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红外调频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2025-07-09 13:20:07 30次浏览
专利名称:红外调频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机,特别是一种既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又具有调频接收功能的红外调频接收机。
背景技术
红外听音系统不但很好的克服了音频系统效果差、噪音大、失真严重的缺陷,而且克服了调频系统保密性差、接收存在死角的问题,兼容了音频和调频两种模式的所有优点,是目前最理想的听力训练、考试应用模式,是该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此系统采用调制的红外光波作为信号的传输载体,因而不容易受外界信号的干扰,所以具有高保真、音质清晰、无背景噪音等优点。同时,光波不能穿过墙壁,所以保密性更好,不必担心考题外泄;因此特性,使得相邻教室的教学也不会互相干扰,单元教学从而能够得心应手。红外光波的特性有别于可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在同一教室空间,通过墙壁和天花板的反射和折射即可实现无盲区覆盖,即使接收机前方有人体或物体遮挡也绝对不会影响接收效果。学生使用接收机也非常简单,只需将开关拨到红外位置,不须做任何调整即可接收。大面积考试放音时,将各教室的红外发射机的音频信号输入端通过开关切换到放音的音频信号总线上(提前安装好的)即可实现统一听音。红外发射系统是由红外发射机和音源组成,有效的音频信号通过发射机被调制后通过红外线辐射出去。红外接收系统是指带红外接收功能的耳机或收音机,将调制的红外线接收到并从中解调出音频信号放大还原成声音。
调频听音系统具有高保真、不易受外界信号干扰、覆盖面广、多频点互不干扰等优点。但该系统存在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开放式的广播形式使得考试内容外泄,无保密性可言,可能会给作弊提供方便;钢筋混凝结构的教学楼会对调频信号造成屏蔽,在统一放音考试时出现接收死角和效果不良的区域,影响听音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再者,相邻其他学校的调频发射台或本校的教室型调频发射机的频率都比较近,可能出现外语四六级考试内容或授课内容互相听错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功能更加齐全的,既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又具有调频接收功能的红外调频接收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红外调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通过切换开关组接在一起。
所述调频收音电路通过波段开关组接有中波收音电路和/或短波收音电路。
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该红外接收器将接收来的信号经晶体管放大电路和中频信号产生电路后送入包含有混频、检波和滤波放大的IC电路,该IC电路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喇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调频接收机,将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通过切换开关组接在一起,这就使得接收机的功能更加齐全,既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又具有调频接收功能。红外接收系统将调制的红外线接收到并从中解调出音频信号放大还原成声音。作为红外系统的有益补充,将调频接收部分集成到产品上,方便学生接收校园广播和调频的外语听力练习节目,使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增强了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由于调频收音电路通过波段开关组接有中波收音电路和/或短波收音电路,使得本实用新型成为红外多波段接收机,这更是将短波的接收(可接收VOA、BBC等外文电台)集成进去,具备了全功能的外语听力训练、考试模式。红外调频接收机的合理配置,是目前最先进的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外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外语听力水平。


图1为红外多波段接收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红外多波段接收机电路原理,该电路图中包括1.AM(中波)收音电路;2.AM(短波)收音电路;3.FM(调频)收音电路;4.红外接收电路。下面分别叙述如下1.AM(中波)收音电路。
当波段开关K1(10-2)与其第3脚导通时三极管Q3的B极因得电导通,使CD1191或CXA1691的IC的第15脚为低电平。整机处于AM波段状态。从磁性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过天线输入回路(VC3组成)选出所要接收的高频信号,直接送入CD1191或CXA1691的第10脚内的AM高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后送入AM混频器。AM本振信号也是由CD1191或CXA1691内的振荡器产生。振荡线圈T3外接在CD1191或CXA1691的第5脚上。VC4是四连可变电容的AM振荡连。
在混频电路中AM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经限幅放大后,从CD1191或CXA1691的第14脚输出,由该脚外接的AM中频变压器T1选出455KHZ中频信号,再经455KHZ的中频陶瓷滤波器CF1选频,然后馈入CD1191或CXA1691的第16脚,进入集成电路的放大电路,经中频放大和AM检波电路检波。检波后得到的音频信号经开关K2转换至CD1191或CXA1691的第24脚进行放大,然后经第27脚输出送入喇叭。
2.AM(短波)收音电路。
当波段开关K1(10-2)与其第4-10脚导通时三极管Q3的B极因得电导通,使CD1191或CXA1691的IC的第15脚为低电平。整机处于AM波段状态。从拉杆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过高频放大电路(L6、C27、C26、C5、D16、Q6、L5组成)进行放大,然后经K1(10-2)送入CD1191或CXA1691的第10脚内的AM高频放大电路进行放大以后,送入AM混频器,AM本振信号也是由CD1191或CXA1691的第5脚上。VC4是四连可变电容的振荡连。
在混频电路中,AM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后的中频信号经限幅放大后,从CD1191或CXA1691的第14脚输出,由该脚外接的AM中频变压器T1选出455KHZ中频信号,再经455KHZ的中频陶瓷滤波器CF1选频,然后馈入CD1191或CXA1691的第16脚,进入集成电路的放大电路,经中频放大和AM检波电路检波。检波后得到的音频信号经开关K2转换至CD1191或CXA1691的第24脚进行放大,然后经CD1191或CXA1691的第27脚输出送入喇叭。
3.FM(调频)收音电路。
当波段开关K1(10-2)与其第2脚导通时因第2脚悬空,Q3的B极因得不到电而截止,CD1191或CXA1691的第15脚为高电平。整机工作在FM波段状态。从拉杆天线接收来的信号,经由C15、C3、、C14、L2组成的选频网络选出70-108MHZ的高频信号直接送入CD1191或CXA1691的第12脚。从CD1191或CXA1691的第12脚输入的信号,经IC内部高频放大后再由IC1第9脚外接的可变电容VC2、C19、L3等组成的高频放大调谐回路选择出欲接收的高频信号,送到FM混频电路。CD1191或CXA1691的第7脚外接的VC1、L4、C18组成了FM本机振荡电路。该电路产生的本振频率高出外来信号10.7MHZ,并送至IC内部的混频电路。在混频电路中,本振信号与高频信号进行混频,混频后产生的10.7MHZ中频信号,由IC1第14脚输出。经外接的10.7MHZ的中频陶瓷滤波器CF2进一步滤波后,又馈入IC的第17脚,经其内部的FM中频放大电路放大后,在IC内部加至FM鉴频器电路。CD1191或CXA1691的第2脚鉴频线圈T2,调节T2的磁芯,可以改变10.7MHZ频率在S曲线上的位置。鉴频器鉴频后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第23脚输出并通过K2开关转换至IC的第24脚。音频输入经IC内部功放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第27脚输出推动喇叭。
4.红外接收。
从红外接收器接收来的信号经Q3、Q1等组成的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后送入Q3的B极。经T9、L35、D4、D20所产生的中频信号送入IC的第16脚进行混频,然后由第3脚输出,送入IC的第5脚内的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送入IC内部的检波器检波。T10为FM检波回路外接的检波线圈。经检波器检波的音频信号送入IC内部的滤波放大器。然后从第9脚输出,经K2开关转换至CD1191或CXA1691的第24脚进行放大,放大后的音频信号从IC的第27脚输出,并推动喇叭。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红外调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通过切换开关组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调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收音电路通过波段开关组接有中波收音电路和/或短波收音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调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包括红外接收器,该红外接收器将接收来的信号经晶体管放大电路和中频信号产生电路后送入包含有混频、检波和滤波放大的IC电路,该IC电路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出至喇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更加齐全的,既具有红外接收功能又具有调频接收功能的红外调频接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所述红外接收电路和调频收音电路通过切换开关组接在一起。所述调频收音电路通过波段开关组接有中波收音电路和/或短波收音电路。
文档编号H04B1/16GK2730031SQ20042000934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
发明者田志江 申请人:田志江
文档序号 : 【 7601854 】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江
技术所有人:田志江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田志江田志江
电视/调频收音两用机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