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直流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5-07-23 10:20:04 290次浏览
位置。因此,电弧11能够很好地跳过第一灭弧板27,其中电弧11在所述跳跃之后直接在开关触点4、5和第一灭弧板27之间形成。
[0033]尤其可规定,第一灭弧板27设置得与跳线20的运动轨道邻接。尤其可规定,第一灭弧板27在灭弧装置6中、尤其在第一灭弧室7和或第二灭弧室8中设置在跳线20的运动轨道上。在跳线20开启时,跳线20的与第一开关触点4和/或第二开关触点5接触的部位沿着跳线20的运动轨道移动。在开启时,因此同样首先沿着跳线20的运动轨道拉动该电弧11。通过将第一灭弧板27设置在跳线20的运动轨道上,电弧11的端部能够轻易地从跳线20越到第一灭弧板27上。
[0034]此外尤其可规定,第一灭弧板27具有容纳部30,并且在容纳部30中设置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触点挡块部件31。该触点挡块部件31在此尤其这样设置,即形成用于跳线20的挡块,因此它在开启状态下能够设置得与第一灭弧板27直接邻接。
[0035]尤其可规定,第一灭弧板27构成为u形。通过该u形构造(如图4所示),能够尤其简单地在灭弧板9的方向上引起洛伦兹力12。此外,局部的场强能够通过呈u形弯曲的表面来提高。该第一灭弧板27在此能够通过呈u形弯曲的区域划分为第一边棱28和第二边棱29。
[0036]此外尤其还可规定,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与直流电开关I的位于一电势上的部位导电地相连。因此,电弧11的电流能够通过第一灭弧板27导出。此外,还能因此省略额外应用磁体,因为洛伦兹力12能够通过电弧11自身的电流产生。另一优点在于,电弧11的电流强度越强,因此电弧11越危险,洛伦兹力12的强度同样增大,电弧11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在灭弧板9中熄灭。
[0037]尤其可规定,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与电输出端3导电地相连。在此尤其可规定,第一边棱28的端部基本上导电地与电输出端3相连,从而电弧11的电流至少部分通过第一边棱28流动。
[0038]此外还可规定,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二边棱29设置得基本上与相邻设置的灭弧板9平行。因此,在第二边棱29和相邻设置的灭弧板9之间形成平行平面的空隙32。在此,电弧11通过洛伦兹力12拉到空隙32中,因此电弧11的能量能够有效地消散。这种平行平面的空隙32尤其能够引起电弧11的远离开关触点4、5的扩散方向25。
[0039]此外可规定,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和第二边棱29基本上相互并行地设置。如果电弧11的端部在断开过程中从跳线20越到第一灭弧板27上,则通过尤其图4所示的结构能够在灭弧板9的方向上形成尤其强的洛伦兹力12。
[0040]图1在此示出了直流电开关I的尤其优选的实施例,直流电开关I据此设置有至少一个电输入端2以及至少一个电输出端3,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4以及可活动的跳线20,其中直流电开关I还具有灭弧装置6,其中该灭弧装置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灭弧室7,它包含多个灭弧板9,其中第一灭弧板27构成为u形,该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与电输出端3导电地相连,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二边棱29设置得基本上与相邻设置的灭弧板9平行,其中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和第二边棱29基本上相互并行地设置。在这种结构中,电弧11可实现尤其有利的表现。
[0041]图4示出了在电弧11的第一状态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电弧11的端部从尤其无电势的跳线20越到第一灭弧板27上,该灭弧板与第一输出端3导电地相连。在此如同通过箭头示出的一样,电弧11的电流通过该u形区域并且还通过第一边棱28沿电输出端3的方向流出。在此通过在该u形区域和第一边棱28中的电流产生了磁场,它在灭弧板9的方向上并且尤其远离跳线20地产生洛伦兹力12。
[0042]图5基本上在电弧11的第二状态下示出了图4,该第二状态基本上直接跟在与图4的第一状态后面。通过将电弧11贯穿到第二边棱29和相邻灭弧板9之间的空隙32中,在第二边棱29中产生电流,其中第二边棱29中的电流路径随着电弧11在空隙32中的贯穿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进一步增强了洛伦兹力12,其将电弧推入灭弧板中,从而能够实现电弧11的尤其快速的消散。
[0043]优选还可规定,灭弧装置6具有第二灭弧室8,该灭弧室具有多个灭弧板9,并且在第二灭弧室8中同样设置有第一灭弧板27。第二灭弧室8的第一灭弧板27构造得与第一灭弧室7的第一灭弧板27相同。
[0044] 在此可规定,直流电开关I具有至少一个电弧行进轨道18,该电弧行进轨道18与第一开关触点4导电地相连,该电弧行进轨道18设置得与直流电开关I中的灭弧板9相对而置。根据直流电开关I的构造,在此能够规定,电弧行进轨道18是第一灭弧室7的一部分。因此,能够为电弧11提供电工学上有吸引力的路径。通过电弧行进轨道18,电弧11在方向26上从第一开关触点4拉开,其中它掠过灭弧板堆垛并且在此分别失去能量。
【主权项】
1.一种直流电开关(I),其具有至少一个电输入端⑵以及至少一个电输出端⑶,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4)以及可活动的跳线(20),其中直流电开关(I)还具有灭弧装置(6),其中该灭弧装置(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灭弧室(7),它包含多个灭弧板(9),其特征在于,这些灭弧板(9)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灭弧板(27)这样成形、尤其这样弯曲,即在通过开关过程引起的电弧(11)上在第一灭弧室(7)中洛伦兹力(12)分别沿灭弧板(9)的方向起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第一灭弧板(27)构成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与直流电开关(I)的位于一电势上的部位导电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与电输出端(3)导电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二边棱(29)设置得基本上与相邻设置的灭弧板(9)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呈u形的第一灭弧板(27)的第一边棱(28)和第二边棱(29)基本上相互并行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第一灭弧板(27)限定第一灭弧室(7)的灭弧板(9)的灭弧板堆垛的边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第一灭弧板(27)设置得与跳线(20)的运动轨道邻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第一灭弧板(27)具有容纳部(30),并且在容纳部(30)中设置由绝缘材料构成的触点挡块部件(3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它具有第二开关触点(5),并且为了建立从输入端(2)至输出端(3)的导电的电流路径,第一开关触点(4)和第二开关触点(5)借助跳线(20)导电地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开关(I),其特征在于,灭弧装置(6)具有第二灭弧室(8),该灭弧室具有多个灭弧板(9),并且在第二灭弧室(8)中同样设置有一第一灭弧板(27)。
【专利摘要】在直流电开关(1)中,其具有至少一个电输入端(2)以及至少一个电输出端(3),并且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4)以及可活动的跳线(20),其中直流电开关(1)还具有灭弧装置(6),其中该灭弧装置(6)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灭弧室(7),它包含多个灭弧板(9),建议,这些灭弧板(9)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灭弧板(27)这样成形、尤其这样弯曲,即在通过开关过程引起的电弧(11)上在第一灭弧室(7)中洛伦兹力(12)分别沿灭弧板(9)的方向起作用。
【IPC分类】H01H33-08, H01H9-36, H01H73-04, H01H9-34
【公开号】CN104813428
【申请号】CN201380057091
【发明人】H·海德
【申请人】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31日
【公告号】DE102012110411A1, EP2915174A1, WO2014068054A1
文档序号 : 【 8491833 】

技术研发人员:H·海德
技术所有人: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H·海德伊顿工业(奥地利)有限公司
基于布雷顿循环的碟式太阳能与沼气互补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直流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