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装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用于风机或油烟机的插片式叶轮,其基本结构通常包括有依次间隔设置的沿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叶片,以及分别设置于环形分布叶片顶部的上压盖和设置于环形分布叶片底部的下压盖,叶轮的叶片上下两端成型有插片,插片穿过上压盖的槽孔和下压盖的槽孔,且插片经折弯之后压靠在上压盖和下压盖的端面上。
目前,上述这种插片式叶轮的叶片安装过程大多数通过人工手动插片实现,即冲制好的叶片用手工先将其一端插入圆形带槽孔的下压盖中,待下压盖一圈的槽孔均插满叶片后,然后再在叶片上方设置上压盖,将叶片的另一端插片插入上压盖对应的槽孔内,叶片的插片伸出于上、下压盖的槽孔之外最后通过冲头铆压弯折或者手工直接敲打压弯,使得上、下压盖与叶片固定连为一体。
在公开号为CN204413581U名称为《插片式叶轮的送取料一体装置》的中国专利和在其基础上的改进专利公开号为CN205367144U名称为《一种叶轮装配驱动机构的转片机构》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插片式叶轮装配机中的送料和取料的一体化装置结构,其大致过程为:先在料盒中放满叶片,并且通过料盒的限位结构使得叶片在料盒中呈竖向秩序排列方式,在料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和转轴,其中的转轴包括了磁性圆柱段和设置在磁性圆柱段处的凹槽,凹槽的宽度和深度与叶片相匹配,当需要将叶片从料盒中取出时,转轴转动,位于料盒最下方的叶片处于凹槽内,将随之转出。于此同时,取料机构的取料爪回收,从而联动铰接在送料台上的送料爪,使得送料爪受到扭簧的作用向送料台的方向翻转,同时将位于转轴上的叶片压在送料爪和送料台之间,接着取料爪继续前伸,将位于送料爪和送料台之间的叶片取走,进入下一个工位,同时送料爪将继续受到取料爪的联动上翻,等待下次动作。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送料爪的动作,是通过扭簧提供复位力,取料爪提供联动力,从而实现送料爪的反复翻动步骤。但是这种方式,送料爪在翻动的过程中,振动大,磨损严重,导致取料机构的工作寿命大大降低,故障率非常高,影响实际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以解决现有送料爪在翻动过程中振动大、磨损严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包括设于料盒下方设置的送料台,该送料台上设置有一用于将位于料盒出料口的叶片取出并压在送料台上的送料爪,所述送料爪转动连接于送料台上且其转动受控于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传动部和控制部,
传动部,包括一设置于送料台侧壁且与送料爪的转轴固定的转块,所述转块相对转轴的另一端铰接有一连杆,该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摇摆机构,所述摇摆机构包括第一摇摆部和第二摇摆部,所述第一摇摆部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一滑块以及铰接于第一滑块上的倒V字型摆块,所述第二摇摆部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第二滑块以及铰接于第二滑块上的摆杆,所述倒V字型的尖端铰接于第一滑块,两端分别铰接于连杆和摆杆处;
控制部,包括一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滑块在竖直方向抵触配合的控制块,所述控制块相对第二滑块的一面从远离控制杆向靠近控制杆方向依次呈现上水平面、衔接面和下水平面,且所述衔接面呈所述上水平面向下水平面斜向下变化,该控制杆相对控制块的另一端固定于一受气缸控制的联动板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摇摆部包括第一固定座,该第一固定座上竖直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滑块滑移连接于第一导杆上且第一滑块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还设置有使得第一滑块产生向下滑动趋势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摇摆部包括第二固定座,该第二固定座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第二滑块滑移连接于第二导杆上。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有一滑轮,所述滑轮与控制块的水平面和衔接面抵触配合。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控制杆还配合有一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沿控制杆运动方向设置的水平导向杆,于控制杆上设置有与水平导向杆配合的衬套。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连杆配合有一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固定于机台的第一抵挡块和设置于连杆上的第二抵挡块,于第一抵挡块和第二抵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连杆上,且靠近第二抵挡块的一端设置有套接于连杆上的垫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衔接面与上水平面和下水平面之间的过度面为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第一弹性件会使得第一滑块产生向下滑动的驱使,从而使得倒V字形摆块将始终对摆杆产生一股向下的拉力,使得第二滑块能够一直抵接在控制块上,当气缸带着联动板运动时,联动板将会带动控制杆运动,控制杆的运动将会使得控制块与第二滑块上的定滑轮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定滑轮在控制块的上水平面和下水平面之间变换,从而推动第二滑块在第二固定座上的上下位置变换,而第二滑块的的上下位置变换又将通过摆杆传递给倒V字形摆块,使得倒V字形摆块一边绕着第一滑块转动一边使得第一滑块带着倒V字形摆块发生上下位置的变换,而倒V字形摆块的转动和上下位置的变换又将通过连杆带动转块的转动,转块的转动将带动送料爪在送料台上的转动,最终实现由控制机构带动送料爪将料盒下方的叶片送至送料台上的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送料爪的转动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送料爪转动过程可控性强,传动方式更加柔性,拨动小,叶片在传送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送料机构实施例的送料与取料机构的整体图;
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实施例的取料爪从外伸到内缩、送料爪从上翻到下压的过程变化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实施例的送料爪与控制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实施例的控制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A、送料机构;B、取料机构;11、送料台;12、送料爪;21、转块;22、连杆;221、第一抵挡块;222、第二抵挡块;23、第一固定座;231、第一滑块;232、倒V字形摆块;233、第一导杆;24、第二固定座;241、第二滑块;242、摆杆;243、定滑轮;244、第二导杆;3、控制杆;31、控制头;311、上水平面;312、衔接面;313、下水平面;32、衬套;4、水平导向杆;51、第一弹性件;52、第二弹性件;6、气缸;7、联动板;8、取料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插片式叶轮装配机的取料机构B,首先参见附图1,其中附图1为送料与取料机构B的整体图,本取料机构B在工作时将与送料机构A紧密配合,实现送料和取料的同步进行效果,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见公开号为CN204413581U名称为《插片式叶轮的送取料一体装置》的中国专利,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改进的部位为控制送料爪12翻动方式的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和送料爪12的详细结构参见附图5和附图6,送料爪12转动连接在送料台11上,送料爪12的转动轴于设置在送料台11侧壁的转块21一端固定,转块21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22,连杆22的另一端铰接倒V字形摆块232,倒V字形摆块232的另一叉脚铰接第二摇摆部的摆杆242,倒V字形的尖端超上且铰接在第一滑块231上,第一滑块231则被第一导杆233限位,且只能沿着第一导杆233的方向做上下滑移运动,且在第一滑块231和第一固定座23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51;摆杆242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滑块241上,第二滑块241则限位在固定于第二固定座24的第二导杆244上,且只能沿着第二导杆244做上下滑动;第二滑块241的外侧面设置有定滑轮243,定滑轮243抵靠在控制杆3的控制头31上,该控制头31相对定滑轮243的一面设置有上水平面311、衔接面312和下水平面313,当控制杆3前后运动的时候,定滑轮243将在上水平面311和下水平面313之间来回运动,并且为了使得控制杆3的运动更加稳定,还在机架上设置有水平导向杆4,控制杆3的控制头31侧面固定有与水平导向杆4配合的衬套32。而控制杆3则受控于气缸6,可以参见附图2,气缸6控制有联动板7,联动板7则固定有控制杆3,从而当气缸6的活塞控制联动板7来回运动的时候,控制杆3也将实现来回运动动作。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参见附图2-4,为送料爪12从上翻状态变化为下压状态的动作步骤。在图2时,气缸6的活塞杆处于回缩状态,从而联动板7带着取料杆和控制杆3向前方运动,取料杆上的取料爪8将叶片抓取,且在导向筒的做弄下实现取料爪8翻转90度的变化,同时控制杆3处于前伸的极限位置,此时定滑轮243抵靠在控制块的下水平面313位置。接着参见附图3,此时处于气缸6的活塞杆推着联动板7往后方退的中间状态,此时取料爪8在取料杆的带动下回退且已从竖直状态变化为水平状态,定滑轮243此时刚好处于控制头31的下水平面313和衔接面312之间。最后参见附图4,此时取料爪8已经完全回缩至送料台11内部,而定滑轮243则在控制杆3的回退过程中,从控制头31的衔接面312运动到了上水平面311处,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滑块241向上滑动,摆杆242一边向上运动一边做绕第二滑块241的逆时针运动,倒V字形则在摆杆242的带动下一边带着第一滑块231向上运动,一边做绕第一滑块231的逆时针转动,连杆22则在倒V字形摆块232的带动下做向第一固定座23靠近的运动,从而带着转块21逆时针转动,最后实现送料爪12的下压动作。且为了使得连杆22在运动过程中稳定,在连杆22上设置有第二抵挡块222,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抵挡块221,连杆22穿过第一抵挡块221,在第一抵挡块221和第二抵挡块2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52,用来缓冲连杆22的动作变化速度过快的问题,且在第二弹性件52靠近第一抵挡块221的一侧设置有套在连杆22上的垫片,从而增加第二弹性件52的抵靠面积,且第二抵挡块222在连杆22上的位置可调,从而改变第二抵挡块222的位置可以改变弹性件在第一抵挡块221和第二抵挡块222之间的原始压缩量,进而改变弹力,达到使得缓冲力大小可调的效果,其中的第二抵挡块222可以设置成U字形,连杆22穿过第二抵挡块222之后,在U字形的两叉脚处锁上螺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贾世强
技术所有人:宁波达恩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 :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