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提升机构及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提升机构,用于将电感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与分压器之间,电感包括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一端,电感提升机构包括悬挂件、滑轮以及第一牵引件,悬挂件设置于分压器上,第一牵引件的固定端与第一端连接,第一牵引件的自由端绕设于滑轮上并在外力作用下牵引电感的第一端使其悬挂于悬挂件上。上述电感提升机构应用于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时,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牵引件及滑轮使电感的第一端相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旋转,且使电感的第二端在第一牵引件的牵引下移动至并悬挂于悬挂件上,安装方便省力。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含上述电感提升机构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专利说明】
电感提升机构及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感提升机构及包含该电感提升机构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冲击电压发生器用于电力设备等试品进行雷电冲击电压全波、雷电冲击电压截波和操作冲击电压波的冲击电压试验,检验绝缘性能,主要为实验室设备。应用于冲击电压实验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多为积木式组装设备,现场组装积木式设备时需要通过吊车将若干个冲击发生器模块堆叠在一起,再用螺栓等连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车辆装配时间。
[0003]冲击电压发生器装置试验时采用外悬挂电感的设计方案,传统冲击电压发生器装置中电感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及分压器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将整个装置一同移出或移入,如此对实验设备的运输、安装就位以及装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不容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冲击电压发生器装置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以及装载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感提升机构及包含该电感提升机构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
[0005]—种电感提升机构,用于将电感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与分压器之间,所述电感包括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电感提升机构包括悬挂件、滑轮以及第一牵引件,所述悬挂件及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分压器上,所述第一牵引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的自由端绕设于所述滑轮上并牵引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使其悬挂于所述悬挂件上。
[0006]上述电感提升机构应用于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牵引件及滑轮使电感的第一端相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旋转,且电感的第二端在第一牵引件的牵引下移动至并悬挂于悬挂件上,巧妙地将电感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和分压器之间,安装方便省力,操作简单;同时,当实验完成时,可将电感从悬挂件上取下,节省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储存。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设于所述分压器上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悬空端,所述悬挂件及所述滑轮设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悬空端上。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件包括转轴及挂钩,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挂钩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相对所述悬空端的一端;或者所述转轴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挂钩固定或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相对所述悬空端的一端。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固定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滑轮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滑轮的轴线方向平行,且两者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杆所在平面垂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件为绳索,所述绳索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绳索的所述自由端绕设于所述滑轮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设于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绳索的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吊环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的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牵引所述挂钩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挂架,所述支挂架包括架体及连接轴,所述架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上,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架体相对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的一端,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一端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上。
[0015]—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车辆、电感、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分压器和上述电感提升机构,所述电感、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和所述分压器均装载于所述车辆上,所述电感在所述电感提升机构的作用下悬挂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与所述分压器之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感提升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100,包括电感10、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分压器50、电感提升机构70及车辆80,电感10、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及分压器50均装载于车辆80上,电感提升机构70用于使电感10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与分压器50之间,电感10包括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12及与第一端12相对的第二端14,电感10的第二端14于分压器50可分离连接。
[0023]如图2及图3所示,电感提升机构70包括滑轮71、悬挂件72以及第一牵引件(图未示),滑轮71及悬挂件72设置于分压器50上,第一牵引件的固定端与电感10的第二端14连接,第一牵引件的自由端绕设于滑轮71上并在外力作用下牵引电感10的第二端14使其悬挂于悬挂件72上。
[0024]上述电感提升机构70应用于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100,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牵引件及滑轮71使电感10的第一端12相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旋转,且电感10的第二端14在第一牵引件的牵引下移动至并悬挂于悬挂件72上,巧妙地将电感10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和分压器50之间,安装方便省力,操作简单;同时,当实验完成时,可将电感10从悬挂件72上取下,节省整个装置的占用空间,便于运输与储存。
[0025]电感提升机构70还包括支撑杆73,支撑杆73包括设于分压器50上的连接端732及与连接端732相对的悬空端734,滑轮71及悬挂件72设于支撑杆73的悬空端734上。
[0026]电感提升机构70还包括安装件74,安装件74固定于悬空端734上,滑轮71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安装件74上。具体的,第一牵引件为绳索,绳索的固定端与电感10的第二端14连接,绳索的自由端绕设于滑轮71上。
[0027]悬挂件72包括转轴721及挂钩72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转轴721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悬空端734上,挂钩723固定或绕转轴721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转轴721相对悬空端734的一端,即挂钩723相对支撑杆73可转动设置。
[0028]在其它实施例中,转轴721亦可直接固定安装于悬空端734上,挂钩723绕转轴721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转轴721相对悬空端734的一端。
[0029]进一步地,滑轮71的轴线方向与转轴721的轴线方向平行,且两者所在平面与支撑杆73所在平面垂直,使电感10的第二端14可以更容易的悬挂在挂钩723上。
[0030]电感提升机构还包括第二牵引件(图未示),第二牵引件的固定端与挂钩723连接,第二牵引件的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牵引挂钩723绕转轴721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当电感10的第二端14旋转至悬挂件72处时,第二牵引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挂钩723转动,且使电感10的第二端14与挂钩723配合悬挂电感10。
[0031]电感提升机构70还包括支挂架75,支挂架75包括架体752及连接轴754,架体752固定连接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上,连接轴754设于架体752相对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30的一端,电感10的第一端12绕连接轴754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架体752上。
[0032]电感提升机构70还包括吊环76,吊环76设于电感10的第二端14上,绳索的固定端连接于吊环76上。优选地,吊环76为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感1的第二端14上的吊环螺钉。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电感悬挂于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与分压器之间,所述电感包括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可转动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电感提升机构包括悬挂件、滑轮以及第一牵引件,所述悬挂件及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分压器上,所述第一牵引件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件的自由端绕设于所述滑轮上并牵引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使其悬挂于所述悬挂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设于所述分压器上的连接端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悬空端,所述悬挂件及所述滑轮设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悬空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包括转轴及挂钩,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挂钩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相对所述悬空端的一端;或者所述转轴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挂钩固定或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转轴相对所述悬空端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固定于所述悬空端上,所述滑轮绕其自身轴线周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滑轮的轴线方向平行,且两者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杆所在平面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件为绳索,所述绳索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绳索的所述自由端绕设于所述滑轮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设于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二端上,所述绳索的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吊环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牵引件,所述第二牵引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件的自由端在外力作用下牵引所述挂钩绕所述转轴的轴线周向可旋转。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挂架,所述支挂架包括架体及连接轴,所述架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上,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架体相对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的一端,所述电感的所述第一端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架体上。10.一种车载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电感、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分压器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提升机构,所述电感、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和所述分压器均装载于所述车辆上,所述电感在所述电感提升机构的作用下悬挂于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本体与所述分压器之间。
【文档编号】G01R1/28GK205562620SQ201620340802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发明人】郭倩雯, 李晓, 李智宁, 熊俊, 王斯斯, 谢剑翔, 罗伟良, 刘建成, 敖昌民, 吴晓桂
【申请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文档序号 :
【 10877168 】
技术研发人员:郭倩雯,李晓,李智宁,熊俊,王斯斯,谢剑翔,罗伟良,刘建成,敖昌民,吴晓桂
技术所有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郭倩雯,李晓,李智宁,熊俊,王斯斯,谢剑翔,罗伟良,刘建成,敖昌民,吴晓桂
技术所有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