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其他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2025-04-05 14:20:02 457次浏览
进回火炉进行针对9Ni钢基层的回火处理,使之成为调质态复合钢板。回火时,回火温度设定为580°C,其在炉时间设定为乳态复合钢板板厚5倍(分钟/mm),即25分钟;其保温时间设定为乳态复合钢板板厚3.5倍(分钟/mm),8卩17.5分钟。
[0150]除“回火温度”、“在炉时间”、“保温时间”这三项工艺参数外,其他回火工艺参数与5mm的纯9Ni钢板相同。
[0151](6)性能检测
[0152]经过淬火和回火热处理的5mm调质态复合钢板应逐张进行下列特性的检测和试验,并保证其合格:
[0153]剪切强度试验:剪切强度大于等于210MPa;
[0154]弯曲试验:弯曲半径为3a时的外弯试验、侧弯试验合格;
[0155]9Ni基层_196°C低温夏比冲击试验:_196°(:低温夏比横向冲击试验冲击功(转换成1X 1mm冲击试样)平均2 10J,单个冲击试样最小冲击功2 80J;
[0156]常规拉伸试验:全板厚拉伸试验所得抗拉强度2 680MPa、且不大于820MPa、屈服强度2 585MPa、断后延伸率应2 18%;
[0157]钢板剩磁强度检测,且其剩磁强度<30高斯。
[0158](8)成品钢板
[0159]前述调质态复合钢板通过前述相关特性的检测和试验后,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用户的要求进行钢板表面质量的检查。在各项检查均合格之后,最终将前述调质态复合钢板切割成所需宽度和长度的、厚度为5mm的成品9Ni钢/不锈钢2层复合钢板。其中,基层9Ni钢X8Ni9的厚度为4.5臟,复层不锈钢330408的厚度为0.5臟。
【主权项】
1.一种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该复合钢板包括基层和覆盖在基层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复层,所述基层为9Ni钢,所述复层为奥氏体不锈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以9Ni钢为基层、在基层的一个表面上覆盖一奥氏体不锈钢复层,形成9Ni钢/不锈钢2层复合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以9Ni钢为基层、在基层的上下表面上各覆盖一奥氏体不锈钢复层,形成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复合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层的厚度2 0.3mm,优选厚度2 0.5_。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与所述复层的厚度之比2 3。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厚度< 50mm,优选< 40mm。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复合界面剪切强度2 210MPa,-196°C低温夏比冲击功2 100J,抗拉强度为680?820MPa,屈服强度2 50MPa,延伸率2 18%,剩磁强度< 30高斯。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表面处理 将9Ni钢坯料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进行扒皮、平整,并沿四周进行坡口加工; 将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的任一表面进行清理、平整和/或酸洗处理,并沿四周进行坡口加工; 2)焊合 将两块奥氏体不锈钢坯料各自以表面处理过的一表面与9Ni钢坯料表面处理过的上、下表面以面接触方式叠放在一起,使坡口对齐、焊合,形成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复合坯料;其中9Ni钢坯料与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结合面的间缝内保持真空状态;或, 将一块奥氏体不锈钢坯料以表面处理过的一表面与9Ni钢坯表面处理过的一表面以面接触方式叠放在一起,再将坡口对齐、焊合,形成9M钢/不锈钢2层复合中间坯;将两块所述9Ni钢/不锈钢2层复合中间坯的9Ni钢坯的表面以面接触方式叠放在一起,并使坡口对齐、焊合,形成不锈钢/9Ni钢/9Ni钢/不锈钢4层复合坯料;其中,所述2层复合中间坯中9Ni钢坯料与奥氏体不锈钢坯料结合面的间缝内保持真空状态,所述4层复合坯料中两块9M钢坯料结合面的间缝填充分离剂; 3)复合坯料加热 将步骤2)得到的复合坯料进行加热,出炉温度为1050?1200°C ; 4)乳制 终乳温度2 990°C,乳制后得到毛边乳态复合钢板; 5)冷却 开冷温度? 980 0C,冷却速度? 2 °C/秒,终冷温度< 500 0C ; 6)切割+分离 将冷却后的3层毛边乳态复合钢板进行双边切割和头尾切割,得到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乳态复合钢板;或, 将冷却后的4层毛边乳态复合钢板进行双边切割和头尾切割,在分离剂的作用下两基层分开,得到两张9Ni钢/不锈钢2层乳态复合钢板; 7)热处理 对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乳态复合钢板进行热处理后得到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复合钢板;或, 对9M钢/不锈钢2层乳态复合钢板进行热处理后得到9Ni钢/不锈钢2层复合钢板;具体热处理条件如下: 淬火处理:淬火温度为770?920°C,在炉时间为(1.5?4.0) XT分钟,T为乳态复合钢板的板厚,单位为mm;保温时间为(1.0?3.0) X T分钟,T为乳态复合钢板的板厚,单位为mm; 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540?635°C;在炉时间为(1.5?5.0) X T分钟,T为乳态复合钢板的板厚,单位为mm;保温时间为(1.2?4.0) X T分钟,T为乳态复合钢板的板厚,单位为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出炉温度为1100?1150 °C。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终乳温度为1050?1100°C。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开冷温度2 1040 °C。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冷却速度2 5°C/秒。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终冷温度< 400 0C。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淬火温度为800?830 °C。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回火温度为565?600 °C。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复合坯料的厚度与不锈钢/9Ni钢/不锈钢3层复合钢板厚度之比2 3,优选2 5。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Ni钢/不锈钢2层复合中间坯的厚度与9M钢/不锈钢2层复合钢板厚度之比2 3,优选2 5。18.根据权利要求8-17任一项所述的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9M钢/不锈钢复合钢板的复合界面剪切强度2 210MPa,-196°C低温夏比冲击功2 100J,全板厚拉伸试验抗拉强度为680?820MPa,屈服强度2 50MPa,延伸率2 18%,剩磁强度< 30高斯。
【专利摘要】一种LNG储罐和移动容器用9Ni钢/不锈钢复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复合钢板包括基层和覆盖在基层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复层,所述基层为9Ni钢,所述复层为奥氏体不锈钢。本发明经过坯料表面处理、焊合、加热、冷却、轧制、热处理工艺得到所述复合钢板,其复合界面剪切强度≥210MPa,-196℃低温夏比冲击功≥100J,抗拉强度为680~820MPa,屈服强度≥50MPa,延伸率≥18%,剩磁强度≤30高斯。
【IPC分类】B23P15/00, B32B15/01, B32B15/18
【公开号】CN105690910
【申请号】CN201610025378
【发明人】陈超, 李占杰, 张汉谦, 闵秉栋, 沈剑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文档序号 : 【 9918443 】

技术研发人员:陈超,李占杰,张汉谦,闵秉栋,沈剑
技术所有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陈超李占杰张汉谦闵秉栋沈剑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Lng储罐的制作方法 一种储罐防晃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