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5-09-23 15:20:07 559次浏览
,为水体中的鱼类4等提供养料保证了生态平衡。并且,其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可以增加浮力,维持身体平衡地生长在不同的水层,这样,在水体中就形成了多层次的秀美景观。同时,土著微生物6、底栖动物5和鱼类4在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用物质及其分泌物,又将成为各自或相互间生长的基质和原料,通过相互间的这种共生增殖关系,形成一个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并且,其中的水床17并不局限于床体的形式,可以是池塘,水沟或者鱼池等,均可以适用于本微生态系统。
[0031]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太阳能富氧机7包括太阳能板8、电机11和搅拌叶轮13,所述太阳能板8通过支架9设置在所述水体表面,所述太阳能板8通过蓄电池10与所述电机11连接,所述电机11通过搅拌杆12的下部可旋转连接所述搅拌叶轮13。这样,通过太阳能板8吸收太阳能,能源环保,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在制作能源中对环境的危害。太阳能板8吸收到的太阳能储存在蓄电池10中,而蓄电池10向电机11供电,完成了太阳能向机械能的能源转换,使得电机11运动。电机11带动下部的搅拌杆12和搅拌叶轮13旋转,从而在水体中形成“由下至上”的漩涡,而且,搅拌叶轮13的叶片可以呈风车状向外展开,增大了在水体中的搅拌范围,从而使得在水体中能够产生大范围的漩涡,进而更加增大的水体流动性,增加了水体中的氧气;同时,也可以增大对周围藻类的作用范围,使得能够更多和更彻底的对周围的藻类进行分解和打碎,更有效的抑制了藻类的生长,保持水体清澈明亮。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支架9下部设有填料箱15,所述填料箱15内设有弹性填料16,所述弹性填料16浸入到所述水体中。这样,弹性填料16可以是高分子材料纤维,其刚柔适度,弹性填料16具有均匀排列并放射状向外分布的丝条,能够立体均匀的充满填料箱15,进而使得水体中的藻类以及其他的生物体新陈代谢所产生的菌类能够充分与丝条接触,并附于丝条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自弹性填料16向外可分为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在水体中的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而搅拌叶轮13的旋转引起了水体的大范围流动,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的不断分解与搅拌冲刷,达到了净化水质的目的,保证了水体的清澈明亮。当然,弹性填料16并不仅限于高分子材料纤维,现有技术中的可以供生物膜附着的滤料均可以应用于此。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支架9的底部设有可将所述支架9漂浮在所述水体上的浮筒14。这样,通过浮筒14的设置可以使得支架9漂浮在水体表面,而起到对搅拌杆12和搅拌叶轮13在搅拌水体时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了由于浮力不够,在搅拌过程中,搅拌力过大而造成失去力的平衡,使得太阳能富氧机7沉入水体的风险。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所述太阳能富氧机7的溶解氧含量为6?8mg/Lo这样,6?8mg/L的溶氧量最有效的抑制了藻类的生长,也同时保证了鱼类4等的生存,净化水质的同时,稳定了水体内的生态环境。当然,溶氧量并不仅限于6?8mg/L,可以根据水体的面积和容量而计算设定。
[0032]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挺水植物I包括水菖蒲、鸢尾、黄菖蒲、再力花和花叶芦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挺水植物I的种植密度为所述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这样,水菖蒲、鸢尾、黄菖蒲、再力花和花叶芦竹的生长周期长而且根系发达,可以使得水质净化效果好,而且成活率高,可以在水体内形成美观的水底景观。
[0033]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沉水植物3包括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沉水植物3的种植密度是所述挺水植物I的种植密度的三倍。这样,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的净水能力强,存活季节长(几乎常绿),水底景观效果好,并且维护成本很低。
[0034]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浮水植物2包括昼舒夜卷和睡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所述浮水植物2的种植密度是所述挺水植物I的种植密度的三分之一。这样,昼舒夜卷和睡莲的花期长而且花色丰富,观赏价值高。而且,浮水植物2的种植密度小于挺水植物1,也避免了浮水植物2过多而影响阳光照射进水体内,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问题。
[0035]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鱼类4包括鲢鱼和鳙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鲢鱼与所述鳙鱼的放养密度比为3:1。这样,鲢鱼和鳙鱼可以以浮游生物为食,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0036]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底栖动物5包括河蚌和螺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底栖动物5的放养密度为9?llg/m20
[0037]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注有水体的水床,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体上的太阳能富氧机,所述太阳能富氧机的上部设置在所述水体的表面,所述太阳能富氧机的下部可旋转地向下伸入到所述水体的底部,所述水体的表面设有浮水植物,所述水体的底部设有种植在种植土中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和所述沉水植物由所述水体的底部向所述水体的表面漂浮生长,所述水体的底部还设有底栖动物和土著微生物,所述水体中设有在所述水体中放养游动的鱼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富氧机包括太阳能板、电机和搅拌叶轮,所述太阳能板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水体表面,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蓄电池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搅拌杆的下部可旋转连接所述搅拌叶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下部设有填料箱,所述填料箱内设有弹性填料,所述弹性填料浸入到所述水体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可将所述支架漂浮在所述水体上的浮筒。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富氧机的溶解氧含量为6?8mg/L。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包括水菖蒲、鸢尾、黄菖蒲、再力花和花叶芦竹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为所述水体面积的十分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苦草、马来眼子菜和轮叶黑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沉水植物的种植密度是所述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的三倍。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植物包括昼舒夜卷和睡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所述浮水植物的种植密度是所述挺水植物的种植密度的三分之一。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类包括鲢鱼和鳙鱼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鲢鱼与所述鳙鱼的放养密度比为3:1。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包括河蚌和螺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底栖动物的放养密度为9?llg/m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动力生态净化系统,包括内部注有水体的水床,以及设置在所述水体上的太阳能富氧机,所述太阳能富氧机的上部设置在所述水体的表面,所述太阳能富氧机的下部可旋转地向下伸入到所述水体的底部,所述水体的表面设有浮水植物,所述水体的底部设有种植在种植土中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和所述沉水植物由所述水体的底部向所述水体的表面漂浮生长,所述水体的底部还设有底栖动物和土著微生物,所述水体中设有在所述水体中放养游动的鱼类。改善了水生物种群结构,促进生物的多样化,恢复稳定的水生态系统,避免水体富营养化,保持水体清澈明亮,而且营造出从水岸到水底多层次的秀美景观。
【IPC分类】C02F3/32, C02F7/00
【公开号】CN204874031
【申请号】CN201520527995
【发明人】薛慧, 曹立志, 王振生
【申请人】北京清水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文档序号 : 【 9956921 】

技术研发人员:薛慧,曹立志,王振生
技术所有人:北京清水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薛慧曹立志王振生北京清水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河湖水生态净化平台的制作方法 用于北方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