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重要害虫,属同翅目,飞虱科。在稻区主要有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三种,主要为害水稻,同时也为害小麦、玉米、甘蔗、高粱、黍和茭白等,在全国主要稻区都有发生。稻飞虱传播水稻褐条矮缩病和条纹叶枯病,还是传播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的媒介昆虫。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的汁液,消耗稻株养分,使谷粒不饱满,千粒重减轻,瘪谷增多;刺吸取食时分泌的凝固性唾液形成“口针鞘”,阻碍稻株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输导。虫量多、受害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腐烂发臭,倒伏,导致严重的减产和失收。更严重的导致全株枯死,成团瘫痪倒伏,形成黄塘,甚至成片枯死倒伏。
吡虫啉(英文通用名称imidacloprid,化学分子式C9H10ClN5O2,其它名称Admire,Confidor,Gaucho,大功臣,高巧,康福多,咪蚜胺,灭虫精,扑虱蚜,蚜虱净,一遍净,益达胺)是由日本特殊农药有限公司和德国拜耳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硝基亚甲基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内吸性广谱的特点,对刺吸式、刮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以及其它抗性品系都有特效;此外,对鳞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也有一定的防效。同时,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是选择性地抑制昆虫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而死亡。噻嗪酮(英文通用名称buprofezin,化学分子式C16H23N30S,其它名称优乐得、扑虱灵、稻虱灵、稻虱净)属于一种抑制昆虫生长发育的新型选择性杀虫剂,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作用机制为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致使若虫蜕皮畸形或翅畸形而缓慢死亡。同时,可以使成虫缩短寿命,减少产卵量,并且产出的多是不育卵,幼虫即使孵化也很快死亡。对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粉虱及介壳虫类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药持效期长为35~40天,且对害虫天敌及访花昆虫安全。
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吡虫啉和噻嗪酮组合物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吡虫啉和噻嗪酮复配农药,扩大防治谱,提高其药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组合物,主要含有吡虫啉和噻嗪酮。
上述杀虫剂组合物,主要含有吡虫啉1~20%(重量百分比,下同)和噻嗪酮5~40%。
上述杀虫剂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和微乳剂及其它剂型,上述杀虫剂组合物可以由吡虫啉1~20%、噻嗪酮5~40%、分散剂0.1-30%、填料10~90%组成可湿性粉剂。
上述本发明可湿性粉剂中所述助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磷酸钙、滑石粉、12-烷基硫酸钠、12-烷基苯磺酸钠、12-烷基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拉开粉、NNO、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羧甲基淀粉等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所述的填料可以是硅藻土、白炭黑、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高岭土、陶土等中的任意一种。该剂型加工工艺同本技术领域人员所公知的可湿性粉剂加工方法。
上述杀虫剂组合物,可以由吡虫啉1~20%(重量百分比,下同)、噻嗪酮5~40%、助溶剂5~30%、乳化剂5~30%和水20~80%组成微乳剂。
上述本发明微乳剂中所用的助溶剂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助溶剂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上述本发明微乳剂中所述的乳化剂可以是农乳500#、1601#、、2201、700#、吐温-80、Tx-10、0201、AEO-9等其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该剂型加工工艺同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的微乳剂加工方法。
本发明优点和有益效果(1)、速效、高效性通过反复试验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复配杀虫剂1000倍使用时,48小时后显示出对稻飞虱防效达90%以上,显示出较好的速效和高效性;(2)、作用机制独特,复配增效作用显著吡虫啉和噻嗪酮是一种新型的硝基亚甲基类和蜕皮激素类杀虫剂复配而成的农药混剂,属于不同作用机制类型的杀虫剂复配,对害虫作用位点多。通过本发明复配而成的杀虫剂,具有较高的复配增效作用,制剂性能稳定,对抗性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达到了克服和延缓抗药性发生的目的;(3)、持效期长田间示范结果表明,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在1000倍使用时,药后第15天对稻飞虱的防效仍达63%以上,显示出较好的持效性;(4)、安全性好吡虫啉和噻嗪酮容易在环境中降解,不污染环境,对环境安全。同时,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全,为无公害农药,符合世界农药发展的趋势;(5)、杀虫谱广本发明配制而成的制剂,杀虫作用谱广,可防治多种属于不同昆虫目的害虫以及螨类。可以防治蔬菜、果树、棉花上的其它害虫如蓟马、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粉虱、介壳虫、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棉铃虫、棉红铃虫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高速搅拌机中加入膨润土71.5kg,开动机器,然后加入木质素磺酸钙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kg,经过30分钟再加入吡虫啉2kg和噻嗪酮20kg,经过30分钟取出,然后加入到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325目,即得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将上述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进行喷雾,按照实验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对稻飞虱的1,3,5天防治效果分别为84%,91%,96.5%。
实施例2在高速搅拌机中加入膨润土65kg,开动机器,然后加入木质素磺酸钙6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kg,经过30分钟再加入吡虫啉2.5kg和噻嗪酮25kg,经过30分钟取出,然后加入到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325目,即得27.5%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将上述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进行喷雾,结果对小菜蛾的24、48、72小时防治效果为52.5%,65.3%,89%。
实施例3在高速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68kg,开动机器,然后加入木质素磺酸钙5.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kg,经过30分钟再加入吡虫啉3kg和噻嗪酮22kg,经过30分钟取出,然后加入到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至细度为325目,即得25%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将上述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进行喷雾,按照实验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对稻飞虱的1,3,5天防治效果为86.3%,92.7%,97.4%。
实施例4将吡虫啉5kg和噻嗪酮15kg溶解在10kg环己酮和5kg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物中,再投入7kg 2201和8kg 700#,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投入到装有50kg分散介质水的匀化器中予以强烈混合并匀化,即得20%吡虫啉·噻嗪酮微乳剂。将上述微乳剂稀释1000倍液进行喷雾,按照实验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对稻飞虱的1,3,5天防治效果为83.4%,88.7%,91.6%。
实验实施例1 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本试验于2000年6月在广东省梅县扶大农场进行,试验地为砂壤土,土壤肥沃,pH中性;每小区面积30m2,三个处理,四个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在水稻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即6月1日)施药一次,用工农-16型手摇压缩式喷雾器均匀喷雾,每公顷用药液1500kg,与施药前和施药后1天、3天和7天各调查1次,方法是每小区按平行跳跃法调查20丛水稻上的飞虱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
表1 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平均数)
其中A: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克/亩B: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克/亩C: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亩实验实施例2 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增效试验供试作物水稻采用盆栽法,每盆面积0.2m2,栽6丛水稻,约50~60个分蘖,当每盆灰飞虱数量上升到30头以上时(分蘖末期)开始用药。药前目测虫口基数。根据预备试验结果设置各药剂系列浓度梯度,每处理为一盆水稻约30~50头灰飞虱成若虫,重复三次,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雾,每亩喷药液75kg。药后第1、3、7、14天检查虫口存活情况,以对照虫口变化情况进行防效校正。根据药后第四天的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各处理第三天的防效比较稳定,故以第三天的防效计算其毒力回归方程及其LC50,并计算其共毒系数。结果其共毒系数≥120,表明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见表2)。
表2 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增效试验结果
其中A: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农药研究所南京农药厂)B: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南京红太阳集团)AB1: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9+3)AB2:22%吡虫啉·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2)
权利要求
1.吡虫啉·噻嗪酮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吡虫啉和噻嗪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吡虫啉1~20%和噻嗪酮5~4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吡虫啉1~20%、噻嗪酮5~40%、分散剂0.1-30%、填料10~90%组成可湿性粉剂。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湿性粉剂中所述的分散剂是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脂肪酰胺N-甲基牛磺酸钠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钙),木质素磺酸钠(钙),SOPA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湿性粉剂中所述的填料可以是硅藻土、白炭黑、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高岭土、陶土之中的任意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吡虫啉1~20%、噻嗪酮5~40%、助溶剂5~30%、乳化剂5~30%和水20~80%组成微乳剂。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微乳剂中所述的助溶剂可以是苯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微乳剂中所述的乳化剂是指农乳500#、1601#、、2201、700#、吐温-80、Tx-10、0201、AEO-9中的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杀虫剂组合物,主要含有吡虫啉和噻嗪酮。本发明可以配制成可湿性粉剂和微乳剂等剂型;本发明对水稻稻飞虱有特殊的的防治效果,同时对防治蔬菜、果树和棉花等作物上的蓟马、菜蚜、菜青虫、小菜蛾、粉虱、介壳虫、桃小食心虫、红蜘蛛、棉铃虫、棉红铃虫等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本发明药效高,成本相对较低,环境污染小。
文档编号A01N47/42GK1325628SQ0112023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1日
发明者张荣胜, 陈冬晓 申请人: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386453 】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胜,陈冬晓
技术所有人: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胜,陈冬晓
技术所有人: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