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转运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转运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产手术后新生儿随产妇转运回病房或ICU时,通常是产妇卧于推床上,新生儿用棉被包裹后放置于产妇旁边,两者共同转运。因新生儿分娩出后全身潮湿裸露。虽已给予擦干保温,但也易丢失热量。新生儿产热,散热功能差,尤其是秋冬季节,现有技术对新生儿的保暖防护较为薄弱。新生儿置于推床上,不能被很好地保护,转运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新生儿易吐羊水,颈部通到过于仰伸易出现窒息,应以左侧卧为宜。目前还没有任何方案可在转运中对新生儿体位进行有效固定,极易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转运过程中对新生儿保温效果差,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新生儿转运包。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该新生儿转运包包括:系带、外套、背垫、头垫、口袋;系带设置于外套的背部,背垫固定在外套的一侧,头垫固定在外套的中部靠上位置,口袋位于外套背面的一侧。
[0006]所述的外套内部填充有热性内容物,所述的热性内容物包括:豆类、铁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盐和高吸水性树脂。
[0007]所述的外套一角设有覆巾,形成可遮盖新生儿头部的帽子。
[0008]所述的系带为松紧带,系带两端设置有粘扣。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护士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该新生儿转运包来包裹新生儿,将新生儿的背部靠放到外套的背垫上,将新生儿的头部靠放到外套的头垫上,用系带将新生儿包裹好,同时将新生儿的资料放入口袋中,然后将新生儿转运走。该新生儿转运包在给新生儿保暖的同时,使新生儿左侧卧躺下,保护新生儿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转运包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生儿转运包折起一角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系带;2、外套;3、背垫;4、头垫;5、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4]请参阅图1、图2所示:
[0015]该新生儿转运包包括:系带1、外套2、背垫3、头垫4、口袋5;系带I设置于外套2的背部,背垫3固定在外套2的一侧,头垫4固定在外套2的中部靠上位置,口袋5位于外套2背面的一侧。
[0016]所述的外套2内部填充有热性内容物,所述的热性内容物包括:豆类、铁粉、硅藻土、活性炭、木粉、盐和高吸水性树脂。
[0017]所述的外套2—角设有覆巾,形成可遮盖新生儿头部的帽子。
[0018]所述的系带I为松紧带,系带I两端设置有粘扣。
[0019]护士人员将新生儿的背部靠放到外套的背垫3上,将新生儿的头部靠放到外套的头垫4上,用系带I将新生儿包裹好,同时将新生儿的资料放入口袋5中,然后将新生儿转运走。该新生儿转运包在给新生儿保暖的同时,使新生儿左侧卧躺下,保护新生儿的安全。
[0020]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生儿转运包,其特征在于,该新生儿转运包包括:系带、外套、背垫、头垫、口袋;系带设置于外套的背部,背垫固定在外套的一侧,头垫固定在外套的中部靠上位置,口袋位于外套背面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内部填充有热性内容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一角设有覆巾,形成可遮盖新生儿头部的帽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带为松紧带,系带两端设置有粘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转运包,该新生儿转运包包括:系带、外套、背垫、头垫、口袋;系带设置于外套的背部,背垫固定在外套的一侧,头垫固定在外套的中部靠上位置,口袋位于外套背面的一侧。护士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该新生儿转运包来包裹新生儿,将新生儿的背部靠放到外套的背垫上,将新生儿的头部靠放到外套的头垫上,用系带将新生儿包裹好,同时将新生儿的资料放入口袋中,然后将新生儿转运走。该新生儿转运包在给新生儿保暖的同时,使新生儿左侧卧躺下,保护新生儿的安全。
【IPC分类】A41B13/06
【公开号】CN205321233
【申请号】CN201521112831
【发明人】彭磊, 陈绪萍, 庹彩虹, 许红静, 周从怡, 万莹莹, 王荟荟, 金玲, 朱丽华, 胡梦
【申请人】彭磊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文档序号 :
【 10409477 】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陈绪萍,庹彩虹,许红静,周从怡,万莹莹,王荟荟,金玲,朱丽华,胡梦
技术所有人:彭磊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彭磊,陈绪萍,庹彩虹,许红静,周从怡,万莹莹,王荟荟,金玲,朱丽华,胡梦
技术所有人:彭磊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