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技术  电子电路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的制作方法

2025-08-14 09:40:07 193次浏览
专利名称: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加油站及其它贮存易挥发的液态油品、化工产品的常压卧式贮罐。
背景技术
国家标准GB50156-2002《汽车加油加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6.1.1条款中规定“汽车加油站的储油罐应采用卧式钢制油罐。”第6.1.2条款中规定“加油站的汽油罐和柴油罐应埋地设置。”第6.2.14条款中规定《通气管管口应安装阻火器”。因此,我国现存加油站的储油罐基本上均为埋地卧式园柱形钢制油罐。人孔、进出油口、通气孔、量油孔均设置在油罐上,罐内油面上始终存在气体空间,由于贮品易于挥发,贮罐容量相对较小,罐内贮品进出频繁,据有些现场经验测出在温度20度,大气压正常时,每进1立方米汽油,便有1公斤汽油蒸汽排入大气,如果气温高于20度时,则油蒸汽排入大气更多。结果,贮品挥发损耗严重,污染环境,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因此,一种降低油品的损耗,节约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少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的汽车加油站新型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就成为社会之急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节约能源、降低油品的损耗、减少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弱油品对罐体腐蚀的汽车加油站新型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它包括罐体、平封盖、焊接于罐顶上的通气孔、人孔、量油孔、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的罐体截面为矩形,其内浮有一个内浮顶。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浮顶与罐体和平封盖内腔形状吻合,在内浮顶的下表面固有支柱。
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截面最好为正方形,内浮顶相应地截面也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在罐体的外壁设置刚性加强环,加强环可以采用角钢、槽钢等刚性材料煨成。
本实用新型在内浮顶和罐体之间设置静电导出线,可采用裸铜软绞线等导电性能好的金属体,以导走内浮顶上积聚的静电,防止静电引起火灾。
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的内壁平滑,内浮顶的周边设有一专门的软密封装置,使得内浮顶与罐体和平封盖的内壁成弹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人孔焊接于罐体顶上,在人孔盖上设置量油孔,进油管和出油管设置在人孔盖上或设置在罐体下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浮顶可以用钢板、铝板、不绣钢、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及环氧物、硬泡沫塑料或各种复合材料制造,并可做成隔仓式、浮船式、浮盘式。
本实用新型通气孔不少于2个,使内浮顶上部空间能形成气体对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油气在罐内积聚到爆炸极限。
本实用新型可节约能源,降低油品的损耗,比一般卧式油罐要减少油品损失95%;减少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弱了油品对罐体的腐蚀;由于油品蒸发大大减少,还保证了油品质量,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罐体截面为矩形,进出油管设置在人孔盖上)本实施例包括截面为矩形刚性罐体1、平封盖2、焊接于罐顶上通气孔4、人孔5、量油孔6、进油管7和出油管8。通气孔4为2个,使内浮顶上部空间能形成气体对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油气在这里积聚到爆炸极限。为了保证在外压作用下的稳定,罐体1外壁设置角钢制成的刚性加强环3,罐体1内浮有一个截面为矩形的浮盘式的内浮顶9,随液面升降。在内浮顶9下表面固有支柱12,当内浮顶9下落时,支柱12把内浮顶9支在罐底上,不至于使内浮顶9直落到罐底。在内浮顶9和罐体1之间设置采用裸铜软绞线制成的静电导出线11,以导走内浮顶9上积聚的静电,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罐体1和平封盖2焊接,两者构成的油灌内壁平滑,无毛刺及无任何凸出物。内浮顶9的周边设有一专门的软密封装置10,使得内浮顶9与罐体1和平封盖2的内壁成弹性接触,人孔5焊接于罐体1顶上,在人孔盖上设置量油孔6、进油管7和出油管8。
实施例2(罐体截面为正方形,进出油管设置在罐体下端)本实施例的罐体1截面为正方形,内浮顶9为浮船式,由铝板制成,截面为正方形,进油管7和出油管8设置于罐体1下端,支柱12的高度略高于罐底到进油口7和出油口8之间的高度,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它包括罐体(1)、平封盖(2)、焊接于罐顶上的通气孔(4)、人孔(5)、量油孔(6)、进油管(7)和出油管(8),其特征在于罐体(1)截面为矩形,其内浮有一个内浮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内浮顶(9)与罐体(1)和平封盖(2)内腔形状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在内浮顶(9)的下表面固有支柱(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截面为正方形,内浮顶(9)相应地截面也为正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的外壁设置刚性加强环(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在内浮顶(9)和罐体(1)之间设置静电导出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罐体(1)的内壁平滑,内浮顶(9)的周边设有一专门的软密封装置(10),使得内浮顶(9)与罐体(1)和平封盖(2)的内壁成弹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人孔(5)焊接于罐体(1)顶上,在人孔盖上设置量油孔(6),进油管(7)和出油管(8)设置在人孔盖上或设置在罐体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内浮顶(9)可以用钢板、铝板、不锈钢、玻璃纤维增强聚酯及环氧物、硬泡沫塑料或各种复合材料制造,并可做成隔仓式、浮船式、浮盘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其特征在于通气孔(4)不少于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矩柱形内浮顶油罐,它包括罐体、平封盖、通气孔、人孔、量油孔、进油管和出油管。罐体截面为矩形或正方形,内浮有一个内浮顶。内浮顶的下表面固有支柱,在罐体的外壁设置刚性加强环。内浮顶和罐体之间设置静电导出线,内浮顶的周边设有软密封装置,人孔焊接于罐体顶上,人孔盖上设置量油孔,进油管和出油管设置在人孔盖上或设置在罐体下端。本实用新型可节约能源,降低油品的损耗,比一般卧式油罐要减少油品损失95%;减少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弱了油品对罐顶的腐蚀;由于油品蒸发大大减少,还保证了油品质量,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
文档编号B65D90/22GK2813514SQ20052009608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3日
发明者章鹏, 章敏, 章龙发 申请人:章龙发
文档序号 : 【 4327492 】

技术研发人员:章鹏,章敏,章龙发
技术所有人:章龙发

备 注: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声 明此信息收集于网络,如果你是此专利的发明人不想本网站收录此信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章鹏章敏章龙发章龙发
一种运输竹笋罐头用的保护软垫的制作方法 压力自保护电动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内容