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2025-09-07 14:00:08 62次浏览
齿条轴I也以使得由该对支承部分14支承的状态而由支承表面45支承,结果是能减轻诸如咔哒声和齿撞击声等异常噪音的生成。
[0050]此外,滑动轴承4在方向R上关于一直线对称地形成,该直线垂直于平坦表面25并且连接轴线O和支承表面45的在方向R上的中心点,该支承表面45是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接触的表面,通过此滑动轴承4,由于支承表面45和57分别形成于突伸部分46和58的突伸端面44和56上,所以能定位用于齿条轴I的支承表面,结果是能减小与齿条轴I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相关的摩擦阻力,从而使得能允许以较小抵抗力支承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的齿条轴I。此外,由于每个支承表面57形成于在可弹性变形圆弧部分54上设置的突伸部分58上,通过将轴承基座部分9用作支点,与齿条轴I的径向位移相对应,圆弧部分54可以弹性偏转,结果是也能减小对齿条轴I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的摩擦阻力,从而能允许以较小抵抗力来支承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的齿条轴I。
[0051]此外,利用滑动轴承4,通过使齿条轴I在垂直于轴向方向X并且从齿条轴I的齿条齿7侧朝向齿条轴I的齿条齿7侧的相对侧导引的方向上的位移超过固定量而使支承表面45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接触,支承表面45适于支承齿条轴1,结果是能限制齿条轴I在该方向上的较大位移。
[0052]利用上文所描述的滑动轴承4,尽管支承表面45和57中每一个由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形凹入表面构成,替代地,支承表面45和57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表面,例如支承表面57,可以由曲率半径大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形凹入表面构成,如在图11的部分(A)中所示;可以由圆弧形凸出表面构成,如图11的部分(B)所示;或者可以由平坦表面构成,如图11的部分(C)中所示。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在支承表面57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之间的接触基本上为线接触,所以能减小对齿条轴I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的摩擦阻力,从而能允许以甚至更小的抵抗力来支承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的齿条轴I。在图11的部分㈧、⑶和(C)中,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接触的支承表面57的、绕轴线在方向R上的中心点实际上变成了与齿条轴I的外周面26接触的线接触点。
[0053]此外,尽管上文所描述的滑动轴承4具有该对支承部分1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对支承部分14,并且以与该对支承部分14相同的方式形成的至少另一对支承部分还可以绕轴线O在方向R上设置于该对支承部分14与该对圆弧部分17之间。
[0054]附图标记描述
[0055]1:齿条轴
[0056]2:齿轮箱
[0057]3:内周面
[0058]4:滑动轴承
[0059]5:小齿轮轴
[0060]6:齿
[0061]7:齿条齿
[0062]8:缺口部分
[0063]9:轴承基座部分
[0064]10:外周面
[0065]11:端面
[0066]12,14:支承部分
[0067]13,15:狭槽
[0068]17:圆弧部分
[0069]18:外周面
[0070]19,20:突出部
【主权项】
1.一种合成树脂制滑动轴承,适于通过固定到齿轮箱的内周面上而插置于齿条轴与所述齿轮箱之间,以便在轴向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位于所述齿轮箱内部的所述齿条轴,所述滑动轴承包括: 半环形轴承基座部分,所述半环形轴承基座部分在其半圆柱形外周面处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接触并且在所述齿条轴的齿条齿侧上具有缺口部分; 第一支承部分,其具有圆弧形外周面,所述圆弧形外周面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接触并且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的一个轴向半环形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以及 一对第二支承部分,其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半环形端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一体地延伸,从而绕一轴线在一方向上经由一对狭槽中的每一个使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介于中间, 其中,所述第一支承部分具有第一支承表面,所述第一支承表面适合在所述齿条轴的所述齿条齿侧的相对侧上与所述齿条轴的外周面相对,在所述第一支承表面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具有空隙,并且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中每一个具有第二支承表面,所述第二支承表面适合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可滑动地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具有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接触的外周面和设有所述第一支承表面的内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承部分中每一个具有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相对的外周面和形成有所述第二支承表面的内周面,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分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齿轮箱的内周面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二支承表面适合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可滑动地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包括:圆弧部分,所述圆弧部分在其外周面处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接触并且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半环形端面沿所述轴向方向一体地延伸;以及,突伸部分,所述突伸部分具有形成于其突伸端面处的第一支承表面并且一体地设置于所述圆弧部分的内周面上,以从所述圆弧部分的所述内周面沿径向向内突伸,以便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齿条齿侧的相对侧上的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相对,在所述第一支承表面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具有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中每一个包括可弹性变形的圆弧部分,所述圆弧部分在其外周面处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相对,在所述圆弧部分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之间具有空隙,并且所述圆弧部分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半环形端面沿所述轴向方向一体地延伸;以及,突伸部分,所述突伸部分具有形成于其突伸端面处的第二支承表面并且一体地设置成从所述圆弧部分的内周面沿径向向内突伸。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能够通过将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用作支点而在径向向内和向外方向上弹性偏转。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齿条轴在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并且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齿条齿侧朝向所述齿条轴的所述齿条齿侧的相对侧导引的方向上的位移超过固定量,所述第一支承表面适合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表面适合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以干涉方式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和所述一对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曲率半径基本上等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形凹入表面构成。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和所述一对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曲率半径大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的曲率半径的圆弧形凹入表面构成。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和所述一对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圆弧形凸出表面构成。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和所述一对第二支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由平坦表面构成。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以使得彼此间隔开的方式一体地形成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上,所述第一支承部分绕所述轴线在所述方向上位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之间,使得由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分位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之间,由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接触的所述第二支承表面的绕所述轴线在所述方向上的各中心点形成的中心角具有不大于180°的角度。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滑动轴承,其还包括: 一对圆弧部分,其从所述轴承基座部分的所述一个轴向半环形端面沿所述轴向方向一体地延伸,以绕所述轴线在所述方向上经由一对另外的狭槽中的每一个使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分介于中间, 并且所述一对圆弧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适合与所述齿轮箱的所述内周面接触外周面以及适合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相对内周面,在所述圆弧部分的内周面与所述齿条轴的所述外周面之间具有空隙。
【专利摘要】该滑动轴承(4)具有:滑动轴承基座部分(9),其具有缺口部分(8);支承部分(12),其具有外周面(10),外周面(10)适合与齿轮箱(2)的内周面(3)接触;一对支承部分(14),其在绕轴线(O)的方向(R)上经由一对狭槽(13)分别使支承部分(12)介于中间;以及,一对圆弧部分(17),其在绕轴线的方向上经由一对狭槽(15)分别使该对支承部分(14)介于中间。
【IPC分类】B62D3/12, F16C17/10
【公开号】CN105209318
【申请号】CN201480027173
【发明人】中川昇, 明田和彦
【申请人】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4年5月7日
【公告号】EP2998196A1, US20160061256, WO2014185031A1
文档序号 : 【 9457040 】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昇,明田和彦
技术所有人: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中川昇明田和彦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转向管柱的能量吸收装置的制造方法 车辆转向系统中用于对动力辅助用电动机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容纳件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