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浆机,它由按键、导管、吸嘴、进浆管、杯盖、杯身、泵、蓄电池构成;杯盖的上端设有按键,下端设有杯身和出浆管,左端设有LED灯、进浆管、导管和吸嘴,右端设有充电插口,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泵。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用来吸取蜂浆,又能够照明,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专利说明】吸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浆的生产工具,尤其是一种吸浆机。
【背景技术】
[0002]蜂浆又称蜂王浆或蜂皇浆,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喉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是蜂产品中的精华物质。蜂王浆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以及多种氨基酸,是极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产品。
[0003]现有的蜂王浆制取是直接利用人工手动制取,制取效率低,人工负荷大,蜂王浆只存在于蜂浆条中,而蜂浆条是由一个个塑料排列而成。蜂王浆的制取要求时间短,效率高。蜂王浆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造成其色泽有所加深,影响美观,并且对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也会造成影响。因此,蜂王浆在制取过程中对其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一直是制约其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浆机,它采用在杯盖的下端设有杯身,左端设有进浆管,内部设有泵和蓄电池。
[0005]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浆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按键、导管、吸嘴、进浆管、杯盖、杯身、泵、蓄电池构成;所述的杯盖的上端设有按键,下端设有杯身和出浆管,左端设有LED灯、进浆管、导管和吸嘴,右端设有充电插口,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泵。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够用来吸取蜂浆,又能够照明,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广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0012]图中1-吸嘴、2-导管、3-杯盖、4-按键、5-凹槽、6-充电插口、7-通孔、8-杯身、9-LED灯、10-进浆管、11-泵、12-出浆管、13-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吸浆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按键、导管、吸嘴、进浆管、杯盖、杯身、泵、蓄电池构成;所述的杯盖的上端设有按键,下端设有杯身和出浆管,左端设有LED灯、进浆管、导管和吸嘴,右端设有充电插口,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栗O
[0014]在图1、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杯盖的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外螺纹,右端设有通孔;所述的按键用于控制LED灯的开启或关闭和控制泵的转速;所述的凹槽用于方便人们提起杯盖;所述的LED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接,用于方便照明;所述的充电插口用于给蓄电池充电;所述的通孔用于保证杯身内部和外部的大气压相等。
[0015]在图1、图3、图4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所述的泵为一种微型齿轮泵,左端设有进液口,右端设有出液口 ;所述的进浆管的右端与泵左端的进液口相连接,用于外接导管;所述的导管的下端设有吸嘴,用于方便操作;所述的出浆管的上端与泵右端的出液口相连接,用于将蜂浆导入杯身的底部。
[0016]在图1、图4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中,所述的杯身的上端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与杯盖的下端相连接,用于盛装蜂浆。
[0017]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充电插口给蓄电池充满电,再将导管的上端与进浆管的左端相连接,然后就可以通过按键控制LED灯和泵的工作状态,到达吸取蜂浆的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浆机,其特征在于:它由按键、导管、吸嘴、进浆管、杯盖、杯身、泵、蓄电池构成;所述的杯盖的上端设有按键,下端设有杯身和出浆管,左端设有LED灯、进浆管、导管和吸嘴,右端设有充电插口,内部设有蓄电池和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盖的上端设有凹槽,下端设有外螺纹,右端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为一种微型齿轮泵,左端设有进液口,右端设有出液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吸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浆管的右端与泵左端的进液口相连接;所述的出浆管的上端与泵右端的出液口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的下端设有吸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杯身的上端设有内螺纹,通过螺纹与杯盖的下端相连接。
【文档编号】A01K59/00GK203407342SQ20132032277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徐文 申请人:徐文
文档序号 :
【 230742 】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
技术所有人:徐文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
技术所有人:徐文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