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驱虫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
背景技术:
1、蚧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昆虫,又名树虱子、介壳虫,是玉兰主要害虫种类之一,蚧壳虫个体小,生活周期短,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虫体被厚厚的蜡质层所包裹,一般药剂难以进入体内,防治非常困难。蚧壳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株的汁液,引起枝叶枯黄、萎缩、卷叶等,严重时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导致整株死亡甚至成片植物死亡。目前,针对蚧壳虫的灾害多采用氧化乐果、石硫合剂等化学农药防治,但是大量使用农药防治会导致病虫很快形成抗性,且会造成环境污染及生态失衡。生物驱虫法是一种利用天然的生物资源,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寄生虫、微生物,或是使用生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或减少蚧壳虫种群的方法,此方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但是效果较慢、成本较高,且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实施难度较大。
2、玉兰泛指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 linn.)植物,其树形优美、花大芳香、适应性强,形态多样,是生态景观和城乡园林绿化建设事业中广泛栽植的优良树种。玉兰属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具特殊香气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质驱避、灭杀病原生物效果,且具有较明显的安全优势。玉兰属植物中体内含有多种具特殊香气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类似萜类、醇类、烯类等物质,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物质驱避作用,能够干扰害虫的嗅觉,使其失去定向能力,无法找到宿主,从而达到去处害虫的目的,且具有较明显的安全优势。
3、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利用生态技术工程促进玉兰植物本身有机物的挥发,对蚧壳虫进行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本发明的驱虫剂通过累积玉兰的挥发性物质后进行蚧壳虫驱除,利用生态技术工程促进玉兰植物本身防治蚧壳虫,解决玉兰蚧壳虫防治困难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所述驱虫剂包括药剂a、药剂b,所述药剂a包含以下原料:山梨醇、醋酸铵、苯丙氨酸、亚精胺、亚麻酸,所述药剂b包含以下原料:桉叶油醇、芳樟醇、环糊精、柠檬酸钠。
4、进一步,所述药剂a的各原料比例为:
5、山梨醇、醋酸铵、苯丙氨酸、亚精胺、亚麻酸的质量比为(2~2.5):(1.5~2):(1~1.2):(0.8~1.2):(1~1.5)。
6、进一步,所述药剂a的制备方法为:
7、将山梨醇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250-350r/min的作用下搅拌5-10min,得到山梨醇溶液,然后将醋酸铵、苯丙氨酸、亚精胺加入到山梨醇溶液中,搅拌均匀,随后加入亚麻酸与无水乙醇复配而成的亚麻酸溶液,搅拌均匀,得到药剂a。
8、进一步,所述药剂b的各原料比例为:
9、桉叶油醇、芳樟醇、环糊精、柠檬酸钠的质量比为(5~6):(6~8):(2~2.5):(2~3)。
10、进一步,所述药剂b的制备方法为:
11、将桉叶油醇、芳樟醇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250-350r/min的作用下搅拌10-15min,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环糊精、柠檬酸钠复配而成的水溶液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药剂b。
12、进一步,所述驱虫剂的使用方法为:于3月上旬,将药剂a稀释500倍后均匀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及幼叶上,并于后期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4月上旬时,将药剂b稀释1000倍后均匀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及幼叶上,并于后期每隔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13、进一步,所述药剂a每次的使用量为10-12ml/m2。
14、进一步,所述药剂b的每次的使用量为5-8ml/m2。
15、玉兰由于含有萜类、醇类、烯类等挥发性物质对蚧壳虫具有趋避作用,所以本发明利用玉兰本身的挥发性物质进行驱虫。3月是玉兰快速生长阶段,此时细胞处于活跃期,细胞分化能力高,此时于玉兰植株上喷洒药剂a,可以促进玉兰的油细胞发育,促进挥发性有机物的积累,经过一个月的累积,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达到高峰,此时喷洒药剂b,药剂b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累积的玉兰挥发性物质的向外界释放进而对孵化后的蚧壳虫进行驱除,此外药剂b中还含有驱虫成分,可以加速这种趋避作用。
16、将药剂a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及幼叶上,药剂a中添加了一定量的山梨醇、醋酸铵,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幼叶上后,能够促进玉兰中纤维素的合成,而纤维素的合成是细胞壁合成的重要步骤,因此山梨醇、醋酸铵可以促进细胞壁的合成,提高了油细胞的扩展能力,能够储存更多的物质,且在油细胞生长过程中为油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撑保护,以及为油细胞提供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从而促进油细胞的生长;此外,还在药剂a中加入了苯丙氨酸、亚精胺,能够促进油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促进油细胞的数量增加,增大油细胞的分布密度。药剂a中的亚麻酸能够参与油细胞中的萜类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促进萜类物质等有机物的积累,使得油细胞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在蚧壳虫孵化高峰期前不断积累。
17、药剂b中选取玉兰挥发油中提取物:桉叶油醇、芳樟醇作为主要原料,可以对蚧壳虫起到趋避的作用。此外还在药剂b中加入了环糊精、柠檬酸钠,提高了玉兰细胞的渗透性,使得玉兰油细胞在药剂a作用下积累的挥发性有机物能够更快的渗透出细胞,并向周围环境挥发扩散,协同药剂b中的桉叶油醇、芳樟醇对蚧壳虫进行驱除,提高防治蚧壳虫驱虫剂的驱除效率。
18、当然的,喷洒药剂a的同时对玉兰施加适当的腐熟肥,满足玉兰的生长需求。
19、有益效果:
20、本发明通过对蚧壳虫孵化高峰期前对玉兰的嫩枝及幼叶喷洒药剂a,促进玉兰油细胞的生长以及油细胞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积累;并于蚧壳虫孵化高峰期对玉兰喷洒药剂b,协同药剂a对蚧壳虫起到趋避的作用。另外,将本发明作用于玉兰植物时,玉兰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向周围环境扩散,还可以对园区内的其他植物起到驱除蚧壳虫的作用,增加驱虫剂的驱虫效率,减少驱虫的成本,并且不会造成生态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剂包括药剂a、药剂b,所述药剂a包含以下原料:山梨醇、醋酸铵、苯丙氨酸、亚精胺、亚麻酸,所述药剂b包含以下原料:桉叶油醇、芳樟醇、环糊精、柠檬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a的各原料比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a的制备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b的各原料比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b的制备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要求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剂的使用方法为:于3月上旬,将药剂a稀释500倍后均匀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及幼叶上,并于后期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4月上旬时,将药剂b稀释1000倍后均匀喷洒于玉兰的嫩枝及幼叶上,并于后期每隔15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a每次的使用量为10-12ml/m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b的每次的使用量为5-8ml/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属于驱虫剂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玉兰的防治蚧壳虫的驱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剂包括药剂A、药剂B,所述药剂A包含以下原料:山梨醇、醋酸铵、苯丙氨酸、亚精胺、亚麻酸,所述药剂B包含以下原料:桉叶油醇、芳樟醇、环糊精、柠檬酸钠,能够有效促进玉兰的挥发性物质的积累后进行蚧壳虫驱除,利用生态技术工程促进玉兰植物本身防治蚧壳虫,解决了玉兰蚧壳虫严重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令狐昱慰,闫会玲,丁芳兵,李仁娜,冯胜利,谢斌,叶卫,冯瑞生,王亚玲,樊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令狐昱慰,闫会玲,丁芳兵,李仁娜,冯胜利,谢斌,叶卫,冯瑞生,王亚玲,樊璐
技术所有人: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