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苗木培育相关,具体是指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
背景技术:
1、苗木,指的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树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树苗不论年龄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称苗木。由于目前树木破坏比较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需要培育苗木来种植。
2、传统的苗木培育有些是在土地中进行培育,为了给苗木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片土地能够种植的苗木数量有限,幼苗之间的间距固定。同时,长高后的幼苗在取出时容易造成根系损坏,影响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种植灵活,存活率高的苗木幼苗培育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包括主体架和多个延长架,所述的主体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一,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一,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左侧侧壁之间连接有竖直板二,所述的延长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三,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三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二,所述的格栅板一右侧侧壁设有插槽,所述的格栅板二右侧侧壁设有同样的插槽,左侧侧壁设有与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的主体架与多个延长架通过插槽与插板配合连接,所述的主体架与延长架之间左右滑动设有多个限位板二。
3、作为改进,所述的竖直板一相靠近的侧壁上方设有水平的限位板,所述的竖直板三相靠近的侧壁上方设有同样的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二前后侧壁设有与限位板配合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左右两端伸出限位板二。
4、作为改进,所述的限位板二上端设有弧形的握把。
5、作为改进,所述的竖直板一、竖直板二与竖直板三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竖直板一与竖直板三上端沿左右向均匀设有多个盲孔。
6、作为改进,所述的限位板二上方设有前后相对的l形板,所述的l形板水平一侧位于上方,且下表面分别与竖直板一上表面相贴,所述的l形板水平一侧上方插接有与盲孔配合的限位杆。
7、作为改进,所述的限位杆的长度大于l形板水平一侧与盲孔之间的高度。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9、1.通过限位板二分离各个苗木之间的距离,限位板二的位置可移动,即使得苗木的种植区间可调,使得生长空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占地面积小,种植灵活。
10、2.由于苗木的空间可调整,因此可以使长高后的幼苗轻松的取出,并不伤及其根系,使更换种植位置的苗木成活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包括主体架和多个延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一(1),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1)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一(2),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1)左侧侧壁之间连接有竖直板二(3),所述的延长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三(5),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三(5)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二(6),所述的格栅板一(2)右侧侧壁设有插槽(8),所述的格栅板二(6)右侧侧壁设有同样的插槽(8),左侧侧壁设有与插槽(8)配合的插板(9),所述的主体架与多个延长架通过插槽(8)与插板(9)配合连接,所述的主体架与延长架之间左右滑动设有多个限位板二(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板一(1)相靠近的侧壁上方设有水平的限位板(4),所述的竖直板三(5))相靠近的侧壁上方设有同样的限位板(4),所述的限位板二(10)前后侧壁设有与限位板(4)配合的凹槽(7),所述的凹槽(7)左右两端伸出限位板二(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二(10)上端设有弧形的握把(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板一(1)、竖直板二(3)与竖直板三(5)的高度相同,所述的竖直板一(1)与竖直板三(5)上端沿左右向均匀设有多个盲孔(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板二(10)上方设有前后相对的l形板(12),所述的l形板(12)水平一侧位于上方,且下表面分别与竖直板一(1)上表面相贴,所述的l形板(12)水平一侧上方插接有与盲孔(13)配合的限位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14)的长度大于l形板(12)水平一侧与盲孔(13)之间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木幼苗培育架,包括主体架和多个延长架,所述的主体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一,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一,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一左侧侧壁之间连接有竖直板二,所述的延长架包括前后相对的竖直板三,两个所述的竖直板三下方之间连接有格栅板二,所述的格栅板一右侧侧壁设有插槽,所述的格栅板二右侧侧壁设有同样的插槽,左侧侧壁设有与插槽配合的插板,所述的主体架与多个延长架通过插槽与插板配合连接,所述的主体架与延长架之间左右滑动设有多个限位板二。本技术占地面积小,种植灵活,存活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梅,杨建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龙县绿化工作站
技术研发日:20231212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杨桂梅,杨建荣
技术所有人:云龙县绿化工作站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