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
① 春茶或秋茶,选择在晴天的上午10 点至下午4 点采摘,采摘标准驻芽小开面三、四叶,放于清洁透气的青篓中;
② 夏茶,选择在晴天的上午10 点前或下午4 点后采摘,采摘标准一芽二、三叶,放于清洁透气的青篓中;
(2)日光萎凋:
① 春茶或秋茶,下午5点-6点,将采摘后鲜叶薄摊于水筛或帆布上,置于太阳光下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30-45 min,15 min翻拌一次,至叶色转暗、第二叶片萎软下垂即可;
② 夏茶,下午6点-7点,将采摘后鲜叶薄摊于水筛或帆布上,置于太阳光下进行晒青,晒青时间为15-30 min,8-10 min翻拌一次,至叶色转暗、第二叶片萎软下垂即可;
(3)室内萎凋:将日光萎凋叶移入室内,薄摊于竹筛上进行室内萎凋,室内萎凋的时间为12-16 h,温度控制在23-28 ℃,至青叶梗折不断,叶片萎软适宜揉捻为止;
(4)摇青、凉青:将室内萎凋叶进行两次摇青,第一次摇青转速为5-7 r/min,摇青时间8-12 min,摇至青气稍显;第二次摇青转速为5-7 r/min,摇青时间18-22 min,摇至青气显露,叶色转暗,两次摇青的时间间隔为2-3 h,每次摇青结束后将摇青叶薄摊于竹筛上进行凉青;
(5)揉捻:将经过摇青、凉青后的室内萎凋叶进行揉捻,揉捻前加入蜂蜜,其中萎凋叶与蜂蜜的质量比为100 : 4,翻拌均匀,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50 min,揉捻至条索紧卷,茶汁充分外溢、黏附于叶表面,用手紧握,茶汁溢而不成滴流;
(6)发酵:将揉捻形成的茶叶团粒解块后放在湿润的竹篓中盖上湿润的龙头布,转到室温26-30 ℃的发酵间,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5-5 h,至发酵叶由青草气转为花果香为止;
(7)过红锅: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龙井锅中翻炒,锅温200-210 ℃,翻炒时间为2~3 min,叶子受热变软即可出锅;
(8)烘干:将过红锅后的茶叶薄摊在烘干机上进行烘干,先进行毛火烘干,毛火温度为115 -125 ℃,烘至茶叶含水率为25-30 %,手握有刺手感即可下机摊凉,摊凉时间为20-40 min,再薄摊在烘干机上足火烘干,足火温度为80-90 ℃,烘至茶叶含水率为4-6 %;
(9)精制:将烘干后的茶叶摊凉至室温进行筛末,剔杂后装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揉捻的过程为先轻压5-10 min,再重压20-30 min,最后轻压5-10 min。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过红锅时,将发酵后的茶叶按投料量为1-1.5 Kg/锅投入到龙井锅内,龙井锅倾斜30° 安装,锅温200-210 ℃,翻炒时间为2-3 min,叶子受热变软即可出锅。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冰,李少华,王飞权,冯花,魏水英
技术所有人:武夷学院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