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2025-09-29 13:20:07 544次浏览
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按照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及试验方法》、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及出口认证时的欧标ECE R13的要求,试验时需要制动气室压强在多次试验中均为有序、连续的变化,这就使得驾驶员在踩制动踏板时必须用力精确,掌握变化规律。因此踏板力十分关键,但是在实际试验中,驾驶员往往难以控制踏板力,致使试验重复次数过多,费时、费力、费钱;特别是在做ABS失效试验中,要求踏板力刚好能够使车轮处于刚接近抱死的临界状态,力度非常难以控制,导致试验时间和次数增加,场地使用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客车正常制动的情况下,在客车ABS前/后失效试验中,根据各种标准要求对客车前/后制动压力进行精确调节,使管路气压刚好能够达到使车轮接近抱死临界状态的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包括通过气压管路相连的电磁阀、左线性调压阀、左继动阀、左梭阀、右线性调压阀、右继动阀和右梭阀。
[0006]所述电磁阀,其电源信号端经双极开关接直流电源,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分别接左继动阀、右继动阀的控制端。
[0007]所述左线性调压阀,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接左继动阀的进气口。所述左线性调压阀与左继动阀之间的气压管路上设有左气压表。所述左继动阀的出气口接左梭阀的第一进气口 ;所述左梭阀,其第二进气口接客车制动管路中制动总栗的进气口或继动阀的出气口,其出气口接左ABS进气口。
[0008]所述右线性调压阀,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接右继动阀的进气口。所述右线性调压阀与右继动阀之间的气压管路上设有右气压表。所述右继动阀的出气口接右梭阀的第一进气口 ;所述右梭阀,其第二进气口接客车制动管路中制动总栗的进气口或继动阀的出气口,其出气口接右ABS进气口。
[0009]进一步的,该调节装置还包括金属箱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箱体为由上盖板、下盖板、左盖板、右盖板和前盖板围成的后端开口的长方体,且在该长方体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后盖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左线性调压阀和右线性调压阀分别嵌入安装在金属箱体的上盖板上;所述左梭阀和左继动阀依次可拆卸安装在金属箱体的左盖板内壁上;所述右梭阀和右继动阀依次可拆卸安装在金属箱体的右盖板内壁上。所述左气压表和右气压表分别安装在金属箱体的前盖板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箱体的左盖板或右盖板上设有电磁阀线束接口、总进气接口、左轮进气接口、左轮出气接口、右轮进气接口和右轮出气接口。所述电磁阀线束接口的一端经信号线接电磁阀的电源信号端,另一端经双极开关接24V直流电源。
[0013]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箱体的上盖板上设有搬运把手。
[0014]进一步的,所述总进气接口、左轮进气接口、左轮出气接口、右轮进气接口和右轮出气接口均采用具有外螺纹的Φ 14管接头。所述总进气接头,其进气口接前制动储气筒或后制动储气筒的出气口,其出气口分别接电磁阀、左线性调压阀、右线性调压阀的进气口。
[0015]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影响客车正常制动的情况下,在客车ABS前/后失效试验中,根据按照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结构、性能及试验方法》、GB/T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及出口认证时的欧标ECE R13等各种标准要求,对客车前/后制动压力进行精确调节,使管路气压刚好能够达到使车轮接近抱死临界状态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客车制动管路气压进行精确有序地控制,大大节约了试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具有安装简易、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可靠、携带方便等特点。另外,在试验进程顺利的情况下,现有的客车制动试验需要3天时间,ABS试验需要3天时间,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平均试验时间降低至1.5天;而且由于性能道路费用为2000元/h,ABS道路费用为20000元/h,因此,本实用新型每次制动试验平均可节约场地费用24000元、ABS试验节约场地费用240000元。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后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0019]图4是在ABS失效试验中,调节装置在客车制动管路系统中的连接示意图。
[0020]其中:
[0021]1、直流电源,2、双极开关,3、电磁阀,4、三通,5、左继动阀,6、左梭阀,7、总进气接口,8、左线性调压阀,9、左气压表,10、右线性调压阀,11、右气压表,12、右继动阀,13、右梭阀,14、金属箱体,15、搬运把手,16、右轮进气接口,17、右轮出气接口,18、左轮进气接口,19、左轮出气接口,20、后盖螺栓,21、电磁阀线束接口,101、用于ABS前失效的气压调节装置,102、制动总栗,103、前右ABS, 104、前制动储气筒,105、四回路阀,106、辅助储气筒,107、气囊储气筒,108、客车制动管路中的继动阀,109、后右ABS,110、用于ABS后失效的气压调节装置,111、后制动储气筒,112、打气栗,113、前左ABS,114、手制动储气筒,115、客车制动管路中的差动阀,116、后左ABS,117、打气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的一种制动试验管路气压调节装置,包括通过气压管路相连的电磁阀3、左线性调压阀8、左继动阀5、左梭阀6、右线性调压阀10、右继动阀12和右梭阀13。所述气压管路采用铜管,且铜管的接头采用具有外螺纹的Φ14管接头。
[0024]所述电磁阀3,其电源信号端经双极开关2接直流电源1,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分别接左继动阀5、右继动阀12的控制端。
[0025]所述左线性调压阀8,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接左继动阀5的进气口。所述左线性调压阀8与左继动阀5之间的气压管路上设有左气压表9。所述左继动阀5的出气口接左梭阀的第一进气口 ;所述左梭阀,其第二进气口接客车制动管路中制动总栗的进气口或继动阀的出气口,其出气口接左ABS进气口。
[0026]所述右线性调压阀10,其进气口接气源,其出气口接右继动阀12的进气口。所述右线性调压阀10与右继动阀12之间的气压管路上设有右气压表11。所述右继动阀12的出气口接右梭阀13的第一进气口 ;所述右梭阀13,其第二进气口接客车制动管路中制动总栗102的进气口或继动阀108的出气口,其出气口接右ABS (103和109)的进气口。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该调节装置还包括金属箱体14。所述金属箱体14为由上盖板、下盖板、左盖板、右盖板和前盖板围成的后端开口的长方体。在该长方体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后盖板,后盖板通过四个后盖螺栓20固定,便于拆卸检修。
[0028]所述电磁阀3、左线性调压阀8和右线性调压阀10分别嵌入安装在金属箱体14的上盖板上。所述左梭阀6和左继动阀5依次可拆卸安装在金属箱体14的左盖板内壁上。所述右梭阀13和右继动阀12依次可拆卸安装在金属箱体14的右盖板内壁上。所述左气压表9和右气压表11分别安装在金属箱体14的前盖板上,便于观察。
[0029]所述金属箱体14的左盖板或右盖板上设有电磁阀线束接口 21、总进气接口 7、左轮进气接口 18、左轮出气接口 19、右轮进气接口 16和右
文档序号 : 【 9994107 】

技术研发人员:丁延松,闻鹏,田阳,杨开炳,昂峰,钱旺,刘蒋涛
技术所有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丁延松闻鹏田阳杨开炳昂峰钱旺刘蒋涛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鞍座耐疲劳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一种使用惯性力进行的安全带预紧测试机构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