甘草150份 炒白术150份 黄芪200份 干姜100份
清半夏200份 川芎200份 党参150份 肉桂150份肉苁蓉150份 五味子150份 2.制备工艺
(1) 取党参粉碎成细粉备用;
(2) 将灸香附、炒枳壳、清半夏、熟地黄、当归、川芎、灸甘草、炒白术、黄芪、干姜、 肉桂、肉苁蓉、五味子加8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向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 (VA),冷藏12小时,滤 过,滤过液减压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浓縮液在在70的温度下浓縮至相对密度 为1. 12 — 1.20的清膏;
(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干粉,加入药学上可 接受的辅料,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药效成分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组成,其中所述的药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制成的灸香附100—300份 炒枳壳100—300份 清半夏100—300份熟地黄100—300份 当归100—300份 川芎100—300份灸甘草100—200份 炒白术100—200份 党参100—200份黄芪100—200份 干姜100—200份 肉桂100—200份肉苁蓉100—200份 五味子100—2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效成分的优选下列原料 灸香附250份 熟地黄250份 灸甘草150份 黄甚200份 肉苁蓉150份清半夏100—300份 川芎100—300份 党参100—200份 肉桂100—200份炒枳壳250份 当归200份 炒白术150份 干姜100份 五味子150份。清半夏200份 川芎200份 党参150份 肉桂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采用下列方法制(1) 取党参粉碎成细粉备用;(2) 将灸香附、炒枳壳、清半夏、熟地黄、当归、川芎、灸甘草、炒白术、黄芪、干姜、 肉桂、肉苁蓉、五味子加8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l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向清膏中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V/V),冷藏12小时,滤 过,滤过液减压回收乙醇;将回收乙醇后的浓缩液在在60的温度下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12 — 1.20的清膏;(3) 将步骤(2)所得清膏与步骤(1)所得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干粉,与药物可以接 受的常规辅料成分混合,可以得到相应的不同具体剂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该中药 组合为口服制剂。
5、 根据权利要求3 — 4所述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该中药组合可制 成颗粒、胶囊、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养血益气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灸香附100-300份,炒枳壳100-300份,清半夏100-300份,熟地黄100-300份,当归100-300份,川芎100-300份,灸甘草100-200份,炒白术100-200份,党参100-200份,黄芪100-200份,干姜100-200份,肉桂100-200份,肉苁蓉100-200份,五味子100-200份,经提取、精制等工艺,加工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片剂、胶囊、颗粒等任一剂型。本发明具有养血益气、活血调经的功能,主治血虚血亏兼有血瘀气虚所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乏力、头昏头痛、心悸神疲、肌肉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530604SQ20081010185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3日
发明者伍荣林 申请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193131 】
技术研发人员:伍荣林
技术所有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伍荣林
技术所有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