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身、多功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帽身包括吸水环带、帽顶;所述的帽顶与吸水环带用粘扣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与帽顶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帽顶固定座、电路盒、风扇装置、照明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分别与电路盒以电路相连;所述的电路盒安装在帽顶固定座上,可以绕帽顶固定座中心转动;所述的电路盒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在电路盒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相助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帽,佩戴时可根据不同需求转动电路盒取用不同功能。当风扇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当照明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不需使用时将电路盒横置便可切断电路,方便节能。另外帽身的吸水带可在佩戴时吸收帽内积存的汗水,保证佩戴舒适度,用后可拆洗,易于清洁。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技术领域
[0001]本实验新型属于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在工地等高危工作区域内,安全帽是工作时必不可少的一种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伤害事故的损害,但是安全帽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具体工种的具体要求,而且佩戴时间一般较长,舒适度严重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0004]—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身、多功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帽身包括吸水环带、帽顶;所述的帽顶与吸水环带用粘扣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与帽顶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帽顶固定座、电路盒、风扇装置、照明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分别与电路盒以电路相连;所述的电路盒安装在帽顶固定座上,可以绕帽顶固定座中心转动;所述的电路盒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在电路盒上。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相助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帽,佩戴时可根据不同需求转动电路盒取用不同功能。当风扇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当照明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不需使用时将电路盒横置便可切断电路,方便节能。另外帽身的吸水带可在佩戴时吸收帽内积存的汗水,保证佩戴舒适度,用后可拆洗,易于清洁。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1、帽顶,2、吸水环带,3、帽顶固定座,4、电路盒,5、照明装置,6、风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09]—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身、多功能装置;其中所述的帽身包括吸水环带2、帽顶I;所述的帽顶I与吸水环带2用粘扣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与帽顶I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帽顶固定座3、电路盒4、风扇装置6、照明装置5;所述的风扇装置6与照明装置5分别与电路盒4以电路相连;所述的电路盒4安装在帽顶固定座3上,可以绕帽顶固定座3中心转动;所述的电路盒4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4与照明装置6固定在电路盒4上。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有相助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安全帽,佩戴时可根据不同需求转动电路盒取用不同功能。当风扇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当照明装置转至正面时,与电路盒里电路接通后开启。不需使用时将电路盒横置便可切断电路,方便节能。另外帽身的吸水带可在佩戴时吸收帽内积存的汗水,保证佩戴舒适度,用后可拆洗,易于清洁。
[001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安全帽,包括:帽身、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身包括吸水环带、帽顶;所述的帽顶与吸水环带用粘扣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与帽顶固定连接;所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帽顶固定座、电路盒、风扇装置、照明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分别与电路盒以电路相连;所述的电路盒安装在帽顶固定座上,可以绕帽顶固定座中心转动;所述的电路盒包括电源装置;所述的风扇装置与照明装置固定在电路盒上。
【文档编号】A42B1/24GK205432301SQ201521093504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发明人】张靖涵
【申请人】张靖涵
文档序号 :
【 10750495 】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涵
技术所有人:张靖涵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涵
技术所有人:张靖涵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