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弹射除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机械除草技术,具体是一种电子弹射除草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除草装置存在易受损的技术问题,除草机的部件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损坏,且在崎岖不平或有障碍的地形上使用效果不佳,并容易导致机器卡住或损坏,影响使用效果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弹射除草装置,能够提高除草装置使用寿命,适应田间作业的复杂地形环境。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除草机构,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除草机构包括:主体载箱,包括铲箱,连接于所述铲箱前端上沿的轴动上盖,连接于所述铲箱后端上沿的尾端合盖,设置于所述铲箱前端的牵引环,所述铲箱侧部设置电磁铲开窗,以及设置于所述铲箱内部的电池槽,固接铲箱底部的负载支架;
3、铲片,为倒梯形,通过两侧铲片固定支架固接于所述主体载箱后部;
4、电磁铲机构,包括多组电磁铲沿x轴45°依次排布,以及驱动电池。
5、优选地,所述电磁铲包括线圈、铲盒、铲棒、电磁铲铲片、复位弹簧。
6、优选地,所述电磁铲包括多组线圈。
7、优选地,所述除草机构设有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设置于所述铲箱内部,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摄像头固定架、减震棉块,所述减震棉块卡接在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负载支架之间,所述铲箱侧部设有玻璃开窗;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电磁铲铲头朝向一致。
8、优选地,所述电磁铲包括u型橡胶头。
9、优选地,所述负载支架由多个支撑螺柱从下侧支撑,所述支撑螺柱底部铆接在所述主体载箱内底,所述支撑螺柱上方加盖螺母和垫片固定。
10、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1、1、设备对于垄间杂草采用主体载箱外的窄带斜角薄锋铲片,进行入土无差别铲除。铲片具体形状尺寸,依田间实际尺寸采用相应型号。主体载箱采用前收后出结构,前收可减小载箱与地面的正向阻力,后出可增加箱体的稳定性。
12、2、选择电磁弹射棒铲的除草方式,相比激光方式,成本更低,实现更简单,功耗更小,效率更高,更便捷。
13、3、电磁铲可采用多组线圈驱动,可使铲棒的有效运动行程,完全等于保护外罩长度,最大程度的减少主体载箱的横向尺寸,相比于单组线圈的电磁弹锁,锁芯理论最大受力点仅在线圈中心点。
14、4、电磁铲可采用多组线圈驱动,可有效减少电能损耗,相比于单组线圈的电磁弹锁,本装置不需要时刻产生与复位弹簧对抗的拉力,本装置直接由电能产生动能,功耗更小。
15、5、电磁铲铲片可采用切铲和拔铲两种形式,对于粗壮根茎采用切铲将其切断,对于细小根茎,可采用u型橡胶头拔铲,利用横向冲击力量,加上橡胶头较大的摩擦力,带动拔出较小杂草。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子弹射除草装置,包括除草机构,设有多组,每组所述除草机构包括:主体载箱,包括铲箱,连接于所述铲箱前端上沿的轴动上盖,连接于所述铲箱后端上沿的尾端合盖,设置于所述铲箱前端的牵引环,所述铲箱侧部设置的电磁铲开窗,以及设置于所述铲箱内部的电池槽,固接铲箱底部的负载支架;铲片,为倒梯形,通过两侧铲片固定支架固接于所述主体载箱后部;电磁铲机构,包括多组电磁铲沿X轴45°依次排布,以及驱动电池。本申请的电磁铲可选多线圈和单线圈两种模式,较于激光方式,成本更低,实现更简单,功耗更小,效率更高,更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陶锐,李学琨,吴钦松,胡军,孙于朋,许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东水智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6
技术公布日:2024/9/2
技术研发人员:陶锐,李学琨,吴钦松,胡军,孙于朋,许文超
技术所有人:哈尔滨东水智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