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组合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2025-08-08 12:00:02 134次浏览
时,滑动结合齿套II 87与固定结合齿套II 85啮合,一级花键输出半轴92和一级输出半轴75固结为一体,一级差速过程失效,主车桥间差速取二级输出锥齿轮轴III 79和二级输出锥齿轮轴VI 76的动力分别驱动转向驱动桥I 19和差速机构I 57。
[0024]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II 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III 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II 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 ;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I 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I 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
II96、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 ;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II 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III 26 ;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I 26两端相应位置。
[0025]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I 94、传动输出齿轮II 95、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I 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II 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 ;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I ;副车动力输入轴I 99、副车动力输入轴II 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II 95、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I 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传动输出空心轴
I97同轴相套安装。
[0026]所述双联万向节5包括:外叉节I 105、外十字环轴106、外连接销107、外叉节
II108、内叉节I 109、滚子110、内十字环轴111、内连接销112、内叉节II 113、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 ;其中外叉节I 105、外叉节II 108通过外连接销107销接于外十字环轴106 ;内叉节I 109、内叉节II 113通过内连接销112销接于内十字环轴111 ;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之间装有滚子110滚动轴承连接,外十字环轴106和内十字环轴111分别构成轴承外圈和内圈;内叉节系和外叉节系可传递两路同轴动力;内外叉节系传动链分别与中间传动箱15的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连接。
[0027]所述转向驱动桥II 24传动系包括:外花键空心轴116、内花键空心轴117、花键输出轴118、差速机构II 119、齿轮副传动机构120 ;其中外花键空心轴116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连接,外花键空心轴116和花键输出轴118通过内置齿轮副传动机构120传动连接安装;外花键空心轴116输入动力经该传动链传递至花键输出轴118用以驱动转向驱动桥III 26 ;内花键空心轴117外部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联轴连接,内部与差速机构II 119传动链接,驱动该驱动桥车轮。
[0028]所述主车发动机11和副车发动机18为用动力性能优良的车用或者工程机械柴油机。
[0029]实施例2: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I 6、动力传递接口 7 ;其中主车I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 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I 6连接。
[0030]所述主车I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I 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I 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II 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I 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I 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I 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II 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I 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 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I 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0031]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II 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III 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II 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 ;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
II24、转向驱动桥III 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I 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
II96、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 ;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II 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III 26 ;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I 26两端相应位置。
[0032]实施例3: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销2、副车3、万向节4、螺栓I 6、动力传递接口 7 ;其中主车I和副车3通过连接销2连接在一起,主车和副车的动力传递接口 7通过两端带有法兰的的万向节4、用螺栓I 6连接。
[0033]所述主车I包括:主车底盘8、车轮10、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I 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转向驱动桥I 19、安装座板20、传动万向节系21、前桥动力输出轴22、主车后车桥23、差速器外壳27、螺栓II 28、安装座板轴承座29、轴承30、法兰空心轴31、动力输入轴I 32、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主车底盘8采用全架式结构,主车发动机11、离合器I 12、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综合传动箱14分别依次连接为一“四合一”组件,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转向驱动桥I 19的差速器外壳27与一端带有法兰的法兰空心轴31用螺栓II 28固接,法兰空心轴31与安装座板20固接的安装座板轴承座29通过轴承30连接安装,安装座板20固接于主车底盘8前端下部;与传动万向节系21联轴连接安装的动力输入轴I 32同轴位于法兰空心轴31轴心;主车后车桥23与综合传动箱14 一体固接在主车底盘8上;传动万向节系21、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主车底盘8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I 19、主车后车桥23两端相应位置。
[0034]所述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包括:动力输出齿轮轴I 33、操纵杆I 34、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动结合齿套I 36、滚动轴承I 37、固定结合齿套I 38、输出齿轮39、壳体I 40、侧齿轮I 41、行星齿轮I 42、侧齿轮II 43、滚动轴承II 44、动力输入半轴45 ;其中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动力输入半轴45分别固接侧齿轮I 41、侧齿轮II 43,侧齿轮I 41、侧齿轮II 43分别与轴承安装于壳体的行星齿轮I 42垂直啮合,带动同轴于输入轴安装的壳体I 40转动;壳体I 40法兰固接输出齿轮39,输出齿轮39与动力输出齿轮轴I 33啮合安装;与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滑键同轴安装的滑动结合齿套I 36与固定安装在壳体I 40的固定结合齿套I 38通过操纵杆I 34推动滑动结合齿套I 36与固定结合齿套I 38啮合或者分离;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为双发动机动力输入模式时,滑动结合齿套I 36与固定结合齿套I 38分离,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转过不同圆弧两侧的侧齿轮
I41、侧齿轮II 43将相对转动行星齿轮I 42带动壳体I 40转动以提供所要求的的动力差速合并作用;合并后的动力经动力输出齿轮轴I 33输出;当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处于单动力输入时,滑动结合齿套I 36与固定结合齿套I 38啮合,花键动力输入半轴35和动力输入半轴45固接为一体,机构失去差速作用,仅相当于一传动机构;由输出齿轮39、壳体
I40、固定结合齿套I 38固接为一体的组件通过滚动轴承I 37、滚动轴承II 44安装于综合传动箱14内相应的轴承安装位置。
[0035]所述综合传动箱14包括:动力输出轴I 46、齿轮I 47、齿轮II 48、传动轴49、齿轮III 50、动力输出齿轮轴II 51、动力输入齿轮轴52、动力输出齿轮轴III 53、齿轮IV 54、齿轮
V55、联轴器56、差速机构I 57、动力输出轴II 58、动力输出轴III 59、动力输出轴IV 60、动力输出轴V 61、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变速机构63、动力输入轴II 64 ;经副车中间传动箱15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通过万向节4输入的副车发动机动力由动力输入齿轮轴52输入,动力输入齿轮轴52齿轮与固定连接在传动轴49上的齿轮III 50啮合安装;与传动轴49固接的另一齿轮II 48与固接在动力输出轴I 46上的齿轮I 47啮合安装;动力输出轴I 46与动力输入半轴45联轴器连接安装;动力输入轴II 64与动力输出齿轮轴I 33联轴器连接安装;差速式动力融合器13输出动力输入变速机构63,经过变速的动力再传输至与变速机构63、联轴器56连接安装的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 ;经过一分二一分四可切换差速器62的动力分为四路通过动力输出轴II 58、动力输出轴III 59、动力输出轴IV 60、动力输出轴V 61输出;其中动力输出轴IV 60输出的动力驱动差速机构I 57以驱动主车后桥车轮;动力输出轴V 61输出的动力经过相关传动机构通过前桥动力输出轴22输出传动箱并通过置于主车底盘8下部的传动万向节系21驱动转向驱动桥I 19,动力输出轴II 58、动力输出轴III 59输出的动力分别经过由齿轮IV 54、动力输出齿轮轴II 51组成的传动副和齿轮V 55、动力输出齿轮轴III53组成的传动副传递至置于传动箱尾部的动力输出轴II 51、动力输出齿轮轴III 53输出给副车3。
[0036]所述副车3包括:双联万向节5、副车底盘9、车轮10、中间传动箱15、传动万向节轴16、离合器II 17、副车发动机18、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转向驱动桥III 26、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其中副车发动机18与离合器II 17固接为一“二合一”组件,该组件通过夹装减震橡胶固接于副车底盘9 ;副车发动机组件与固接于副车架前部的中间传动箱15通过两端固接有传动万向节轴16动力连接;转向驱动桥
II24、转向驱动桥III 26安装方式与转向驱动桥I 19安装方式相同;其中传动输出空心轴
II96、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输出两路同轴的驱动力,分别通过双联万向节5的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和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将动力传递至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 ;转向驱动桥II差速器25动力输入轴为套轴式,内花键空心轴117和外花键空心轴116分别与双联万向节内叉节传动系115和双联万向节外叉节传动系114联轴安装,同轴输入两路动力,一路驱动差速机构II 119,一路通过内置传动机构传递输出驱动转向驱动桥III 26 ;制动系统、工作/转向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分别安装于副车底盘9相应的位置;车轮10安装于转向驱动桥II 24、转向驱动桥III 26两端相应位置。
[0037]所述中间传动箱15包括: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传动输出齿轮I 94、传动输出齿轮II 95、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I 99、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副车动力输入轴II 101、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 ;其中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轴102与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固接安装,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入齿轮103与固接在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轴100上的副车发动机动力输出齿轮93啮合安装,该传动链将副车发动机动力传递至主车I ;副车动力输入轴I 99、副车动力输入轴II 101上分别固接安装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 98、副车动力输入轴齿轮II 104分别与固接在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上的传动输出齿轮II 95、传动输出空心轴I 97上的传动输出齿轮I 94啮合安装;传动输出空心轴II 96、传动输出空心轴
I97同轴相套安装。
[0038]实施例4:如图1-17所示,一种组合式拖拉机,包括主车1、连接
文档序号 : 【 9363117 】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辉,邢金龙,苏微,高筱钧,周金华,李莹莹,马文鹏,胡子武
技术所有人:昆明理工大学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赖庆辉邢金龙苏微高筱钧周金华李莹莹马文鹏胡子武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双电机双模耦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 一种汽车传动轴安装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