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农田施肥机具上的外槽轮式排肥器。
在现有的排肥器中,应用最广的是多年来几乎一成不变的外槽轮式排肥器,其它形式的排肥器不仅结构复杂,占据空间大,而且无法在各种施肥机具上通用。然而,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外槽轮式排肥器,也主要用于排施二铵等流动性适中的化肥,由于对排施流动性差的化肥往往出现堵塞、架空现象而造成排施断条,故多不适用。即使排施二铵,也因磨损剧烈而需经常更换,而且这种排肥器的排肥量调节也较麻烦,其输肥管还要通过一个接肥斗才能与之相联接,故其结构亦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排施二铵等流动性适中的化肥,又能排施流动性差的化肥,而且排量调节方便,并可在多种施肥机具上通用的外槽轮式排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排肥器包括壳体、外槽轮挡片、外槽轮、阻塞套,在壳体上通过定位装置安装有肥量调节板,该肥量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外槽轮及阻塞套的两侧外露端面相抵接触,在壳体上部与肥箱联接处还设有隔肥挡板,壳体的下部为斗状收缩空腔,底部设有柱形出肥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按上述结构设计并采取逆转排肥方式工作,使待排化肥与外槽轮有较大的接触空间,既使排施流动性差的化肥,也不会出现堵塞、架空等现象,并极大的减轻了零件的磨损,在壳体外部设置肥量调节板使排量调节直观、易行,因外型结构与现有的排肥器具备互换性,因此可在多种施肥机具上通用,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施肥均匀、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方式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的整体结构右视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实施方式该排肥器包括壳体1、外槽轮挡片4、外槽轮3、阻塞套2,在壳体1上通过定位装置安装有肥量调节板7,该肥量调节板7的两端分别与外槽轮3及阻塞套2的两侧外露端面相抵接触,在壳体1上部与肥箱联接处还设有隔肥挡板9,壳体1的下部为斗状收缩空腔,底部设有柱形出肥口。其定位装置是由在壳体1的前壁上镶嵌一个螺柱10、在调节板7上开设一个与外槽轮3的轴线相平行的长孔,将螺柱10穿过长孔后通过蝶形螺母8固定构成的。在壳体1的左侧壁开有与阻塞套2外形尺寸相同阻塞套孔,将阻塞套2由该孔装入壳体1中;壳体1的右侧壁开有外槽轮圆孔,在圆孔内设有凹槽,凹槽中安装外槽轮挡片4,通过压盖5将其挡在凹槽内,用螺钉6将压盖5固定在壳体1上。在外槽轮挡片4中央开有形状、尺寸均与外槽轮3的外廓相同的外槽轮孔,将外槽轮3由该孔安装在壳体1中并与阻塞套2在壳体1内同轴相接。调节板7通过其上的长孔安装在壳体1前壁的螺柱10上,用肥量调节板7在壳体1外部将阻塞套2和外槽轮3半包围起来,使肥量调节板7的两端侧面分别与阻塞套2及外槽轮3的两侧外露端面相抵接触,从而使调节板7能够带动外槽轮3和阻塞套2沿其轴向在壳体1内左、右移动,以实现排肥量的调节。在壳体1上端与肥箱的接口处设有半封闭式隔肥挡板9,隔肥挡板9的前端超越外槽轮轴心垂线的长度为b=6~20cm,为防止机具处于提升状态因振动引起的泄漏,可将隔肥挡板9的前端制成下弯状,外槽轮1的外圆与隔肥挡板9的距离为a=6~10cm,其外圆与壳体1前壁的距离为c=10~15cm。壳体1的下部为斗状收缩空腔;底部为圆柱形出肥口,该出肥口可直接与排肥管相接。外槽轮3在工作时采取逆转式排肥,因而避免了化肥与工作另件之间产生研磨。
使用时将该排肥器安装在现有的施肥机具上即可正常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包括壳体(1)、外槽轮挡片(4)、外槽轮(3)、阻塞套(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通过定位装置还安装有肥量调节板(7),该调节板(7)的两端侧分别与外槽轮(3)及阻塞套(2)的两侧外露端面相抵接触;在壳体(1)的上部与肥箱联接处设有隔肥挡板(9);壳体(1)的下部为斗状收缩空腔,底部设有柱形出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在壳体(1)的前壁上镶嵌一个螺柱(10),在调节板(7)上开设一个与外槽轮(3)的轴线相平行的长孔,将螺柱(10)穿过长孔后用螺母(8)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肥挡板(9)是设在壳体(1)上部的半封闭式隔断板,隔肥挡板(9)的前端应超越外槽轮(3)的过轴心垂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槽轮式排肥器。该排肥器包括壳体、外槽轮挡片、外槽轮、阻塞套,在壳体上通过定位装置安装有肥量调节板,该肥量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外槽轮及阻塞套的两侧外露端面相抵接触,在壳体上部与肥箱联接处还设有隔肥挡板,壳体的下部为斗状收缩空腔,底部设有柱形出肥口。具有排量调节直观、易行,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施肥均匀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C15/00GK2284489SQ9624689
公开日1998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国兴, 王焕儒, 梁秀田, 王捷 申请人: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文档序号 :
【 163651 】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兴,王焕儒,梁秀田,王捷
技术所有人: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兴,王焕儒,梁秀田,王捷
技术所有人:四平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