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键盘的制作方法

2025-11-13 12:20:02 376次浏览
撑弹性体在键帽每次受到按压后所产生的回复力,藉以改变键帽按压后返回初始位置的速度与操作键帽所需按压力的大小,继而可满足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对于按压键帽的手感要求。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键盘第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键盘的分解图。
[0021]图3A为图1所示键盘的第一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3B为图1所示键盘的第二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23]图3C为图1所示键盘的第三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键盘第二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0025]图5A为本发明键盘第三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5B为图5A所示键盘的调整件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发明键盘第四结构例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键盘,所提供的键盘设计有调整件,调整件可调整键帽在每次受到按压后所接受回复力的大小,藉以改变键帽按压后返回初始位置的速度,继而可满足大多数电脑使用者对于按压键帽的手感要求。
[0029]以下内容将搭配附图,藉由特定的具体结构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体结构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尤其是,于附图中各个元件的比例关系及相对位置仅具示范性用途,并非代表本发明实施的实际状况。
[0030]另外,应说明的是,为使揭露内容更为简洁而容易明了,以下各结构例中相同或近似功能的元件将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且省略相同或均等特征的描述。
[0031]第一结构例:
[0032]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C,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结构例的键盘I具有电路板11、键帽组12、调整件13、支撑弹性体组14、传力件组15、承载板16、触发弹性体组17与键盘壳体18。传力件组15具有第一传力件151与第二传力件152。电路板11设置于承载板16上,电路板11具有第一开关111、第二开关112、位于第一开关111旁边的一对电路板穿孔113以及位于第二开关112旁边的一对电路板穿孔114。所述电路板穿孔113、114为弧状结构,较佳地,从俯视角度来看,所述弧状结构的弧状延伸角度小于180度。承载板16具有相对应于该对电路板穿孔113的一对承载板穿孔161,且承载板16具有相对应于该对电路板穿孔114的一对承载板穿孔162。键帽组12具有第一键帽121与第二键帽122。
[0033]如图3A所示,第一键帽121的下方凹设有第一中央收纳槽1212,第二键帽122的下方凹设有第二中央收纳槽1222。触发弹性体组17具有第一触发弹性体171与第二触发弹性体172。第一触发弹性体171设置于第一中央收纳槽1212中,第二触发弹性体172设置于第二中央收纳槽1222中,且于第一触发弹性体171下方设置有第一触压部1711,于第二触发弹性体172下方设置有第二触压部1721。
[0034]第一键帽121的初始设置位置位于第一开关111上方的高位置HP上,第二键帽122的初始设置位置位于第二开关112上方的高位置HP上。第一键帽121及第二键帽122在沿着Z轴方向(或称第一方向,下同)受到按压力后,会由图3A所示初始的高位置HP移动到图3B所示的低位置LP,在此移动过程中,第一触压部1711及第二触压部1721会先向下移动而分别各自触发第一开关111及第二开关112,以在电路板11中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而后,若使用者继续沿着Z轴方向下按压第一键帽121及第二键帽122,则第一触压部1711会受到第一开关111的止挡,而无法随着第一键帽121继续向下移动,第二触压部1721会受到第二开关112的止挡,而无法随着第二键帽122继续向下移动,如此将导致第一触发弹性体171在第一中央收纳槽1212中受到压迫而弹性收缩,使第一键帽121能够继续向下移动;第二触发弹性体172在第二中央收纳槽1222中受到压迫而弹性收缩,使第二键帽122能够继续向下移动,并藉由第一触发弹性体171及第二触发弹性体172各自收缩后的反弹力,让使用者感受到些微的按压阻力,而分别提升第一键帽121以及第二键帽122按压手感。
[0035]此外,前述的支撑弹性体组14具有第一支撑弹性体141与第二支撑弹性体142。于本结构例中,第一支撑弹性体141及第二支撑弹性体142为中空环形体,相应地,第一键帽121下方内凹设有第一环形收纳槽1211,用于容置第一支撑弹性体141 ;第二键帽122下方内凹设有第二环形收纳槽1221,用于容置第二支撑弹性体142。当第一键帽121及第二键帽122在低位置LP与高位置HP之间移动时,第一支撑弹性体141以及第二支撑弹性体142可分别各自于第一环形收纳槽1211及第二环形收纳槽1221中伸缩变形,进而分别各自对第一键帽121及第二键帽122提供作用力。第一键帽121还具有第一引导壁1213,第一引导壁1213用于引导第一支撑弹性体141沿着Z轴方向伸缩变形;第二键帽122还具有第二引导壁1223,第二引导壁1223用于引导第二支撑弹性体142沿着Z轴方向伸缩变形。
[0036]第一支撑弹性体141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第一键帽121与第一传力件151,第二支撑弹性体142的上下两端分别抵接第二键帽122与第二传力件152,因而,第一传力件151可藉由第一支撑弹性体141对第一键帽121施加向上作用力,使第一键帽121倾向离开低位置LP朝向高位置HP移动;第二传力件152可藉由第二支撑弹性体142对第二键帽122施加向上作用力,使第二键帽122倾向离开低位置LP朝向高位置HP移动。
[0037]更具体而言,第一传力件151具有第一镂空部1512,第二传力件152具有第二镂空部1522,且从俯视角度来看,第一传力件151具有一对呈弧状结构的第一传力臂1511,第二传力件152具有一对呈弧状结构的第二传力臂1521 ;从水平侧视角度来看,第一传力件151及第二传力件152分别具有"U"字形断面。较佳地,所述弧状结构的弧状延伸角度小于180度。第一传力臂1511依序穿过该对承载板穿孔161与该对电路板穿孔113,是以,承载板16与电路板11可分别透过承载板穿孔161与电路板穿孔113穿设第一传力件151并进入镂空部1512,让第一开关111位于第一镂空部1512中;第二 1521依序穿过该对承载板穿孔162与该对电路板穿孔114,是以,承载板16与电路板11可分别透过承载板穿孔162与电路板穿孔114穿设第二传力件152并进入第二镂空部1522,让第二开关112位于第二镂空部1522中。
[0038]调整件13具有第一抵接面131、第二抵接面132、第三抵接面133、第四抵接面134与操作部136。操作部136延伸出键盘壳体18外,操作部136可受力而沿着X轴方向(或称第二方向,下同)(与Z轴方向可在
文档序号 : 【 9454400 】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宏
技术所有人: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刘家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室内空气质量净化功能的生态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键盘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