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压力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5-05-18 17:20:07 442次浏览
专利名称:压力机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地涉及具有沿着直绕排列的多个工作台的压机,特别是与为连续不断并按顺序输送工件到压机的工作台的输送装置有关。
所描述的这种现有的输送装置有一对在压机一端安装的由一驱动装置带动的进料棒以便按次序完成一系列运动包括前进/退回,夹住/松开,和上升/向下运动。其结果是每一个连续进给的工件被夹住,前进和松开,由一个工作台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这样操作依靠简单的夹住和松开动作以保持和释放工件,实现了高的生产效率。然而这种类型的输送装置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它妨碍了操作者的视线以致在工件的压制作过程中削弱了工件和模具的可视性。另外,这种类型的输送装置还妨碍了模具交换工作效率的提高。
别的已知的输送装置使用一个单个的设有一个工件夹住/松开装置并适应由安装在压机一端的驱动装置所带动的输送棒以便完成前进/退回和上升/向下运动,因此能按次序输送连续工件。这种类型的输送装置虽然提供了经改善的模具可视性和模具交换工作的高效率。但它也提出了另外的问题即生产能力降低。因为输送棒不进行朝向和离开工件的移动,压力操作必须暂停直到输送棒上的工件固定装置移动到邻近模具之间的位置以避免工作固定装置和模具之间的干扰。
人们建议在输送系统中,工件由一个位于压机前面的工业机器人连续不断的输送。然而被这种工业机器人同时输送大多数工件需要机器人完成复杂的运动而且周期时间延长和提高安装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压机的输送装置。它可以改善生产效率以及在压机操作过程中的模具可视性和模具交换工作的效率,以克服上述提供的现有输送装置的难题。
根据本发明,输送装置有一单个的携带多个工件固定装置的输送棒。每个固定装置可对由压机压制的工件进行夹住和松开动作。单个的输送棒被一个驱动装置所带动以便完成前进/退回,上升/向下和接近/缩回运动。为带动单个输送棒的驱动装置安装在压机的后面。单个的输送棒将每个工件从一个工作台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输送棒前进/退回运动的行程被确定为与设置的多个工作台的模具的间距相等。即邻近模具之间的距离,以便工件从一个工作台的模具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的模具。此外,前进/退回运动的行程被确定为模具间距的一半。在每两个邻近模具之间设定一个中间工作台。其结果是每一个工件从一个模具输送到邻近的中间工作台,当上一工件从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的模具时,从而连续的工件通过一系列工作台进行输送以便形成产品部件。
根据这种设置,在压制工作过程中模具的可见性以及模具交换工作的效率由于驱动装置和输送棒被设置在压机的后面。另外,因为输送棒前进而/退回运动的行程可以为模具排列的间距的一半,这样工件的输送就能稳定以保证很高的生产效率。
参照下述的附图,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从如下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很清楚。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压机主要部分俯视图。
图2是压机部分截面右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输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输送装置工作原理的说明图。
图5是有关压机工作输送装置相对压机工作过程的时序图。
本发明的具体装置将通过图1-图5来说明。
正如从图1和图2所示,驱动装置安排在压机的后面,一般由1表示。压机1有中间工作台N1,N3,N5和N7和工作台N2,N4和N6。
工件W由工件进料器(未图示)通过由输送棒6支撑的多工件固定装置7一个一个地进到中间工作台N1然后到工作台N2进而到N2,N3往前到最后台N7。
输送棒6安装成沿工件W的前进方向延伸,并可滑动地由一对导轨9A、9B支承、导向,以便被驱动装置5在前进/退回方向上所带动。驱动装置之细节由图3所示。
多个指状板8连接于输送棒的顶端,上述多个指状板8的每一个指状板在其一端部具有工件固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带爪的气动夹盘作为工件固定装置7。该夹盘以预先确定的时序使爪彼此之间作相互接近和离开运动以便夹住和松开工件W。虽然该实施例说明的固定装置使用带有爪的气动夹盘作为工件固定装置7,但其他适合的工具如真空吸盘,电磁铁或类似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工件固定装置7来使用。齿条10A、10B被固定在支座9A的较低的部位,并可滑动地固定于小车11A、11B以便在这些小车上作向上/向下方向的滑动。小车11A和11b被滑动地固定在导向杆12A和12B上,后者又固定在驱动装置5的驱动装置箱体5A上,以便在接近/缩回方向上滑动。
输送棒的动作如下。
安装在小车11A,11b上的齿条13A,13B推/位动作引起输送棒接近/缩回运动。
该装置还具有一对平衡器轴14A,14B。平衡器轴14A有彼此共轴的第一小齿轮15A和第二小齿轮16A。同样地,平衡器轴14B有共轴的第一小齿轮15B和第二小齿轮16B。齿条13A,13B分别同第一小齿轮15A、15B啮合。而第二小齿轮16A,16B同安装在平衡器杆48两端的齿条啮合。同在平衡器轴14B上的驱动齿轮49啮合的驱动小齿轮17有一个共轴的皮带轮18。驱动小齿轮通过皮带21被连接安装在伺服电动机20输出轴上的皮带轮19所驱动,因此驱动小齿轮17被伺服电动机20所带动。
上述结构使得由伺服电动机20所带动的驱动轴16的向前和向后旋转引起输送棒6的接近和缩回运动。
输送棒6的向上/向下运动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可旋转地安装在小车11A、11B的小齿轮26A,26B被驱动,这样,同小齿轮26A,26B相啮合的的齿条10A,10B作上下运动,从而引起导轨9A,9B的向上/向下运动,再引起输送棒6的向上/向下运动。
可旋转地安装在驱动装置箱体5A的花键轴27A,28B同小齿轮26A,26B啮合的方式是这样的允许这些花键轴27A,27B与小齿轮26A,26B在接近/缩回运动的方向上相对运动。固定在这些花键轴27A,27B的驱动小齿轮28A,28B同安在平衡器杆29两端的齿条相啮合,同安装在花键轴27A一端扇形齿轮30啮合的驱动小齿轮31有一个皮带轮与其共轴,该皮带轮被一个伺服电动机35通过一皮带33所带动。皮带33张紧于皮带轮32和安装在伺服电动机35输出轴上的皮带轮34之间。
更准确地说,由伺服电动机35所带动的驱动小齿轮32前后旋转运动,通过花键轴27A,27B小齿轮26A,26B和齿条10A,10B动作而引起输送棒6的向上或向下运动。
输送棒6的前进/退回运动是由在前进和退回方向上往复滑动运动一个滑动销39所引起的,滑动销被安装在被导向杆导向的小车上部。导向杆37又固定在驱动装置的箱体5A上。滑板销39又被固定在输送棒7上并在一双推板之间被夹住。
同小齿轮40啮合的齿条41是安装在小车36的较低部分以便在前进/退回运动方向延伸,驱动齿轮42被固定在与其共轴的小齿轮40上并和带有与之共轴的皮带轮44的驱动小齿轮43相啮合。皮带轮44通过皮带45由一伺服电机驱动,该伺服电机在其输出轴上具有一带轮46。
因此,当驱动齿轮42被伺服电动机驱动向前和向后运动时输送棒6完成前进和退回运动。
在上述结构的压机中滑块运动的顺序可以参考图4。
输送棒6已经完全退回完全缩回和完全移动到下面,以便设在最初的准备位置(A点)。然后输送棒6运动到接近行程未端(B点)以使工件固定装置7握住在工作工作台N2,N4,N6或中间工作台N1,N3,N5的工件,在工件被固定装置7握住以后,输送棒6移到上升行程的末端(C点)。输送棒6然后前进到前进行程末端(D点)再向下移到向下行程末端(E点)因此每一个工件被运送到下工作台。然后工件固定装置松开工件把它放置于相应的工作台。输送棒6完全缩回到缩回行程末端(F点)。然后压机1开始工作以便工件进行压制过程的各个步骤。同时输送棒6退回到最初的准备的位置(A点)。
输送棒6按照图5定时曲线图所示的时序重复所描述的运动。因此连续工件W从一个工作台输送到下一工作台N1,N2,N3,N4,N5,N6最后到N7。
在实施例中,工件W以相等于间距一半的距离从左向右移动,所述间距是连续工作台的模具间的距离。所以,工件W能按次序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安在模具板2上较低的模具4A,4B和4C上。因此工件W可进行连续冲压工作的步骤。很明显,前进/退回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距离可以对准到与模具排列的间距相等。完成最后冲压工作步骤的工件W通过产品拾取装置(未显示)从压机1工作输出工作台N7取出。
在每个周期的运转中,压机的滑板运动的次序能按要求通过对控制伺服电动机20,37和47的控制器中的值设定来设定和改变和/或者改变为操作工作固定装置7信号的设置而加以调整和变更。也可以改变每个运动的行程以及在每次运动中输送棒的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压机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一个工作台按顺序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所述的各工作台排列成一条直线,该输送装置包括,一个有多个工件固定装置的输送棒,所述固定装置可握住和释放所述工件;和一个安装在压机的后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前进/退回装置,该装置有第一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以在前进和退回方向上配合驱动所述的输送棒;向上/向下装置,具有第二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在向上/向下方向上配合驱动输送棒;和接近/缩回装置,具有第三个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在接近和缩回方向上配合驱动输送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所说的压机在两个邻近的模具中间位置上有一个中间工作台,而所述驱动装置设置输送棒前进运动的行程为模具间间距的一半,这样,每一个工件被依次地输送到中间工作台,而后再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
全文摘要
一种压机的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一个工作台按顺序输送到下一个工作台,所述的各工作台排列成一条直线,该输送装置包括,一个有多个工件固定装置的输送棒所述固定装置可握住和释放所述工件;和一个安装在压机的后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前进/退回装置,该装置有第一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以在前进和退回方向上配合驱动所述的输送棒;向上/向下装置具有第二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在向上/向下方向上配合驱动输送棒;和接近/缩回装置具有第三个伺服电动机和齿条-齿轮机构,在接近和缩回方向上配合驱动输送棒。
文档编号B30B13/00GK1157193SQ9612260
公开日1997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6日
发明者远藤研一, 板仓英夫 申请人:Aida(会田)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文档序号 : 【 8016420 】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研一,板仓英夫
技术所有人:AIDA(会田)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远藤研一板仓英夫AIDA(会田)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光源点亮装置的制作方法 返回列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