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其中,伞部构件包括:伞杆,伞杆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绑带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绑带绑在肩部或臂部,并通过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将绑带锁紧,使其能够稳定的绑定在人体上,有效解决了使用者需要手持握雨伞所造成的不便,并且不会存在因为风力的影响存在打伞费力,难以保持位置稳定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背景技术】
[0002]雨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具有遮阳、遮雨的作用,然而目前使用的雨伞都需要用手持握,所以在撑伞时做其他事就变得十分困难。在雨天撑伞时,往往伴随着大风,而雨伞上部很容易受风的作用力,根据杠杆原理,人手持握的一端为费力端,所以很难在风中保持雨伞位置的稳定,进而不能有效的遮雨,使用者持握也十分费力。【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
[0004]—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其中,伞部构件包括:伞杆,伞杆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绑带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
[0005]进一步的,当绑带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时,粘式锁定装置为第一魔术贴,其包括: 第一刺面和第一圆面,第一刺面和第一圆面分别设置于绑带的两端。
[0006]进一步的,第一刺面和第一圆面不位于绑带的同一侧。
[0007]进一步的,当绑带上设有扣式锁定装置时,绑带上还设有若干锁定孔,扣式锁定装置包括:转动环和转动固定扣,转动环和转动固定扣均设置于绑带的同一端,转动固定扣能够卡在转动环上。
[0008]进一步的,绑带还包括基座,伞杆设置于基座上。
[0009]进一步的,伞杆为伸缩杆。
[0010]进一步的,伞杆及伞骨由不锈钢或碳素纤维制成。
[0011]进一步的,伞面由尼龙布或涤纶布制成。
[0012]进一步的,基座和伞杆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包括第二刺面和第二圆面, 其中,基座上设有第二刺面,伞杆上末端设有第二圆面,或者,基座上设有第二圆面,伞杆上末端设有第二刺面。
[00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绑带绑在肩部或臂部,并通过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将绑带锁紧,使其能够稳定的绑定在人体上,有效解决了使用者需要手持握雨伞所造成的不便,并且不会存在因为风力的影响存在打伞费力,难以保持位置稳定的问题。本是实用新型可采用两种锁定装置:粘式锁定装置使用方便,易拆装,较适用于遮阳或小雨天气;扣式锁定装置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较适于大雨大风的天气。【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15]图2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0016]图3为实施例四的的立体图。
[0017]图4为实施例四的主视图。
[0018]图5为实施例五中所述的扣式锁定装置结构图。
[0019]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伞面,2-基座,3-转动固定扣,4-锁定孔,5-转动环,6-绑带,7-伞杆,8-第一刺面,9-第一圆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1 ] 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6,其中,伞部构件包括:伞杆7,伞杆7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I,伞部构件为折叠结构,伞骨上设有开关和弹簧,使用者能够通过按开关使得伞骨展开。绑带6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用以将绑带6固定在人体上。
[0023]本实施例中,粘式锁定装置为第一魔术贴,其包括: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9,第一圆面9上布有细小柔软的纤维,第一刺面8上布有带倒钩的毛刺。当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9贴合时,毛刺就会勾住细小柔软的纤维,将两面固定,进而使得绑带6能够固定在人体上,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9分别设置于绑带6的两端人体,便于贴合。
[0024]本实施例中,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9不位于绑带6的同一侧,保证绑带6能够自热贴合,不会扭曲。
[0025]本实施例中,绑带6还包括基座2,伞杆7设置于基座2上,使得伞杆7能够更稳定的与绑带6相固定。
[0026]本实施例中,伞杆7为伸缩杆。伞杆7其实是有若干根支杆套接组成的,在不使用时,所有支杆都处于收缩状态,使用时在将各支杆抻出即可,不仅使用方便,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0027]本实施例中,伞杆7及伞骨由不锈钢或碳素纤维制成。
[0028]本实施例中,伞面I由尼龙布或涤纶布制成。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2所示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6,其中,伞部构件包括:伞杆7,伞杆7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I,伞部构件为折叠结构,伞骨上设有开关和弹簧,使用者能够通过按开关使得伞骨展开。绑带6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用以将绑带6固定在人体上。
[0031]本实施例中,绑带6上还设有若干锁定孔4,扣式锁定装置包括: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3,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3均设置于绑带6的同一端,转动固定扣3能够卡在转动环5上。使用时,先将绑带6缠绕在肩部或臂部,然后将绑带6的一端穿过转动环5,调整松紧度并将转动固定扣3口入锁定孔4中,实现绑带6的固定,这种锁定装置十分牢固,能够适应大风的天气。
[0032]本实施例中,绑带6还包括基座2,伞杆7设置于基座2上,使得伞杆7能够更稳定的与绑带6相固定。
[0033]本实施例中,伞杆7为伸缩杆。伞杆7其实是有若干根支杆套接组成的,在不使用时,所有支杆都处于收缩状态,使用时在将各支杆抻出即可,不仅使用方便,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0034]本实施例中,伞杆7及伞骨由不锈钢或碳素纤维制成。
[0035]本实施例中,伞面I由尼龙布或涤纶布制成。
[0036]实施例三
[0037]如图2所示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6,其中,伞部构件包括:伞杆7,伞杆7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I,伞部构件为折叠结构,伞骨上设有开关和弹簧,使用者能够通过按开关使得伞骨展开。绑带6上设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用以将绑带6固定在人体上。
[0038]本实施例中,绑带6上还设有若干锁定孔4,扣式锁定装置包括: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3,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3均设置于绑带6的同一端,转动固定扣3能够卡在转动环5上。使用时,先将绑带6缠绕在肩部或臂部,然后将绑带6的一端穿过转动环5,调整松紧度并将转动固定扣3口入锁定孔4中,实现绑带6的固定,这种锁定装置十分牢固,能够适应大风的天气。
[0039]本实施例中,绑带6还包括基座2,伞杆7设置于基座2上,使得伞杆7能够更稳定的与绑带6相固定。
[0040]本实施例中,伞杆7为伸缩杆。伞杆7其实是有若干根支杆套接组成的,在不使用时,所有支杆都处于收缩状态,使用时在将各支杆抻出即可,不仅使用方便,同时也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0041]本实施例中,伞杆7及伞骨由不锈钢或碳素纤维制成。
[0042]本实施例中,伞面I由尼龙布或涤纶布制成。
[0043]本实施例中,基座2和伞杆7上设有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包括第二刺面和第二圆面,其中,基座上设有第二刺面,伞杆7上末端设有第二圆面,或者,基座上设有第二圆面,伞杆7上末端设有第二刺面。
[0044]实施例四
[0045]如图3、图4所示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比,绑带6采用横向设置,即使用时绑带6是横向卷曲的,这种设置方式更适合将本实用新型绑至上臂处,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绑带6设置方式相比,更具有稳定性,使用更方便。
[0046]实施例五
[0047]如图5所示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本实施例采用的扣式锁定装置结构如下:包括方形框,绑带6的一端与方形框的一边相固定,方形框内设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条,固定条与绑带6所固定的方形框的一边平行,绑带6的另一端由方形框最边上的空隙由方形框的一侧穿入另一侧,然后由另一侧穿入与上述空隙相邻的空隙至另一侧,如此反复。当使用时,现将绑带6绑在手臂上,然后通过上述方式调节绑带6的松紧度至最佳,同时由于绑带6和方形框的摩擦力,绑带6不会松动,防止本实用新型掉落,使用十分方便。
【主权项】
1.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伞部构件和绑带(6),其中,伞部构件包括: 伞杆(7),伞杆(7)上设有伞骨,伞骨上设有伞面(1);伞杆(7)与绑带(6)相连,绑带(6)上设 有粘式锁定装置或扣式锁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当绑带(6)上设有粘式锁 定装置时,粘式锁定装置为第一魔术贴,其包括: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9),第一刺面(8) 和第一圆面(9)分别设置于绑带(6)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第一刺面(8)和第一圆面 (9)不位于绑带(6)的同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当绑带(6)上设有扣式锁 定装置时,绑带(6)上还设有若干锁定孔(4),扣式锁定装置包括: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 (3),转动环(5)和转动固定扣(3)均设置于绑带(6)的同一端,转动固定扣(3)能够卡在转动 环(5)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绑带(6)还包括基座(2), 伞杆(7)设置于基座(2)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伞杆(7)为伸缩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伞杆(7)及伞骨由不锈钢 或碳素纤维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伞面(1)由尼龙布或涤纶 布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需手持的雨伞,其特征在于,基座(2)和伞杆(7)上设有 第二魔术贴,第二魔术贴包括第二刺面和第二圆面,其中,基座上设有第二刺面,伞杆(7)上 末端设有第二圆面,或者,基座上设有第二圆面,伞杆(7)上末端设有第二刺面。
【文档编号】A45B11/02GK205682662SQ201620546021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公开号201620546021.8, CN 201620546021, CN 205682662 U, CN 205682662U, CN-U-205682662, CN201620546021, CN201620546021.8, CN205682662 U, CN205682662U
【发明人】杨舜
【申请人】杨舜
文档序号 :
【 10989839 】
技术研发人员:杨舜
技术所有人:杨舜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杨舜
技术所有人:杨舜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