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抿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面食加式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抿面机。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食种类繁多,其中抿面就是人们最喜欢吃的面食之一。常用制作抿面的方法是一手握着抿锄,另一手扶着抿床把,在布满圆孔的抿床上,用力来回推压和好的面团,使面团从抿床的圆孔中落入开水锅中。现有的利用这种制作抿面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且加工效率较低,不适宜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抿面机,大大减轻制作抿面时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拆卸方便,便于清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抿面机,包括与电机电性连接用于电机调速的调速器、与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相连的主轴、以及上端进面口比下端出面口面积大的面斗,主轴延伸至面斗中,面斗中的主轴上沿轴向开有与拨片过盈配合的凹槽,面斗底面上开设有用于使抿面向下挤出的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面斗底面上具有向下凸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套有尼龙套的所述主轴,穿过用于稳固主轴的支撑架后伸入面斗中,面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调速器、电机、支撑架置于外壳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制作抿面时不需要人为施加压力,大大减轻制作抿面时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提高了商业推广价值;并且抿面机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便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面斗底面为向下凸的弧形结构,可减少面团在面斗内的堆积,便于面团通过圆孔向面斗外挤出。
本实用新型适于家庭、餐馆等食品加工场所,用来制作抿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外壳未视出);
图中:1、调速器;2、电机;3、联轴器;4、主轴;5、面斗;6、拨片;7、圆孔;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抿面机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调速器1、电机2、主轴4及面斗5。
调速器1与电机2导线连接,通过调节调速器1上的速度档位可控制电机2的转速。电机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3与主轴4相连,套有尼龙套的主轴4穿过支撑架8后伸入到面斗5中,通过支撑架8起到稳固主轴4的作用,支撑架8焊接在面斗5一侧。
面斗5上端长方形进面口比面斗5侧壁围成的长方形出面口面积大,主轴4置于面斗5中心轴线位置,并且置于面斗5下部。面斗5中的主轴4上间隔180°沿轴向开有两个凹槽,凹槽与长方体拨片6过盈配合,拨片6沿主轴径向向外延伸,当主轴4转动时,拨片6与面团接触,向面团施加压力。面斗5底面上设有用于使抿面挤出的圆孔7,面斗5底面为向下凸的弧形结构,以减少面团在面斗5内的堆积,便于面团通过圆孔7向面斗5外挤出。
调速器1、电机2、支撑架8置于外壳(图中未视出)围城的长方体内部。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插上调速器1电源,打开调速器1开关,通过调速器1上的速度档位可控制电机2的转速,电机2带动主轴4及主轴4上的拨片6旋转,将面团由面斗5上端的进面口中进入面斗中,面团与拨片6接触,拨片6旋转并向面团施加压力,通过挤压面团使面团最终通过面斗5底面的圆孔7挤出成形为抿面。
技术研发人员:孙现锋
技术所有人:孙现锋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