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供料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给压球机供料的自动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蜂窝煤的生产多采用单机作业,搅拌好的煤粉送入压球机的料斗,由压球机生产出型煤。目前煤粉的混合成份多为煤(80%)、黄泥(20%)和水,其中,黄泥为粘结成型剂,可以使煤的保温时间更长,便于持续放热;而水的添加则使成形煤具有耐水性,贮运方便。目前,人们所采用的压球机煤粉输送大多是依靠人工方法直接将已经制备好的混合煤粉倒入料斗内供料,存在如下不足①混合煤粉搅拌效果不好,煤泥成份分布不均勻; ②人工供料费时费力,人力成本高;③人工供料标准不一,整齐度差,型煤重量不一致;④ 由于混合煤粉含泥、含水的特性而具有一定的粘度,供料过快、不均勻,均易造成料斗结拱现象,产生出料口堵塞。部分厂家使用绞龙输送原料,但是由于煤粉的粘性,易产生混合煤粉粘着于绞龙上形成结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能够储存、搅拌和连续定量地输出具有一定粘度的混合煤粉,既能方便地防止煤粉阻塞,又能进行适当的流量控制,维持排料量的稳定。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输送机和上料总成;
所述的料仓底部开有下料口 ;所述的料仓有固定在料仓上的料仓中轴,料仓中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转盘、棘轮、弹簧固定卡、行程开关;所述的搅拌电机联动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轮齿啮合转盘轮齿,二者反向联动;所述的转盘为齿轮,转盘上表面安装有一与棘轮边缘相对应棘爪;转盘底面固定有绞龙电机和绞龙支架,绞龙电机驱动绞龙轴向旋转;绞龙与绞龙支架连接,绞龙近料仓中轴端下方为下料口 ;有一挡料板与绞龙支架和转盘底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于绞龙后方;所述的棘轮边缘与转盘上棘爪相对应;棘轮上表面固定有一触头;正常工作状态下触头与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的弹簧固定卡与棘轮上表面固定的触头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有一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路连接;
所述的输送机由传送电机驱动,输送带一端位于料仓下料口下方,输送带另一端位于上料总成处;
所述的上料总成包括上料架、电机架、上料电机、主动轴、被动轴,链轮,铰链、铲斗、料斗、传感器、电源行程开关;上料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和被动轴均安装在上料架上, 被动轴上有链轮,主动轴上也有相应的链轮,铰链连接同侧的主动轴链轮和被动轴链轮,铲斗与铰链连接;铲斗倾倒方向下方为料斗上口,料斗底部有出料口 ;料斗侧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料斗内混合煤粉高度的传感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械触头与电源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电源行程开关与总电源电路相连,总电源负责搅拌电机、绞龙电机、传送电机、上料电机的供电。上述的挡料板为弧形,凹面面向绞龙,长度与绞龙长度相等。上述的被动轴多个。上述的上料总成还包括料槽,料槽位于铲斗下方,输送机一端。上述的料斗上方还有一上料斗,铲斗运行最高点下方即为上料斗上口,上料斗上口径大于小口径;上料斗下口正对料斗上口。上述的传感器为一浮球,浮球位于料斗内,浮球连接杠杆,杠杆固定在料斗侧面, 杠杆另一端即为机械触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料仓内搅拌和供料输送同步进行,保证了煤粉和黄泥的混合均勻,防止结块;
2、自动化供料,节省人力和成本;
3、增强了料流的稳定性,料流更加均勻,成品便于质量控制;
4、采用触头和行程开关作为感应元件,有效地预防了物料冲顶、料斗结拱、绞龙或出料口堵塞等,极大缩短了故障停机时间,从而提高了作业效率。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料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料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绞龙和挡料板剖视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上料总成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料仓1、输送机和上料总成。图1、2料仓1内结构因为图纸比例问题,并未详细表达,料仓1内具体结构见图3、4。如图3、4所示,所述的料仓1为上开口圆柱形,料仓1底部正中开有下料口 3。所述的料仓1正中有固定在料仓1上的料仓中轴4,料仓中轴4上安装有搅拌电机 5、转盘6、棘轮7、弹簧固定卡8、行程开关9。所述的搅拌电机5通过电机架与料仓中轴4连接,搅拌电机5联动一主动齿轮10, 主动齿轮10轮齿啮合转盘6轮齿,二者反向联动。所述的转盘6为齿轮,通过轴承与料仓中轴4连接,转盘6上表面安装有一与棘轮 7边缘相对应棘爪11。转盘6底面固定有绞龙电机12和绞龙支架13,绞龙电机12驱动绞龙14轴向旋转。绞龙14通过轴承与绞龙支架13连接,绞龙14近料仓中轴4端下方为下料口 3。有一挡料板15与绞龙支架13和转盘6底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于绞龙14行进方的后面,如图5所示,挡料板15为弧形,凹面面向绞龙14,长度与绞龙14长度相等,其目的在于增大绞龙14前进的阻力,且有助于绞龙14将混合煤粉送入下料口 3。所述的棘轮7通过轴承与料仓中轴4连接,棘轮7边缘与转盘6上棘爪11相对应。 棘轮7上表面固定有一触头16。正常工作状态下触头16与行程开关9触点不接触。所述的料仓中轴4上固定安装的弹簧固定卡8与棘轮7上表面固定的触头16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7。所述的料仓中轴4上固定安装有一行程开关9,该行程开关9与搅拌电机5电路连接。所述的棘轮7上表面固定的触头16与行程开关9触点接触时,搅拌电机5电路断开, 搅拌工作暂停;触头16与触点离开时,搅拌电机5电路连接,搅拌工作开始。料仓1搅拌送料工作行程为混合煤粉加入到料仓1中,打开电源,搅拌电机5驱动主动齿轮10逆时针旋转,所述的视角为俯视角度。主动齿轮10带动转盘6以料仓中轴4 为轴心顺时针旋转,绞龙14随之在料仓1底部顺时针前行,其目的在于将混合煤粉进行搅拌,混合煤粉因此不会产生粘连粘附。此时,转盘6顺时针旋转,棘轮7与料仓中轴4不产生位移,棘轮7上触头16与行程开关9触点不接触。同时,绞龙电机12驱动绞龙14轴向旋转,将混合煤粉沿着绞龙14物料槽向料仓中轴4方向螺旋输送。绞龙14近料仓中轴4 端下方为下料口 3,混合煤粉进入下料口 3。当混合煤粉在绞龙14水平前进方向上堆积越来越多,成为拱坡的混合煤粉势能逐渐加强,堆积的混合煤粉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对绞龙14 及其挡料板15产生逆向推力,当该逆向推力大于搅拌电机5对转盘6及绞龙14的顺时针驱动力时,转盘6产生逆时针旋转,转盘6上的棘爪11卡住棘轮7,使棘轮7产生逆时针转动,棘轮7上的触头16接触到行程开关9触点,搅拌电机5电路断开,搅拌工作暂停。绞龙 14依旧螺旋输送混合煤粉至下料口 3,导致绞龙14行进前方的煤粉拱坡随绞龙14螺旋输送而下滑塌陷,煤粉进入绞龙14物料槽,煤粉拱坡势能下降,对绞龙14及其挡料板15产生的逆向推力变小。料仓中轴4上固定安装的弹簧固定卡8与棘轮7上表面固定的触头16 底部之间的弹簧17弹力回缩,触头16与行程开关9触点脱离,搅拌电机5电路恢复连接, 搅拌工作开始,转盘6以及绞龙14水平顺时针旋转,螺旋输出混合煤粉。如图1、2所示,所述的输送机由传送电机18驱动,输送带2 —端位于料仓下料口 3下方,输送带2另一端位于上料总成的料槽19上方。如图1、2、6所示,所述的上料总成包括上料架20、电机架21、上料电机22、主动轴 23、被动轴24,主动轴链轮25,被动轴链轮33,铰链沈、料槽19、铲斗27、铲斗杆观、上料斗四、料斗30、浮球31、电源行程开关32。上料架20可以与电机架21为一体,上料电机22驱动链轮轮带动主动轴23转动, 链轮驱动也可以替换为齿轮驱动或者皮带轮驱动任意一种能够使上料电机22驱动主动轴 23旋转的方式即可。主动轴23和被动轴M均安装在上料架20上,本实施例中,被动轴M 两端均为被动轴链轮33,主动轴23上也有两个相应的主动轴链轮25,各有一条铰链沈连接同侧的主动轴链轮25和被动轴链轮33,被动轴M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被动轴M为4 个。铲斗27为多个,外观上端宽开口下端封闭的容器,本实施例铲斗27通过铲斗杆28与铰链26固定连接。料槽19位于铲斗27下方。铲斗27随铰链沈行进至上料架20顶端时, 铲斗27开口向下,下方即为上料斗四上口,上料斗四上口径大于小口径。上料斗四下口正对料斗30,料斗30底部有出料口 34连接压球机的入料口,图1、2中未显示压球机结构。 料斗30侧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料斗30内混合煤粉高度的传感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一浮球31,浮球31位于料斗30内,浮球31连接杠杆,杠杆固定在料斗30侧面,杠杆另一端为机械触头35,机械触头35正下方为电源行程开关32触点。该电源行程开关32与总电源电路连接,总电源负责搅拌电机5、绞龙电机12、传送电机18、上料电机22的供电。所述的机械触头35与电源行程开关32触点接触时,总电源电路断开,全部电机(搅拌电机5、绞龙电机12、传送电机18、上料电机22)工作暂停(压球机使用另一套电源);机械触头35与触点离开时,全部电机电路连接,工作重新开始。供料工作行程为混合煤粉通过料仓下料口 3落到输送带2上,传送电机18驱动输送带2向上料总成方向移动,混合煤粉最后倾倒在上料总成的料槽19内。上料总成的上料电机22驱动主动轴23转动,主动轴23通过链轮25联动铰链沈驱动被动轴M转动,固定连接到铰链沈上的铲斗杆观带动铲斗27产生位移,铲斗27在最下位时,从料槽19内铲挖出混合煤粉,向上运转到最上位时,此时铲斗27开口向下,铲斗27内混合煤粉倾倒到上料斗四中,混合煤粉随之向下滑落到料斗30中,并通过料斗30底部的出料口 34进入压球机的入料口,供料完成。此时,料斗30浮球31位置未超过设定水平,杠杆另一端为机械触头35与电源行程开关32触点离开,电源电路连接。当料斗30中的混合煤粉过多时,浮球31上浮,超过设定水平,杠杆另一端机械触头35下压,与电源行程开关32触点接触,全部电机(搅拌电机5、绞龙电机12、传送电机18、上料电机22)工作暂停,供料中止。随着混合煤粉通过料斗30底部的出料口 34卸出,浮球31水平下降,机械触头35与触点离开,电源电路连接,工作恢复。所述的传感器也可以替换为浮板;传感器与电源行程开关的位置关系也可以为浮板或者浮球上直接固定有机械触点,而电源行程开关位于传感器上方,浮板或者浮球随着煤粉高度的上涨而接触到电源行程开关触点,电源电路断开。本发明除了可以供煤粉给压球机外,原材料还可以为铁粉、焦煤、铝粉、铁屑、氧化铁皮、碳粉、炭粉、矿渣、石膏、尾矿、污泥、高岭土、活性炭、焦末等各种粉末、粉料、废料、废渣,供料给压球机制作成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输送机和上料总成; 所述的料仓底部开有下料口 ;所述的料仓有固定在料仓上的料仓中轴,料仓中轴上安装有搅拌电机、转盘、棘轮、弹簧固定卡、行程开关;所述的搅拌电机联动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轮齿啮合转盘轮齿,二者反向联动;所述的转盘为齿轮,转盘上表面安装有一与棘轮边缘相对应棘爪;转盘底面固定有绞龙电机和绞龙支架,绞龙电机驱动绞龙轴向旋转;绞龙与绞龙支架连接,绞龙近料仓中轴端下方为下料口 ;有一挡料板与绞龙支架和转盘底面固定连接,其位置在于绞龙后方;所述的棘轮边缘与转盘上棘爪相对应;棘轮上表面固定有一触头;正常工作状态下触头与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的弹簧固定卡与棘轮上表面固定的触头底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的料仓中轴上固定安装有一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路连接;所述的输送机由传送电机驱动,输送带一端位于料仓下料口下方,输送带另一端位于上料总成处;所述的上料总成包括上料架、电机架、上料电机、主动轴、被动轴,链轮,铰链、铲斗、料斗、传感器、电源行程开关;上料电机驱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和被动轴均安装在上料架上, 被动轴上有链轮,主动轴上也有相应的链轮,铰链连接同侧的主动轴链轮和被动轴链轮,铲斗与铰链连接;铲斗倾倒方向下方为料斗上口,料斗底部有出料口 ;料斗侧面安装有用于检测料斗内混合煤粉高度的传感器;正常工作状态下机械触头与电源行程开关触点不接触,电源行程开关与总电源电路相连,总电源负责搅拌电机、绞龙电机、传送电机、上料电机的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料板为弧形,凹面面向绞龙,长度与绞龙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轴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总成还包括料槽,料槽位于铲斗下方,输送机一端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上方还有一上料斗,铲斗运行最高点下方即为上料斗上口,上料斗上口径大于小口径;上料斗下口正对料斗上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为一浮球,浮球位于料斗内,浮球连接杠杆,杠杆固定在料斗侧面,杠杆另一端即为机械触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球机用自动搅拌供料装置,属于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输送机和上料总成;所述的料仓包括下料口、料仓中轴、搅拌电机、转盘、棘轮、弹簧固定卡、行程开关、主动齿轮、棘爪、绞龙电机、绞龙支架、绞龙、挡料板、弹簧;行程开关与搅拌电机电路连接;所述的输送机由传送电机驱动;所述的上料总成包括上料架、电机架、上料电机、主动轴、被动轴,链轮,铰链、铲斗、料斗、传感器、电源行程开关;电源行程开关与总电源电路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料仓内搅拌和供料输送同步进行,保证了煤粉和黄泥的混合均匀,防止结块;节省人力和成本;料流的稳定性好,料流更加均匀。
文档编号B30B15/30GK102358064SQ20111014033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滕怀国 申请人:滕怀国
文档序号 :
【 8046558 】
技术研发人员:滕怀国
技术所有人:滕怀国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滕怀国
技术所有人:滕怀国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