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环流抑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0031]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尘气消能器3共四组,其中三组与涡流腔体2为一体结构,均匀地设置于人孔门4与落料管I之间;其余一组与环流腔体6为一体机构,设置在人孔门5与环流管4之间。
[0032]在环流腔体6与落料管I之间设置环流管4,联通环流腔体6和落料管I。
[0033]落料管I与导料槽6接触的部分与水平方向形成α角,50° < α < 70°,如果落料管I原来不是这种构造,可以在实施本抑尘工程的时候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
[0034]制作粉尘分流器7、微尘吸附分离系统9、尾封帘10时,务必使它们的宽度稍大于导料槽8的内部宽度,这样能密封严密,保证尘气的过滤效果,安装粉尘分流器7、微尘吸附分离系统8、尾封帘10时,这三者底端与运输皮带11弹性接触。
[0035]工作过程:当皮带运行时,物料从上一皮带通过落料管转运到下一皮带时,由于物料下落而激起的紊乱空气流,使得带有粉尘的物料在皮带机卸料处形成大量飞扬粉尘;皮带向前运动在导料槽内带起诱导风,尘气在导料槽内随着诱导风往前运动,当尘气遇到粉尘分离器时,粉尘被分离成两部分,大部分颗粒较大的粉尘随尘气向上运动进入涡流腔体内,一小部分细微的粉尘会通过粉尘分离器,随着皮带诱导风继续向前。落料管处物料不断落下,空气随物料的下落而不断排走,因此形成负压而产生吸力,进入涡流腔的尘气在空气动力的驱动下,向落料管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尘气将依次通过三组尘气消能器;在尘气消能器的作用下,尘气的动能被大量消耗,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绝大部分粉尘因动能不足以提供其继续漂浮在空气中的动力而沉降下来,落到皮带上面,随物料一起运走;小部分粉尘会因其颗粒较小,质量较小,剩余的空气动力仍足以让其漂浮在空气中而继续向落料管方向运动,最后与落料管的尘气汇合在一起,参与下一轮的运动循环......环流腔体通过环流管与落料管联通,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当落料管内有物料通过时,带走落料管内部分空气,环流管与落料管就会产生压差,环流管内的空气就会流向落料管,在空气动力的作用下,环流腔体内的气体通过环流管不断流向落料管,因此通过粉尘分离器的那小部分细微粉尘进入环流腔体范围内之后,受向上的空气动力的作用,大部分将通过尘气消能器,在尘气消能器的作用下,尘气的动能被大量消耗,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大部分粉尘因动能不足以提供其继续漂浮在空气中的动力而沉降下来,落到皮带上面,随物料一起运走;部分粉尘会因其颗粒较小,质量较小,空气动力仍足以让其漂浮在空气中,而继续通过环流管向落料管方向运动,最后与落料管的尘气汇合在一起,参与下一轮的运动循环……设置在导料槽前端的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吸附能通过两道粉尘分离器的极其细微的少量粉尘,将其从空气中分离出来,从而保证导料槽前口端不会有粉尘逸散出来。在导料槽尾端设置有尾封帘,保证了导料槽尾端不会有粉尘逸散出来。
[0036]本发明实施后,很好地解决皮带运输系统转载点扬尘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岗位工人的工作环境。
【主权项】
1.一种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运输皮带导料槽上设置有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所述涡流腔体的一侧与落料管在下部连通,所述涡流腔体的另一侧设有环流腔体,所述环流腔体上设有环流管,所述环流管的一端与环流腔体顶部连通,另一端与落料管的上端侧壁连通,所述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内设置有尘气消能器,导料槽内设有粉尘分流器、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和尾封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都与落料管的宽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上设有人孔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尘气消能器共四组,其中三组均匀地设置于涡流腔体内的人孔门与落料管之间,其余一组设置于环流腔体的人孔门与环流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料管与导料槽接触的部分与水平方向形成α角,50°彡α彡7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管侧的导料槽内设有尾封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下的导料槽内悬挂有粉尘分流器,所述粉尘分流器由配重橡胶板、工业帆布、聚氨酯板依次布置压紧而成,所述的迎料面是两块耐磨聚氨酯板,然后是一整块的工业帆布,最后是一块至少1mm厚的配重橡胶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流腔体的前方导料槽内设有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包括密封盖、微尘吸附条、固定架,所述密封盖与导料槽上盖结合为一体;所述微尘吸附条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的微尘吸附条为四方条形结构,其中,两窄面为“W”形,其余两宽面为平面,所述的微尘吸附分离系统的宽度比导料槽内的宽度大一点,所述的微尘吸附条不少于四层,层与层之间的微尘吸附条交错相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环流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尘分流器、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和尾封帘的宽度稍大于导料槽的内部宽度,粉尘分流器、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和尾封帘底端均与运输皮带弹性接触。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运输机转运站抑尘的环保装置,特别涉及涡环流抑尘装置。它包括在运输皮带导料槽上设置有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所述涡流腔体的一侧与落料管在下部连通,所述涡流腔体的另一侧设有环流腔体,所述环流腔体上设有环流管,所述环流管的一端与环流腔体顶部连通,另一端与落料管的上端侧壁连通,所述涡流腔体和环流腔体内设置有尘气消能器,导料槽内设有粉尘分流器、微尘吸附分离系统和尾封帘。本发明能够很好地解决皮带运输系统转载点扬尘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使皮带运输系统转载点处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GBZ2.1-2007的要求。既防止了粉尘污染环境,又保障了岗位工人的切身利益。
【IPC分类】B65G45-10
【公开号】CN104843457
【申请号】CN201510297634
【发明人】李文玉
【申请人】李文玉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文档序号 :
【 8521452 】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玉
技术所有人:李文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玉
技术所有人:李文玉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